我的家乡有座方山,上面有一片古柏组成的寿字林。闲暇时,我喜欢到这林中漫步。 到了方山东面的山脚下,抬头就看到悬挂在半山腰里的这片葱茏的树林了。拾级而上,一株挨着一株的古柏,排列有序,错落有致,一眼望不到边。看石阶傍边牌子上的介绍得知,这些柏树,有四、五百年的,还有七百多年的,并组成了一个繁体的寿字。这在园林艺术中,堪称一绝。这组成寿字的柏树,现存虽仅有四百余株,但仍然可以看出它的端倪。在与这片林子相隔500米左右的西边,有五株苍劲挺拔的古柏直耸蓝天,这就是寿字的那个点了。我站在这里,纵观整个柏林那磅礴的气势,对古人们以山麓为纸,柏树为寿的大创意、大手笔,从心里感叹不已。 进林不远,就是古柏掩映的方山庙了。据说很久以前,昌乐城西门外经常闹鬼,人们生活不得安宁。此时,刚上任的县令于子仁,率领众衙役,把这些恶鬼赶到了方山的一个山洞里,随即搬起一块大石头压在洞口上,并坐在上面,以防恶鬼逃脱。若干天后,恶鬼被困死在洞内,于县令也坐化为石人,一直守护着这个洞口。从此,县城平安无事,人们建了这座庙来纪念他。这环绕古庙的寿字柏树林,就是于县令为民献身精神的象征。 沿着山路继续攀登,进入了树林深处。这里的古柏形态各异,虬枝萦绕,低声细语,自然和谐。在这环境里,我的心情随之放松和冷静下来,整个身心完全脱离了那个纷杂的世界。一会儿,山风吹来,松涛阵阵,我又明确感到,整个柏树林似奔腾的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倾泄而来,展示出大自然生命力的强大和无穷。山风过后,安静下来的古柏,像是历经沧桑的智者,在那里静默不语。 漫步在林中,面对一株株诠释着寿字的古柏,我时而倾听,时而静思,时而感叹,好像进入了飘渺的仙境,领悟到了生命长青的些许禅意。这时,一群年轻人在林中哼起了歌曲:“听那松林低吟,充满了柔情蜜意,我们从林中走过,踏着往日的足迹,过去的点点滴滴,到如今都成追忆……”,他们的领悟或许与我不同吧。 闲暇的时候,我还会来这里这漫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