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中国共产党是在人民群众中生长和发展壮大起来的。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党从最初成立时的50多个党员发展到现在的8700多万党员,成为领导一个13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最根本的一条,是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党、哪一种政治力量,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认识得如此自觉、如此深刻,对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的理论发展得如此细致、如此完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我们党衡量和检验各项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依据。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问题。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共产党员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已经迈上一个大台阶,现在我们的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达到初步小康水平。但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深刻指出的: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解决好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大量新矛盾、新问题,既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我们党执政理念的考验。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对一些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做群众工作、不关心群众疾苦、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和危害,绝不能低估;对一些地方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的现象和危害,绝不能低估。 大量事实反复证明,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少数和大多数的关系,但又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数量关系,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意志、利益和要求,影响和决定历史发展的走向。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越是长期执政,越要注意体察民情;越是事业顺利发展,越要注意了解民意;越是历史转折关头,越要注意把握民心。特别要注意做好群众工作、解决群众问题。要坚持解决群众问题和做好群众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在解决群众问题方面,作决策、定政策要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特别是经济落后、问题较多的地方调查研究,体察群众情绪,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突出问题,切实解决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制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在做好群众工作方面,要着力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教育,特别要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加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要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清党和政府工作的实际情况,取得群众理解和支持;同时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重视用群众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教育群众,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要健全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工作中的带头、推动、督促和保证作用。教育干部认识权力是一柄双刃剑,正确行使手中权力,扬其利,抑其弊,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服务同为世界人民服务是统一的。我们党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发展进步本身,就是对世界和人类的重大贡献。 五、我们党是坚持民主集中制根本制度的党,始终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是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组织保障 我们党不但有先进的理论武装,而且有民主集中制这一科学的组织形式。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从党自身建设的实际出发创造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组织制度和根本领导制度。我们党95年的实践证明,民主集中制是符合我们的基本国情和基本党情的最合理、最便利、最有效率的制度,是最能发挥全党积极性和形成全党统一意志的制度。 关于民主集中制,我们党有一整套完备的理论。早在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就指出:鉴于张国焘严重地破坏纪律的行为,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组织;(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毛泽东同志还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了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他指出:在人民内部,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这些都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矛盾着的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我们不应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不可以没有民主,也不可以没有集中。这种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民主集中制。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目标,是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经过民主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建国初期,我们党的民主集中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 文化大革命以后,针对民主集中制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我们今天再不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人们就会说,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所能解决的一些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反而不能解决呢?这种比较方法虽然不全面,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加以重视。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和实践,有了重大发展。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党章》规定的民主集中制的六项原则,根据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需要,科学地规范了中央与地方、整体与局部、上级与下级、个人与组织、领导与群众的关系,科学地确定了党内生活的运行秩序。 习近平同志强调:“严肃党内生活,最根本的是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着力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等问题。要健全和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促使全党同志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要发扬党内民主,营造民主讨论的良好氛围,鼓励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允许不同意见碰撞和争论,同时善于进行正确集中,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政党,我们党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组织严密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九十多年来,我们党栉风沐雨、历经坎坷,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组织严密是重要保证。”在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民主集中制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好地方、部门同中央的关系。地方党委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各级领导班子要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民主集中制同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一样,是我们党的根本优势之一。我们党靠民主集中制治党治国治军,靠民主集中制建设班子培养干部,靠民主集中制联系群众服务人民,靠民主集中制抵御风险战胜困难,靠民主集中制保持党和国家的正确方向。对此,我们要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关键是要不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要以保障党员和人民群众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以党内制度建设带动国家法治建设,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人民民主促进党内民主为原则,有领导、有计划地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使人民当家做主这一根本政治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更广泛、更充分、更具体、更切实的体现,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同依法治国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生机活力,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六、我们党是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党,紧密联系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是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内在原因 回顾我们党95年的光辉历程,党的自身建设的伟大工程,同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从来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建设提高到“三大法宝”和“伟大工程”的高度,确立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党的建设格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突出地提到全党面前,确立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党的建设格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总结了我们党自己的经验和世界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决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课题,确立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党的建设格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创新发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理解其深刻内涵、立场观点方法、实践意义,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我们党95年来,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加强自身建设的经验。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我们党始终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建设党,始终坚持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建设党,始终坚持紧密结合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建设党。 在党的自身建设的整个链条中,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处于决定和关键的环节。依靠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我们党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适应革命、建设和改革需要的领导骨干队伍和宏大的干部队伍。尽管形势任务不断变化,尽管我们遇到了各种困难和风险,但由于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广大干部作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我们党始终保持了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关于干部队伍建设。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有许多重要论述,主要有:(一)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二)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三)政治路线确立了,要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由什么样的人来执行,是由赞成党的政治路线的人,还是由不赞成的人,或者是由持中间态度的人来执行,结果不一样。(四)干部队伍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五)选贤任能也是革命。提拔干部要讲台阶,但不要唯台阶。要打破那些关于台阶的过时的观念,创造一些适合新形势新任务的台阶。哪一天中国出现一大批三四十岁的优秀的政治家、经济管理家、军事家、外交家就好了。(六)干部不是只要年轻,有业务知识,就能解决问题,还要有好的作风。中青年干部接班,最重要的是接老同志坚持革命斗争方向和英勇精神的班。(七)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就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关键在人,就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八)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九)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提高年轻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各级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对我们党关于干部政策的重要思想,要认真贯彻落实。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支部建在连上”,重视建立和巩固基层党组织,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我们党的一个显著优点。我们党现在已有43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遍布全国各个行业、各个基层单位。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领导和执政的重要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基础。习近平强调,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有战斗力。在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显得更加重要。我们党坚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开展工作,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围绕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者队伍、人才队伍、党员队伍、职工队伍和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开展工作,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围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开展工作,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开展工作,发挥机关党组织在完成本部门各项任务中的协助和监督作用。 我们党特别注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毛泽东同志集中而鲜明地概括了共产党员十个方面的基本政治品格,这就是:共产党员要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共产党员要站在党的立场;共产党员要襟怀坦白,忠实积极;共产党员要服从大局,照顾全局;共产党员要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共产党员要做高尚的人;共产党员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怕困难、勇于牺牲;共产党员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共产党员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向人民群众学习;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党始终坚持高举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旗帜,从总体上保持了党员队伍的先进和优秀。党在各个时期涌现出的千千万万优秀共产党员,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是我们党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永远值得珍惜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是必须看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8800多万党员的大党来说,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重新提出了思想建党的重大课题。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环境和条件下,思想建党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大量事实说明,党的内在动力是党组织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我们党95年来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在党员队伍建设上的一条重要经验,是我们党坚持把思想建党摆在首位、建立了强有力的党内动力机制。当前全党正在按照中央部署,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突出问题导向,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把合格的标志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要整顿不合格基层党组织,坚持和落实行之有效的制度。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制度短板,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党。我们党的三大作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党的作风建设特别是反腐倡廉建设,在党执政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更加突出地提到全党面前。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作风建设作为从严治党的重要突破口,从聚力于“四风整治”,到聚焦于“三严三实”,重建了党的威信,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坚持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利剑高悬,使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依靠党和人民的力量,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党一定能把消极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 综上所述,我们从理论上、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组织和制度上,从总的方面介绍了对党的一些基本认识。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是无愧于一切以人民利益为依归的伟大、光荣、正确的党。讲我们党是伟大的党,是因为我们党开创和领导了伟大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开创和领导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讲我们党是光荣的党,是因为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从党的领袖、到党的各级领导骨干、到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付出了最大牺牲,作出了最大贡献;讲我们党是正确的党,是因为我们党举的旗帜正确,走的道路正确,理论和路线正确,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样那样的失误,曾经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我们党依靠自身的力量和人民的力量,及时纠正了错误并使之转化为继续前进的思想财富。 毛泽东同志讲过,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邓小平同志讲过,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毛泽东和邓小平讲的既是历史事实,也是历史真理。一个执政党,如果只注意品尝权力的滋味、只注意品尝利益的滋味,而不注意品尝脱离群众的滋味,任由脱离群众的倾向发展蔓延,如果哪一天两个相信变成了两个不相信,两个离不开变成了两个离开,那时候真正的危险就到来了!党就要变质,就要走向反面,就要重蹈“霸王别姬”的历史覆辙,就会被人民所抛弃!腐败为什么非反不可?从建国初毛主席处决刘青山、张子善这“二虎”,到今天我们党处理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这“五毒”,许多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难道其中的教训还不深刻吗?还不足以使全党刻骨铭心、痛切警醒吗?全党一定要以“五毒”为鉴,永远牢记“两个相信”,永远牢记“两个离不开”,永远牢记“两个务必”,勇敢经受“四大考验”,坚决防范“四种危险”,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动摇!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李洪峰作者:中央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原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