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徐建民:永葆党员先进本色 倾情书写夕阳红

2016-6-28 11:34| 发布者: 家网编辑刘畅| 查看: 673| 评论: 0

摘要: 古稀之年,本应在家享受天伦之乐。而今年70岁的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简称老科协)会长、党支部书记余建民并没有给自己放假,他还在日复一日地拼搏在第一线,为终身热爱的党的事业奉献余热。他个人 ...

古稀之年,本应在家享受天伦之乐。而今年70岁的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简称老科协)会长、党支部书记余建民并没有给自己放假,他还在日复一日地拼搏在第一线,为终身热爱的党的事业奉献余热。他个人也先后被授予“汉中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15年度陕西省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

退休不退岗 退休不退志

率先在社团组建党支部,发挥堡垒作用

余建民是土生土长的南郑人,2009年退休后,他被选为老科协会长。当时,他的确有些畏难发愁:老科协既没有钱,又无交通工具,工作难以开展;自己身体又不太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担心身体撑不了。既然组织信任,就要在其位,谋其政。犹豫之后他上任了,还下定决心,要干就干出一番样子来!

“老科协工作搞得好不好,组织建设最重点。”他常常如是说。为了加强党对老科协的领导,在2011年他率先在协会组建临时党支部,各分会相应成立了党小组,根据各人的技能特点,选配各分会的负责人,人尽其才,坚持经常性地开展党员组织活动。并且制定完善的协会班子和党员会员的学习制度,每次开展活动都由党小组牵头、党员带头,确保活动见成效。

他特别重视从刚退休的干部、教师、科技工作者和农民技师中发展新会员,现在,拥有会员1054人,其中高中级技术职称的会员占65%,会员总数排全市第一,全省第二。根据会员的专业和地域特点,分别成立了农业、水利、林业、文教、医卫、社科、工贸等7个分会,每个分会设立一个党小组,在新集镇、红庙镇、青树镇等5个镇建起老科协组织,还成立了一个老年艺术团。 

让协会党员带头 搞好科技服务

带动农民致富,推动一方经济发展

自上任至今已有7年,余建民和县老科协一班人一起,发动党员骨干分子当主力,深入各县区认真搞好科技服务,带动农民致富,推动一方经济发展方面贡献余热。

在历年的“科技之春”宣传月和科普宣传周活动中,共办宣传科技知识讲座50场次。在全县建立优质粮油高产、生猪、水产科学养殖、名优茶加工等科技示范点30个。举办粮油优质高产、名优茶种植与加工、生猪科学养殖、苗木花卉栽种,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等科普报告300多场次。专题培训农民技术员、专业大户1000多人。组织医药分会为全县22个镇村,200多名镇村医生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义诊为群众治病30多场次,服务群众3000多人次,免费送药价值1万余元,发放常见病、老年病预防治疗科技资料1万余分,深受群众欢迎。组织协会老年艺术团排练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送文化下乡演出160余场次。

多年来,他组织会员深入基层,就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开展政策调研与建言献策活动。7年来,共撰写调研报告30多篇。2012年7月,南郑县牟家坝镇遭受特大洪水灾害,洪水刚退,他就组织高级工程师、水利专家、资深会员王盛仁等同志及时深入灾区调查研究,撰写了《关于牟家坝防洪问题和濂水河维护问题的建议》,为灾区的防洪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得到广泛好评。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活出自己的价值 ,活出共产党员的风采

他18岁参加工作后就写了入党申请,经过党组织十多年的考验,1978年3月,他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从那时起,他就将入党誓言牢记心间,时刻提醒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他每天都坚持自学3小时以上,重点学习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新的科技文化知识。

他对身边的朋友和家人也如是要求。时刻提醒家中的5名党员,要知党恩、记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珍惜工作,爱岗敬业,踏踏实实干好党的工作。去年,他送给去大学报到的孙子一本党章,并告诉他,要好好学习党章内容,第一时间写好入党申请书,向党组织靠拢。现在,在他的培养之下,孙子已经是全班第一个入党积极分子。

2012年9月,他检查出患有肾盂癌,在西安住院做了右肾摘除手术,并切除了半个膀胱。出院休养不到一个月,他又以饱满的革命热情,投身于工作之中,他说:“入党誓词有一句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我就是要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在他的带领下,协会满负荷地开展各种活动,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奖励,协会被授予“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他个人也先后被授予“汉中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15年度陕西省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