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四川-以好的行动带动人

2016-6-20 19:18|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664| 评论: 0

摘要: 何应忠,男,宜宾市委统战部离休干部。离休后,他把能为社会作奉献视为乐事,小到为每次健身活动提送保管录音机,大到担任《宜宾老年体育》和《老年健身通讯》两个会刊(月刊)的主编,均欣然接受、认真负责、一丝不 ...


何应忠,男,宜宾市委统战部离休干部。离休后,他把能为社会作奉献视为乐事,小到为每次健身活动提送保管录音机,大到担任《宜宾老年体育》和《老年健身通讯》两个会刊(月刊)的主编,均欣然接受、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黄生蓉,女,四川省粮食局退休干部。她退休后仍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身患冠心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疾病的情况下,自愿坚持参加成都市锦江区学道街社区服务工作11年,积极发挥余热为社会作贡献。

  

吴尚勇,女,成都市特级教师,温江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退休教研员。吴老师曾患有乳腺癌,在治疗康复出院后不久,她就第一时间投入到一线教学中,培养帮扶青年教师。她的足迹遍布全区的每所中小学校,平均每年共听、评课200余节次,开展教学专题讲座10余次,指导青年教师上研究课30余节次。

 

李体清,男,雅安市科技局原局长,退休后担任雅安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每年都要深入县(区)、乡镇、村(社区)了解基层关工委情况,指导和帮助基层“五老”志愿者解决困难和问题。2010-2015年,他起草、修改领导讲话、文件和材料300多篇几十万字。

  

田炜,男,资阳市人大常委会原顾问。退休后,他先后担任了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关爱互助队队长。当“5·12”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芦山强烈地震等发生后,他带领老干部积极宣传抗震减灾知识,踊跃参与捐助行动。他带领关爱互助队老同志为乐至县失依青少年和贫困高中生捐赠现金8万元以上,先后为雁江区20多名残疾儿童捐赠近万元经费和大量慰问品。

 

王廷云,男,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退休后,先后在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市老科协顾问等岗位上继续奉献余热。他起草了“致失足青年的一封信”,深入劳教所、收容所、戒毒所等场所,对4000多名在押人员进行面对面教育,挽救失足青年;他还为4800多名中学在校生讲授法制课,进行普法教育。

 

吴良成,男,攀枝花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市信访办原主任。退休后,他自愿到社区工作,总结出了“三四四”便民服务工作法:密切关注群众最着急、最忧虑、最关切的3个重点生活事宜;高度重视群众在电话里反映的、会议上提出的、在路上谈到的、别人转告的4个意见建议来源;紧紧把握认真记录、抓紧处理、及时反馈、跟踪问候4个承办环节,为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奉献余热。

 

陈在惠,女,什邡市政协原主席。退休后担任什邡市关工委执行主任。多年来,她利用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基地、“青苗活动室”、“心灵驿站”等阵地在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了“红领巾心向党”“感党恩、讲品德、学雷锋、见行动”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并主动与政法、教育、共青团等相关部门人员座谈,共同探讨新时期有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课题。

 

聂常林,男,大英县政协原主席。退休后担任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主动深入大英各部门、各乡镇开展调查研究,在老年文化、环保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他心系基层群众,积极倡导文明小区建设,帮助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50余起。他还协助社区修建文化图书室、健身活动室,让留守儿童假日有书可读,让留守老人老有所乐。

 

王忠明,男,藏族,丹巴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退休后,他被丹巴县政府聘任为五里牌新区项目建设督查员。在出色完成督查工作后,他又被县委、县政府聘为丹巴嘉绒大桥项目监督员。期间,他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共计18条,为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姚福仁,男,中江县人民政府原县长。退休后担任中江县关工委执行主任。他长期坚持深入基层调研,仅2014年就为工作奔波5000余公里,下乡镇30多次,手把手指导基层关工委开展“创六好”工作。他深入推进“青苗计划”项目,为该县40余所偏远乡村小学建立起了“青苗活动室”。

 

孟康兰,女,藏族,泸定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5年来,她牵头组织“五老”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困难家庭、走进青少年,宣讲革命传统,传播育人理念,培树民族团结新风尚。她先后帮助13名特殊困难学子圆了大学梦;协助学校动员32名失学的留守儿童返校读书;教育引导3名失足青少年走回正轨,送去了关工委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唐泽田,男,资中县政协退休干部。他一心一意为贫困学生奔波、忙碌着。他带领扶贫联络组的老同志走村串户,了解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筹集经费。多年来,在他的真情感召下,从社会各界筹集资金1700余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6334名,圆了学子们的大学梦,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张昌海,男,名山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多年来,他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暑期校外辅导,参加活动的学生1155人,家长155人,收到学生心得体会2680份。他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为契机,开展专题讲座上百次,组织涉老组织多支文艺表演队多次到乡村、学校演出,让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方式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刘启文,男,开江县委原副书记。退休近10年来,在他的奔走倡议下,社会各界共为全县10余名特殊患病孩子捐款200多万元。他带领县关工委和相关部门深入到全县40多所学校,看望慰问留守儿童5000余人次,捐款捐物达20多万元。他还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争取到项目资金400余万元,用以重建已成危房的广福镇石灰槽小学,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改善了学习和生活环境。

 

傅正蓉,女,长宁县政协原主席、县委原副书记、县政府原副县长。她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举办老干部关心青少年教育专题系列讲座,开办“家长课堂”“法制课堂”“道德讲堂”,并积极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实施关爱行动。每年她都要到长宁中学看望贫困学生,送去资助金鼓励他们刻苦学习。■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