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灾后重建展新颜 老干部宣讲暖心间

2016-5-10 14:34|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551| 评论: 0|原作者: 刘 佳

摘要: 余家村村支书何明勋说:“灾后重建中老百姓修好了住房,下一步将完善村落管理、实现产业发展等,雨城区宣讲组也在关注这些课题。他们与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灾后重建展新颜 老干部宣讲暖心间 □ 刘 佳 新村新 ...

余家村村支书何明勋说:“灾后重建中老百姓修好了住房,下一步将完善村落管理、实现产业发展等,雨城区宣讲组也在关注这些课题。他们与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灾后重建展新颜  老干部宣讲暖心间

 

新村新貌  再谋突破

时值春末,到雅安市雨城区南郊乡余家村新村聚居点休闲、娱乐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

一到村口,就能看见一座新建的公路大桥——“周公桥”跨江而过,这是成都市对口援建余家村的一个项目。这座桥全长226米。以前出入村落靠旁边的一座吊桥,路难行、货难运,如今这座桥成了老百姓心中的感恩桥。何明勋说,整个余家村新村聚居点有5729栋,去年420日聚居点完工后,灾后重建户陆续入住。余家村实施了“一村庄、一整治、一产业、一桥梁、一道路”援建项目,目前村上50亩草莓基地和200余亩蓝莓基地已经成形。

走进这个聚居点,一栋栋黑瓦白墙的两层小楼房旁,村民们打造出了生态庭院,道路边则种下了桃、李等果树,村容干净整洁,几乎看不到乱扔的垃圾。“目前余家村的定位是发展乡村旅游,因此聚居点的民房都是因地势而建,在聚居点空旷的坝子上,建起了石板路、步行道、凉亭等,方便游客观光、小憩,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了。”何明勋说。

“看盛景景中家园美如画,诵感恩恩满心田情似海”,一户灾后重建户家门口的这副对联格外引人注目。户主是余家村2组村民曹国辉,他介绍:“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路好走了。以前入村是过‘甩桥’,现在是公路桥。生活也巴适,村上搞起了蓝莓、草莓两大产业,还成立了合作社,村民纷纷加入其中,土地流转出去,除了可以拿到流转费外,还可以增加务工收入。目前乡村旅游也带动起来了,村民陆陆续续开了26家农家乐。”

201511月,“老干部谈重建话感恩”宣讲团第三组深入雨城区南郊乡余家村、中里镇中里村,开展宣讲活动。宣讲组犹如一泓清泉注入当地,当地老百姓与这些“老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雨城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宣讲团成员姚克元介绍:“从宣讲组走村入户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里的百姓喜的多,因为这里的环境、交通、产业等都改善不少;忧的少,比如灾后重建户贷了款没有还清,现在房子修好了,想一心一意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愿望特别明显,需要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

感恩主题  深植人心

宣讲团第三组最近在忙些什么呢?雨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伍文利介绍,继312日宣讲团带来一场文艺演出后,大家正在筹备小学生感恩知识竞赛,计划在南郊乡中心小学率先开展。“这其中很多竞赛题就是宣讲团审定的,知识竞赛当天宣讲团还将到现场组织活动呢。”

翻开“雅安市关工委感恩知识竞赛题”试卷,里边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什么是“感恩”、“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的援建方都有谁、因抗震救灾而牺牲的英雄有哪些、全市已经开展过哪些感恩活动等。据该组副组长何平介绍,这些题目都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扣“感恩”主题设计的。

“如今这里的经济发展了,如何更好地把乡村旅游打造好,如何让村民融入其中,如何通过谈重建来‘话感恩’‘谋发展’,都是今后宣讲的重点。”何平说。

活动中,宣讲团先后发动中里、南郊两个乡镇与市关工委艺术团围绕感恩教育联合编排节目,开展文艺演出活动,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春节期间,宣讲团在中里镇、上里镇和南郊乡余家村开展了送书画活动,深受农民欢迎。

目前,宣讲团还准备在当地中学开展感恩知识竞赛,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等,营造知恩感恩的良好氛围。姚克元介绍,宣讲团的到来,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现在村里的老百姓也会组织一些感恩活动,有些甚至是自发的,比如现在农村办生日宴、婚宴,主持人都要编一些顺口溜、说一些吉祥如意的话,把感恩和灾后重建的内容加进来,就是现在新出现的现象。■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