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宣讲活动的深入开展,是宣讲组开展宣讲活动的一大特色。芦山县、汉源县分别将“四个一”走基层活动、“三为汉源”与宣讲结合;雨城区、荥经县在学校开展感恩知识竞赛、“送温暖”活动,营造知恩感恩的良好氛围;雨城区、天全县、宝兴县在乡镇开展送春联、送书画活动,抒发灾区群众感恩奋进、致富奔康的真情实感;名山区、石棉县分别通过自编快板、传唱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歌曲,引导广大群众感恩党和国家,奋发创造美好新生活。 多功乡副乡长高绪斌说:“他们的宣讲很‘接地气’,能让大家听到心坎儿里去。” 抓住群众需求 深化活动主题 □ 贺贵成 “同志们:按照市委、县委的安排,我们几个老同志来和同志们谈重建,话感恩,共同分享天全县灾后重建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支持。这里,我先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主要谈三个问题,一是灾后重建是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最大关心;二是铭记党恩,学会感恩;三是感恩奋进,创业奔小康。” 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宣讲团第二组副组长彭定邦说:“在市委确定的‘老干部谈重建话感恩’主题上,老同志们结合县区重建大部分完成、群众急切盼望走上致富奔康道路的实际,结合地方产业发展调研,提出建议,既深化了活动主题,又符合灾区群众的需求。” “宣讲组以‘凝心聚力、感恩奋进’‘谈重建,话感恩,奔小康’等为主题的宣讲报告会在各乡开展。”天全县委宣传部负责人坦言,宣讲会上,老干部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看到的发展变化和对全县灾后重建、民生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宣讲,对当下全县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同时号召广大干部群众要相信党委、政府有能力解决好发展过程中的矛盾问题,积极从自己做起,努力为建设美丽富饶和谐文明新天全贡献力量。 在去年11月6日的宣讲活动中,傅克勤对比“4·20”芦山强烈地震前后,多功乡的经济社会实际,向群众深入分析了灾后重建为多功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住房改造、农村经济发展、医疗卫生及教育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让党员干部和群众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感恩社会各界援建。 为了把宣讲活动搞得扎实有效,宣讲组的老同志常常不分地点、多种形式向群众讲解灾后重建政策,对比震前震后变化,化解矛盾纠纷。无论是座谈会、院坝会,还是集中讲、个别访、拉家常,都是老同志开展宣讲活动的方式。组长傅克勤还多次到县图书馆查阅《天全县志》,认真了解市、县灾后重建工作开展情况,精心设计宣讲方案,细化措施明确宣讲重点,着力在提高群众的感恩意识上下功夫,以平实的语言、诚恳的态度,比过去,讲现在,谈体会,话感恩。今年1月20日前后,天全县下了一场鹅毛大雪。这期间,黄若冰、杨芳林、杨枝美等三位老干部不畏严寒,在基层开展了两天的调研工作,倾听来自基层的意见建议,同时帮助化解了部分矛盾纠纷。 彭定邦说,宣讲中,我们注意发挥乡党委、政府的主体作用,为乡镇培训好宣讲骨干;充分发挥老年人协会、关工委、老促会等社团组织作用;充分利用农村“五老”在当地老百姓中的威望和对本乡本土变迁、发展的了解,以及他们对党的始终不渝的忠诚,联系实际开展感恩教育,取得了好的教育效果。 对老干部在宣讲中所付出的心血与奉献,大家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感动无数。雅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杨曦说:“在去宣讲点的路途中,有时遇到公路施工,他们一等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天寒地冻堵车,他们一堵就是几个小时……这一切,让我们感动,他们的共同目的就是引导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雅安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多功乡党委书记张荣说:“(老同志)有时一讲,就是两个多小时,他们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对于他们的奉献精神,我们心存感动!” 多功乡副乡长高绪斌说:“他们的宣讲很‘接地气’,能让大家听到心坎儿里去。” 正是有了宣讲团老同志的这种为雅安决战灾后重建增添正能量的责任与担当,在天全县的宣讲活动中,傅克勤曾提出的“突出三大重点,做好三个对比,实现三项感恩”得已充分体现。一是突出重点宣讲区域,以天全县始阳镇、多功乡、黄铜西城为重点,辐射带动其他乡镇全面开展;突出面向基层干部、乡村积极分子、德高望重影响力大的老同志、在校学生等重点人群;突出用身边典型事例、当地巨大变化作为宣讲重点进行教育引导。二是做好三个对比,对比新旧社会在救灾方面的不同,对比我国与日本、海地等外国对地震灾害的救灾和重建不同,对比当地在地震前后的巨大变化。三是教育引导当地群众自觉实现三项感恩,教育引导群众感恩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灾区的重大支持和关怀,感恩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感恩社会各界对灾区的援建和关怀。 参加宣讲活动的群众,发自肺腑地说:“通过聆听宣讲,感受到党的温暖、党的恩情,我们在建设好小区的同时,要搞好产业重建,使大家同步奔小康。”■ 搜索 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