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高铁让座案”引发热议。事情的起因是一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部分坐票,后借座邻座。之后被座位的主人一名年轻女子“请”了起来,老人女儿恳请能否挤一挤,被拒。后来一中年男子将老人让到自己位置。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座位主人反问,“坐自己位置错了吗?!” 针对这一事件,有人认为,座位主人没做错,老人的女儿有点道德绑架。因为高铁座位属于商务资源,分配遵循的是商品交换的原则,花了钱就充分享有座位的使用权。用道德绑架“动车让座”是对正常乘车秩序的搅乱,所有正常购买票的乘客动不动就“被迫”给人让座,那么谁还能安心的长途出行呢?动不动就被道德谴责,那么规范和秩序何在? 还有人评论,既然老人生病了,出行就要安排妥当,把自己的方便建立在别人的麻烦之上,这个女儿不孝。 不过也有人认为,尊老爱幼是中国流传五千年的传统美德,让座虽不是法律规定,但确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的传承不该受座位的贵贱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老人子女凌驾于权力之上的过度指责确实不对,可我们也不该忽视不让座的文明道德缺失。肯定“不让座”的权利虽然遏制了道德绑架,但也助长了不让座的不道德行为。 “不让座”的权利该不该有?您怎么看? 评论选登: 纪慎言:我希望那个年轻人让座,因为让座就会使人觉得这个社会太温馨和谐了。但是不能斥责那个不让座的年轻人,因为她花钱买了这个座位,不能剥夺人家合法的权利;就像人家兜里有钱,但不一定要捐给你一样,那是人家的自由。再说,社会需要秩序,人家遵守并没有错! 农机人喜:我觉得让与不让都是个人的选择。该让,强调的是道德,不该让,强调的是秩序,是与非不易说清。但是,在高铁火车上,速度那么快,站着是很不安全的。要说起来,就不该出售没有座号的高铁火车票。 缔重究:年轻的女子有不让座的权利,但是,老人的女儿没有指责她人的权利,希望年轻的女子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让座,可体现社会的和谐和温暖,同时对那位中年男性的行为给予点赞! lsjdlgb :路途远的,年轻人站着也很累,老年人也应体谅。老人的子女应提前为老人考虑周全。让坐是高尚素质,女子坐自己的座也无可厚非,如果体谅他人论换坐更好。让心中永住阳光。多一份宽容! 于老头为善:我对让座的人非常赞赏,如果给我让座我表示感谢。我印了许多感谢卡片,我们这里是孟子故里,在卡片正面印着孟子语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每次都向让座人双手送上卡片。 蒲先和:如果我遇上那位老人,我会让座(尽管我也是老人了),但是我决不会批评那位不让座的女子:人家有坐自己座位的权力。评论起来,倒是那列车长该把老人安排好。 桃园愤青:我觉得高铁和飞机、客车不应当有让座一说,商家不应当卖没有座位的票,有超载一说不。这样的交通工具,上去了就必须有座位。我觉得还是设计和理念上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