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楹联学会来高密市检查验收创建楹联文化城市工作
4月6日至7日,中国楹联学会来高密市检查验收创建楹联文化城市工作。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蒋有泉、中国楹联学会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胡春奎、中国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高宝庆、潍坊市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李明忠、潍坊市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陈守祥一同参加验收,并对夏庄镇春联产业基地、惠德公司、红高粱集团和崇文中学、卞家庄小学进行实地进行考察,验收小组对高密巿楹联创城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予以指导。市委书记范福生、巿长杨建华、副书记万丽出席。副市长赵海龙汇报了高密市创建楹联文化城市工作,市文联主席张家冀、市楹联协会主席张恩勤陪同参加了验收。
高密市在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做了如下工作:
一、依托传统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高密市楹联生产起源于明末清初,经过几百年的挖掘、沉淀、传承,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从事刷红纸、贩红纸、印春联的企业200多家,每年发往全国各地的楹联、红纸达8000多吨,被誉为“华夏对联红纸第一生产基地”。高密市将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列入政府工作日程和考核范围;市文联、市楹联协会不断加强与上级楹联组织的沟通、联系,先后组织专人到山东寿光、东营和山西运城等地实地考察楹联文化城市创建工作;经过两年时间的集中创建,高密市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夏庄镇创建“中国楹联文化镇”、夏庄镇东李村创建“中国楹联文化村”、红高粱集团有限公司和惠德农产品有限公司创建“中国楹联文化企业”、崇文中学和密水街道卞家庄小学创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的各项指标已经完成。
二、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有助于全面发掘、传承传统文化,增添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分管领导靠上研究,成立了楹联协会,建设了楹联产业基地,举办了“高密国土杯”全国楹联大赛、“金夏庄杯”海内外楹联有奖征联大赛等活动,打造了楹联文化公园、楹联一条街等文化景观,有效推动了创建工作开展,提高了楹联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三、广泛开展联事活动,创建工作氛围浓厚。多次举办征集春联、咏胶河楹联、主题楹联大赛等活动,得到了市内外广大楹联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新春联征集活动,共征集新春联1100余幅;2012年,与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中国国土作家协会、高密市国土资源局联合举办了“高密国土杯”全国征联大赛,征集楹联作品2400余幅;2013年,编撰《琢秋堂俚句》,由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正式出版;2014年,与省楹联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了高密市“金夏庄杯”海内外有奖征联活动,通过中国楹联协会网站、楹联报和《齐鲁楹联》刊物等媒介宣传,共征集海内外楹联作品5000余幅,有效提升了创建工作内涵。此外,还编印了3期《凤城联韵》、1期《齐鲁楹联》高密专版,创建工作氛围更加浓厚。
四、深入开展联律教育,“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内涵不断深化。在学校、楹联产业基地和楹联协会会员、楹联爱好者中开展了联律教育活动,并把联律教育活动列入了特色教育内容,组织部分学校到夏庄镇夏庄小学学习观摩,取得良好效果;通过《今日高密》、电视广播普及联律通则、联律解读、楹联故事等知识;通过《凤城联韵》刊登楹联撰写知识,使广大群众在提高楹联撰写水平的同时,受到了联律教育,提升了楹联艺术整体水平。市楹联协会被评为“全国联教交流年先进单位”,夏庄小学被评为“全国联教交流年先进单位”、“山东省楹联教育基地”。
五、坚持文化惠民,让群众共享创建工作成果。市楹联协会每年至少组织3次为群众撰写春联活动,楹联协会成立5年多来,共组织200多人次先后走进夏庄镇、阚家镇、柏城镇、密水街道、醴泉街道、东北乡文化旅游发展区、莫言家乡平安庄等镇街区和农村为群众现场书写楹联3000余幅。2015年2月份,组织30名会员到旅游景点单家大院撰写对联70多幅,为新春开门纳客的单家大院增添了节日喜庆,赢得了游客的高度评价。随着楹联文化的普及,楹联文化越来越受群众喜爱,目前,已发展楹联爱好者上千人,楹协会员近200名,其中,国家级会员22名,省级会员36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