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应该老有所乐
1、兴趣为乐 退休后根据自己的平时兴趣爱好,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如果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也应培养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集邮、种花、养鱼、养鸟、垂钓、摄影、看报、写作等,选你自己最喜爱的最适合自己的学习项目,倘若有一二门入迷了,将会给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这样可以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延缓大脑衰老,生活很充实。 2、运动为乐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应经常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户外运动,退休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做家务劳动,退休后可以补上,学学做饭炒菜、搞家庭卫生等,到户外做健身操、散步、慢跑、跳舞、打太极拳、短途旅游等,做些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运动项目,这样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也有利于活血通络强筋骨,增强体质。 3、交友为乐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现在社会生活中,许多“北飘南飘”的老年人,他们生活在异乡,人生地不熟,更需要多交朋友。同时,人到老年了,更害怕孤独和寂寞,最想与朋友在一起聚聚聊聊,与老友相会,海侃神聊,或结伴郊游,会使生活兴味盎然。所以广交益友也能使老年人健康长寿。 4、学习为乐 俗话说:“学无止境”。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提高个人素养,才能在新的领域中不断地寻求快乐。老年人经常读书看报,能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心胸豁达,明辨是非,认清善恶,陶冶情操,稳定情绪,平衡心理,促进身心健康,使心田之水永不枯竭。在看书读报有很多收获之时,你就会写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什么读后感,什么回忆录。说不定还能著书立说,“大器晚成”。 5、夫妻为乐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夫妻恩爱多长寿,老夫老妻生活在一起,有事互相商量,没事相互聊聊,烦恼之时可以相互安慰劝解,身体不舒服之时也能互相关照。即使是丧偶老人,也要冲破世俗偏见,人老了不可无伴,争取重新找个合适自己的“老伴”,减轻孩子们的负担,使爱情得以延续和发展。医学研究表明,有配偶在一起生活的老人,比孤身老人的身体更健康,寿命更长。 6、儿孙为乐 老年人与儿孙们生活一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既锻炼身体,又找到了快乐。与孙儿孙女、儿女们在一起生活,经常说说笑笑,讲故事唱歌,写写画画,做游戏,玩玩乐器什么的,使家庭生活更加充满乐趣。自己身体不舒服、也能得儿女们的关照。全家人在一起生活,有说有笑,其乐无穷,也能使老年人享受到天伦之乐,延年益寿,晚年生活幸福。 7、爱美为乐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人都有”。当今,中外养生学家们普遍认为,老年要保持爱美之心,打扮漂亮美丽,老来俏有益身心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讲究一点穿戴,注意仪容之美,不仅是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需要。不仅美化了自己,增强青春活力,也美化了社会,使晚霞更加绚丽,成为一道“夕阳风景”。使老年人心态年轻化,也能释放年老的心理压力,益于身心健康,还有利于社交活动。 8、喜笑为乐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笑给生活带来乐趣,笑能使你消除烦恼,是一个人美好心情的自然流露。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苦。”长寿之人,几乎都是平生喜笑、乐观豁达。老年人如能经常怀童心,寻童趣,永葆一种无碍的心胸与豁达乐观的态度,就会像孔夫子说的那样“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9、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人生活在社会中,没有不求人的事。无论在单位工作时,还是退休之后,都要与人为善,多做好事。这样在退休后的生活中,就不会感觉人退茶凉、受人冷落、无人关照,空虚寂寞,有难之时有人帮;与同事们在一起,相互帮助、和睦相处、朋友多,退休后经常有朋友、同事邀请聚会,结伴旅游,生活丰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