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站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如旭日阳光普照,春风拂面再来,为我们带来了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明媚春天。
一是为企业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强力支持。在一些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对离退休干部工作重视程度淡化、支持力度弱化、工作机构边缘化等问题。《意见》从工作机制、经费保障、机构人员编制等多方面,设计出务实、管用、易操作的“组合拳”,为加强企业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遵循。《意见》提出“健全中央企业资金保障帮扶机制”,体现了中央对困难的央属企业的格外重视。提出“下级企业对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及生活补贴无法完全保障的,由上级企业给予帮助”,无疑为困难企业的经费问题指明了终极解决路径,问题逐级承接,责任清晰明确,保障力度空前。《意见》首次明确要逐步提高离休干部有关经费标准,健全退休干部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这回应了离退休干部的期盼与呼声,切实将“共享改革成果”的理念落到了实处,必将推动离退休干部待遇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增长,必然得到广大离退休干部的一致拥护。
二是强调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方向。中央提出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已有多年。从中航工业的情况看,只有极少数单位实现了完全社会化,多数单位仍然“行进在路上”。《意见》再次强调,“坚持社会化管理服务方向,积极稳妥、协调推进相关工作”,使我们看到中央的既定方针没有改变,认识到社会化管理服务只能逐步前进,不能走回头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既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又要充分考虑退休人员对社会化的承受力和社会的承接力,积极稳妥推进,不可操之过急。据此,中航工业提出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过渡期的“两只手”原则,即“社会化能做的企业不伸手,社会化暂时无力做的,企业伸出手”;在“社会之手”没有接住扶稳的时候,“企业之手”要托住扶好,只有“两只手”同时发挥作用,方能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平稳过渡。
三是提出了创新发展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的新思路。随着离退休干部群体的壮大以及他们对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个性化,靠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的力量已难以独立支撑。《意见》提出“发挥家庭在养老中的基础性作用”“顺应老龄事业发展趋势”以及综合利用公共服务、优待服务、志愿服务、市场化服务等多种服务、“老年文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等一系列新观念给我们破解难题带来新的思路。打破自我循环、封闭运行的惯性思维,综合利用各种力量来提供更多、更优、更个性化服务,是企业离退休干部工作适应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务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服务项目的供给上,企业要走出去,与老龄工作、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进行有效对接。在活动阵地建设上,要树立“共建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则,既充分利用社区、社会资源满足企业离退休干部“四就近”之需,同时企业也要为社会老年人“四就近”敞开大门。今后还要更加注重“未富先老”的国情教育,广泛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的“孝文化”,培育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新型养老观,引导家庭成员承担应尽的义务,以扭转老同志对企业的过度依赖,由国家、社会、家庭、企业多方合力为离退休干部安享晚年创造更好条件。
四是强调了对离退休干部加强教育管理的重要性。离退休干部工作中服务与管理缺一不可。《意见》突出强调了对离退休干部的教育引导和教育管理。过去离退休干部对“被教育”和“被管理”不愿接受,工作人员也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在生活上照顾好,并不习惯教育管理。《意见》要求离退休干部党员不能把自己等同于普通老人,要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始终牢记党员身份,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守住共产党员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做“心态阳光的模范长辈”。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做好“服务员”,照顾好离退休干部的晚年生活,还要当好“宣传员”和“引导员”,使他们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企业离退休干部“党员多、专业人才多、奉献意愿强”的群体优势,为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