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保护候鸟

2016-3-14 09:41| 发布者: 潍坊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712| 评论: 12|原作者: 昌乐中小企业办

摘要: 春天来了,候鸟陆续返回北方,要保护候鸟,古诗曰: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候鸟生存的意义仿佛只存在于迁徙之中,万里迢迢飞回北方,甚至北极,产下雏鸟,经过短暂训练,在严冬到来之前,向南而回。  ...
          春天来了,候鸟陆续返回北方,要保护候鸟,古诗曰: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候鸟生存的意义仿佛只存在于迁徙之中,万里迢迢飞回北方,甚至北极,产下雏鸟,经过短暂训练,在严冬到来之前,向南而回。 很多鸟类具有沿纬度季节迁移的特性,夏天的时候这些鸟在纬度较高的温带地区繁殖,冬天的时候则在纬度较低的热带地区过冬。夏末秋初的时候这些鸟类由繁殖地往南迁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时候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这些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称之为「候鸟」(migrant)。  相对于来来去去的候鸟,有很多鸟类则是一年四季都在同一个地方生活,这类鸟称之为「留鸟」(resident)。在一个地方,除了留鸟、夏候鸟、冬候鸟、过境鸟之外,还有一些鸟类,它们的主要分布区域在很远的地方,只是偶尔有少数个体因为迷失方向或其他原因,来到该地,这些鸟类可能好几年才会被发现一次,称之为「迷鸟」(vagrant)。候鸟为什么要迁移  很多动物都会迁徙,其中鸟类每年春秋两季的迁移过程中,迁移距离可从数百公里到数万公里。鸟类能飞越沙漠或海洋等难以停栖休息或补充能量的区域,因此被认为在因应迁移上,是演化最成功的一类动物。  鸟类每年定期且大规模的迁移,在很早以前就吸引人类的注意。候鸟为什么要迁移?从哪里来?要去哪里?是否所有族群都会迁移?为什么有些鸟迁移得比其它的鸟还远?什么机制促使候鸟在每年几乎固定的时间开始迁移?候鸟用什么方法在茫茫天际间往正确的方向迁移?等等,一直是科学家深感兴趣的课题。

候鸟红胁蓝尾鸲.jpg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昌乐中小企业办 2016-3-14 09:24
       黄雀(学名:Carduelis spinus)为雀科金翅雀属的鸟类。雄鸟头顶与颏黑色,翼斑和尾基两侧鲜黄;雌鸟头顶与颏无黑色,具浓重的灰绿色斑纹;下体暗淡黄,有浅黑色斑纹;雄鸟飞翔时可显示出鲜黄的翼斑、腰和尾基两侧。分布于南欧至埃及、东至日本、朝鲜半岛、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贵州等地,在山区多在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以及在平原多在杂木林和河漫滩的丛林中。以多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兼主食赤杨、桦木、榆树、松树、及裸子植物的果实、种子及嫩芽,也吃作物和草、中葵、茵草等杂草种子以及少量的昆虫。
引用 昌乐县老年大学 2016-3-14 09:29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引用 昌乐中小企业办 2016-3-14 09:36
昌乐县老年大学 发表于 2016-3-14 09:29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保护候鸟,造福子孙
引用 昌乐中小企业办 2016-4-2 15:37
昌乐县老年大学 发表于 2016-3-14 09:29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白头翁(拉丁学名:Pulsatilla chinensis (Bunge)Regel),毛茛科,银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长有根状茎,叶片呈卵形,花萼蓝紫色。别名有奈何草、粉乳草、白头草、老姑草等等。
分布在中国的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黑龙江等省的山岗、荒坡及田野间。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白头翁在园林中可作自然栽植,用于布置花坛、道路两旁,或点缀于林间空地。是理想的地被植物品种。

引用 昌乐中小企业办 2016-4-2 15:40
本帖最后由 昌乐中小企业办 于 2016-4-2 15:43 编辑

       燕雀(学名:Fringilla montifringilla)属小型鸟类,体长14-17厘米。嘴粗壮而尖,呈圆锥状。雄鸟从头至背辉黑色,背具黄褐色羽缘。腰白色,颏、喉、胸橙黄色,腹至尾下覆羽白色,两胁淡棕色而具黑色斑点。两翅和尾黑色,翅上具白斑。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体色较浅淡,上体褐色而具有黑色斑点,头顶和枕具窄的黑色羽缘,头侧和颈侧灰色,腰白色。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尤其是迁徙期间常集成大群,有时甚至集群多达数百、上千只,晚上多在树上过夜。主要以草子、果食、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尤以杂草种子最喜吃,也吃树木种子、果实。分布于北欧、亚洲、从挪威到勘察加、南欧、中国等地。
引用 昌乐中小企业办 2016-4-2 15:49
昌乐中小企业办 发表于 2016-4-2 15:40
燕雀(学名:Fringilla montifringilla)属小型鸟类,体长14-17厘米。嘴粗壮而尖,呈圆锥状。雄鸟从 ...

      锡嘴雀(学名: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又名蜡嘴雀、老西子、老醯儿、铁嘴蜡子;鸟纲,雀科。栖息于平原或低山阔叶林中,成群活动。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外形特征

锡嘴雀属于中等体形的雀科鸟类,其体长在18厘米左右。

雄鸟嘴基、眼先、颏和喉中部黑色,额、头顶、头侧、颊、耳羽棕黄或淡皮黄色,额较浅淡常呈棕白色,头顶往后至后颈较暗多为棕褐或棕色,后颈灰色形成一条宽带,向两侧延伸至喉侧。背、肩茶褐或暗棕褐色,腰淡皮黄色或橄榄褐色,基部亮灰色。尾上覆羽棕黄色或棕色,中央尾羽基段黑色、末段暗栗色、端斑白色,亦有基段为灰褐色、中段外翈深棕色、内翈浅灰黑色、端部白色,其余尾羽黑色、末端白色。翅上小覆羽黑褐色或暗灰色,中覆羽灰白色或白色,大覆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绒黑色,端部具蓝绿色光泽。初级飞羽内翈中部具大型白斑,三级飞羽棕褐色。颏、喉黑色,胸、腹、两胁和覆腿羽葡萄红色,下腹中央略沾棕红色,尾下覆羽白色。

雌鸟和雄鸟基本相似。但羽色较浅淡,不及雄鸟鲜亮而有光彩,额至头顶乌灰色、有时微沾灰绿色,枕至后颈浅棕褐色,次级飞羽外翈和部分内侧初级飞羽外翈淡灰色而无金属光泽。

幼鸟和雌鸟相似。但羽色较雌鸟更浅,额和头顶污灰褐色,后颈至背暗褐色,羽基灰色,腰和尾上覆羽淡桔黄色。颏、喉和下颈白色、上胸灰白色,羽端棕褐色,下胸、两胁和上腹白色密布黑色块斑,下腹和尾下覆羽棕白色,其余同雌鸟。虹膜红褐色或褐色。嘴铅蓝色,下嘴基部近白色,也有认为嘴冬季为黄色。脚肉色或褐色,爪黄褐色。




引用 昌乐中小企业办 2016-4-2 15:54
昌乐中小企业办 发表于 2016-4-2 15:49
锡嘴雀(学名: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又名蜡嘴雀、老西子、老醯儿、铁嘴蜡子;鸟纲,雀科。 ...

      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 (Pallas, 1776),科红尾鸲属的一种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雄鸟头顶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两翅黑色具明显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对尾羽和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黑色。前额基部、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概为黑色,其余下体橙棕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两翅黑褐色具白斑,眼圈微白,下体暗黄褐色。 相似种红腹红尾鸲头顶至枕羽色较淡,多为灰白色,尾全为橙棕色,中央尾羽和外侧一对尾羽外翈不为黑色。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北红尾鸲雄鸟额、头顶、后颈至上背灰色或深灰色,个别个体为灰白色,下背黑色腰和尾上覆羽橙棕色。中央一对尾羽黑色,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具黑褐色羽缘,其余尾羽橙棕色。两翅覆羽和飞羽黑色或黑褐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基部白色,形成一道明显的白色翅斑。前额基部、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黑色,其余下体橙棕色。秋季刚换上的新羽上体灰色和黑色部分均具暗棕色或棕色羽缘,飞羽和覆羽亦缀有淡棕色羽缘;颏、喉、上胸等黑色部分具灰色窄缘。 雌鸟额、头顶、头侧、颈、背、两肩以及两翅内侧覆羽橄榄褐色,其余翅上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具白色翅斑,但较雄鸟小,腰、尾上覆羽和尾淡棕色,中央尾羽暗褐色,外侧尾羽淡棕色。下体黄褐色,胸沾棕,腹中部近白色。眼圈微白色。 虹膜暗褐色,嘴、脚黑色。
引用 昌乐中小企业办 2016-4-2 16:04
昌乐中小企业办 发表于 2016-4-2 15:54
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 (Pallas, 1776),鹟科红尾鸲属的一种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 ...

蜡嘴鸟 亦译 梅花雀, 旧大陆数种热带鸟的统称,一般指雀形目(Passeriformes)梅花雀科(Estrildidae)鸟类,狭义一点指该科梅花雀族(Estrildini)鸟类,尤指梅花雀属(Estrilda)的28种鸟,其中包括数种人们喜爱的笼鸟。以种子为食,成小群活动,营巢於高草中。多数种类褐或淡灰色,带红、黄或黑色;大多有细横斑。喙圆锥形,色似封蜡,故又称蜡嘴鸟。横斑梅花雀(E. astrild)体长10公分(4吋),上面褐色,下面粉红色,习见于非洲(该属多数种的发源地),已引入巴西。淡紫梅花雀(E. coerulescens)的喙和尾紫红色。另有一些梅花雀俗称蓝饰雀(cordon bleu)。体小(10厘米)的腰呈红色的雀。体多白色点斑。雄鸟:绯红,两翼及尾近黑,两胁、两翼及腰有均匀的白色小点斑。雌鸟:下体灰皮黄色,上背褐,腰红,两翼及尾偏黑,翼上有白色点斑。亚种flavidiventris的红色多具橙色调,腹部较淡。


引用 昌乐中小企业办 2016-4-2 16:09
昌乐中小企业办 发表于 2016-4-2 16:04
蜡嘴鸟 亦译 梅花雀, 旧大陆数种热带鸟的统称,一般指雀形目(Passeriformes)梅花雀科(Estrildidae)鸟类, ...

喜鹊 (鸦科鹊属鸟类)喜鹊(学名:Pica pica)是鸟纲鸦科的一种鸟类。共有10个亚种。体长40~5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呈楔形,嘴、腿、脚纯黑色,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留鸟。
栖息地多样,常出没于人类活动地区,喜欢将巢筑在民宅旁的大树上。全年大多成对生活,杂食性,在旷野和田间觅食,繁殖期捕食昆虫、蛙类等小型动物,也盗食其他鸟类的卵和雏鸟,兼食瓜果、谷物、植物种子等。每窝产卵5~8枚。卵淡褐色,布褐色、灰褐色斑点。雌鸟孵卵,孵化期18天左右,1个月左右离巢。
除南美洲、大洋洲与南极洲外,几乎遍布世界各大陆。中国有4个亚种,见于除草原和荒漠地区外的全国各地。喜鹊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自古有画鹊兆喜的风俗。


引用 齐国故地 2016-4-5 09:24
保护鸟类,爱护自然。
引用 蓝宝石之乡 2016-11-29 10:10
保护动物 人人有责
引用 clgxs 2016-12-18 10:04
谢谢分享,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论(1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