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许多人喜欢在煲汤时往汤里加些药材,认为这样就可以起到进补的功效。但是,你真的了解药膳吗? 营养专家表示,一些人对药膳食疗存在许多错误的认识。不少人会自行去药店买一些当归、黄芪、枸杞等药材,然后跟鸡、鸭一起烧煮,以为这就是药膳了。其实药膳并非中药、食材的简单相加,盲目进补反而适得其反,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药膳。 药膳并不仅仅是食物加药材 首先,不少人对药膳是什么存在一定的认识错误。煲汤是很多人煮药膳的常用方法。因此在不少人的观念里,只有党参炖鸡、当归炖羊肉这一类才是药膳。其实对我们身体有调理作用的食谱都可以称为药膳。所以药膳肯定不只是用药材炖鸡或鸭,我们平时吃的一些菜、小吃,其实有些也是药膳,比如百合烧南瓜,百合有滋阴润肺的功效,特别适合现在这个季节食用,而南瓜可以清理肠胃,两者结合起来便可以润燥。再比如桂圆打蛋,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小吃对失眠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因为桂圆有安神养心的功效,晚上适当吃一些,有助于睡眠。 药膳的做法不仅限于煲、炖 除了煲、炖这两种人们用得较多的做法之外,药膳也可以凉拌、清炒、蒸制等。能够入菜的药材大多以植物性的原料居多,这类药材一般异味小,并且能和食材相得益彰,不仅味道鲜美,还可以提高食谱的营养价值,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营养师建议,在选择制作方法时,最好选择相对简单并适合自己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材的作用。 名贵药材不一定适合你 有的人认为药膳就得放名贵的药材,这样才更滋补。实际上并非如此,关键要看身体是不是需要,大部分健康人是不需要靠名贵药材来滋补的。 有些人听别人说吃了某种药膳后失眠有所好转,就如法炮制,结果却更加烦躁无法入睡。这其中的问题不在药膳而在人,每个人的体质是不同的。体质不同,采用药膳就不相同。因此最好能先对自己的体质有个辨识,然后再选择适合的药膳。 加了药材不一定是药膳 不少人在制作药膳时习惯按自己的搭配或经验加入药材。营养师提醒,每味中药的性味、主治和用量禁忌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不对症或不适合体质,不但无效,反而会危害健康。就拿西洋参炖鸡来说,这道药膳就不适合秋冬季节,秋冬季宜温补。因为西洋参性凉,只适合夏季食用。 另外,中药与食物也有一些搭配上的禁忌,虽然有些禁忌还有待科学证明,但在制作药膳时一般还是会遵循一些搭配的经验。有的人过分追求药膳的滋补作用,往往忽视了食物本应具有的平衡性,吃得过于油腻,如果能做到荤素搭配,饮食平衡就更好了。例如,人参炖鸡,如果能再加些板栗更好。药膳的用药原则以药性平和的滋补药为主,像枸杞、虫草、山药等,而且一次用药不要过于繁杂。 一种药膳一家人吃不可行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家人共享一种药膳,这也是一个误区。有个朋友的母亲听说药膳对身体好,便买了人参、黄芪、红枣,煲了一锅鸡汤。结果这个朋友喝完鸡汤后当晚无睡意,而且还口干舌燥。人参、黄芪、红枣煲的鸡汤,虽然能大补元气,可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却是画蛇添足,很容易上火。故此,药膳虽有一定的滋补作用,但并非人人适宜,食用不当不仅起不到滋补作用,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特别是小孩子、老年人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病人,更不可随意进补。 另外,像当归、薏仁米、山楂,建议孕妇最好不吃。孕妇在进补前最好先咨询医生。 春夏季也是可以进补的 在一些人的观念里,似乎只有秋冬季才适合进补,其实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补,通过药膳的调理,可以让我们的身体一直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只不过,因为季节的更替,人体机能也会发生变化,药膳也要适应这些变化。 有个原则是:秋冬季以滋补为主,可以吃一些阿胶、人参;春夏季以清补为主,推荐莲子羹、西洋参炖鸭等能解热清凉的药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