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另外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意见》一经公布,“街区制”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赞同者有,质疑的声音也有,甚至有人冷嘲热讽“拆围墙”是“拍脑袋决定”,虽然人民日报等媒体对“街区制就是拆围墙”进行了辟谣和解读,但这并不影响网友对“街区制”的热议。 赞同者认为现在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封闭小区不仅迫使人们不得不开车出行,还抢占了公共交通的“地界”,车多路少的现象造成了城市拥堵不堪的现状。为了长远考虑,应向欧美国家学习“街区制”的城市道路规划方式,逐步放开小区道路为民所用。 同时有不少人表示,封闭小区与开放式小区相比,不仅安全有保障、小区环境更美观、房价也略高一些。虽然这些观点多从自身利益出发,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封闭小区对社会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 更有人将《物权法》搬出,表示自己买房时支付的房款中包含了小区公共用地,所以小区道路属于小区业主所有,是否开发放应由小区业主共同决定。 还有网友注意到《意见》中“逐步打开”的表述,认为“街区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已经存在的小区近期内将不会发生变化,而新建的小区将规划成开放式,所以“街区制”对普通群众影响不大。 “家”人们,您对“街区制”有什么想法和观点呢?欢迎各位跟帖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