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举行。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地区)和20多个国际组织的2000多名代表共同围绕“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展开讨论、凝聚共识。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强调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大会同时发布了《乌镇倡议》,倡导国际社会和各利益相关方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共同推动互联网的发展、治理和繁荣,使网络空间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新天地,让互联网发展成就更好地造福全人类。中国首倡的全球网络盛会 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中国首倡的在国内举办的全球互联网盛会。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并永久落户乌镇,每年一届,持续举办。中国为何要倡导召开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贺词中所说:“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中国作为网络大国,愿意承担起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就是希望各方休戚与共,共筑安全,共谋发展,共同构建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让互联网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中国自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仅用21年时间就走向世界网络大国。今天,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已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在全球互联网公司10强中,中国占了4家(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和京东)。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既是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搭建国际平台,也是为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搭建中国平台,让全世界互联网巨头在这个平台上交流思想、探索规律、凝聚共识。通过这个平台,让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互联网精英、互联网理论研究者和管理互联网的政府部门,能够与世界更好地进行沟通、对接,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推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着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出人类生活新空间,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网络已深度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人民生活,创造了全球购物狂欢节一天交易额超过912亿人民币、每秒完成金额支付8.59万笔的奇迹,刷新了交易、物流等的世界纪录。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不仅造福了13亿多中国人民,同样也造福各国人民。正如习近平主席描述的:“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网络将全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各个国家和人民都在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中国互联网业风生水起,本身就是对全球信息时代的重要贡献,支付宝早在2013年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移动支付公司。 但整体来看,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从中国本身看,中国虽是网络大国但还不是网络强国,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也比较明显,根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我国城镇地区与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64.2%和30.1%,相差34.1个百分点。特别是人均宽带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比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而从全球来看,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并未解决,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也在不断发生。 正是基于共享发展的理念,中国通过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来搭建全球互联网共享共治平台,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推动彼此在网络空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以惠及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共筑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国际社会变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即使是世界上最偏僻的一角,只要接入互联网,就融入了人类这个大家庭。互联网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性,使全世界几十亿人同乘一艘网络之舟,世界各国既面临着相似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共同的风险挑战。当前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犯罪等问题多有发生,这些问题都是世界性问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符合各国人民愿望。寻求网络空间集体安全,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关切。 在本次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就全世界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五点主张:第一,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第二,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第三,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第四,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第五,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这“五点”主张是各国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携手呵护互联网这个人类共同家园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倡导的携手打造互联网领域命运共同体的互联网发展理念,引领着时代的潮流。互联网没有国界,网络需要“共同分享、共同治理、共同发展”。2015年,立足网络治理,中国再度发力。从年初开始的专项治理“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到规范上网名称、整治婚恋网站,再到推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约谈工作规范化;从开展“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护苗2015·网上行动”,到网络安全法公开征求意见……法治化、规范化、深入化的网络治理体系正逐渐形成。 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互联网的未来就是属于我们的,人类的未来也会更加美好。中国还将在维护全球网络安全方面贡献智慧,推动构建起惠及全世界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作者单位:省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编辑/劳里
百姓人家 2013年12月18日上午10时,重庆巫溪县通城镇清泉村,一辆摩托车疾驰而来,在一家院坝前停下。来不及脱掉头盔的中年男子,大步冲到一位老婆婆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妈,对不起,我来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