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本期话题 查看内容

门当户对,yes or no?

2016-2-16 10:29|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1603| 评论: 30

摘要: 今年春节一则“上海女孩随男友回江西老家过年被吓跑”的新闻,引发热议。甚至讨论焦点已然从事件本身转移到婚恋观上来,应不应门当户对和该不该嫌贫爱富之间,各有支持者。这再一次引发了国人对婚恋观的争论。有网友 ...

今年春节一则“上海女孩随男友回江西老家过年被吓跑”的新闻,引发热议。甚至讨论焦点已然从事件本身转移到婚恋观上来应不应门当户对和该不该嫌贫爱富之间,各有支持者这再一次引发了国人对婚恋观的争论。

有网友发帖称,鱼找鱼,虾找虾,不是一路人,愣进一家门是不会长久的,即使短暂的融洽,以后过日子也会各种悲剧。所以,门当户对,是为了避免以后再分开。也有的网友质疑,爱情在物质面前本来就不堪一击,嫌贫爱富是人性中追求安逸使然,所以嫌贫爱富本就无可厚非。不过,也有网友持中庸态度,自由恋爱中的嫌贫爱富和封建婚姻的门当户对,到底哪个好,应该取决于当事人双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到底哪种选择更正确是因人而异的。

2月14日,中国一婚恋交友平台发布2015—2016年度婚恋观报告,门当户对仍是婚恋观的主流。传统观念上婚姻讲求门当户对,随着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单身男女们越来越追求恋爱自由,门当户对一词逐渐被淡化。从该报告了解到,有33%的男性和50%的女性赞同“婚姻要门当户对”,远高于反对比例。

当今国人的婚恋观,有着对不顾一切追求爱情的感性赞赏,又有着面对现实时偏向“门当户对”的理性考虑。那么,找对象的时候,是要一如既往地讲究“门当户对”,还是哪怕有“嫌贫爱富”之嫌也义无反顾呢?您觉得当前中国人的婚恋观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我们又应该坚持怎样的婚恋观呢?

欢迎各位“家”人,发表观点,跟帖参与互动!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文藻 2016-3-24 16:11
没有感情的婚姻=0
引用 阳信县法院 2016-3-15 16:11
门当户对不一定美满,井浅河深不一定受罪,主要看幸福指数。
引用 wsh1949 2016-3-8 19:44
门当户对当然好,但也不是绝对的,关键是两个人的价值观是否统一。
引用 赵育才 2016-3-4 10:32
多数情况下,门当户对,生长环境相近,沟通起来容易些,但也不是不门当户对就无法沟通,只是需要时间的磨合。当然只要两人真心相爱,相互理解,就好。
引用 天天练2013 2016-3-3 14:20
婚姻是个永恒的话题,有讨论的必要。
引用 梦多 2016-3-1 12:30
还是要门当户对,不然,生活方式习惯的差异在长久的生活中是很难适应容忍的,长此以往很可能最终导致分道扬镳劳燕分飞的。
引用 乐天派 2016-2-29 16:52
各有各的观点就各找各的,由他去。
引用 蓬莱gyl 2016-2-28 15:39
我赞同吗李老师的观点:门当户对。因为凡事要想成功,都要讲究一个平衡我们所讲的理想社会要公平、公正也是这个道理。婚姻的门当户对,就是说的平衡、公平、公正。这样的婚姻家庭大多数都幸福,当然也有个别情况。
引用 赵凤虎 2016-2-22 13:28
官方:“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从头至尾纯属虚构
      [来源:中国江西网]      2016-02-21 11:26:05
中国江西网消息 春节前后,一条“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帖文成为网络口水的热点,江西无辜“躺着中枪”。2月20日,记者从网络部门获悉,“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从头至尾均为虚假内容。自称“上海女孩”的发帖者不是上海人,是某省一位已为人妇的母亲,她春节前压根没来过江西;而其后发帖回应的“江西男友”,只是话题的碰瓷者,与发帖者素不相识。

春节前夕,有网名为“想说又说不出口”的网友在上海某网站发帖《有点想分手了……》,称自己是上海女孩,春节前去“男朋友”家乡江西过年,被第一顿饭“吓一跳”而逃离江西。网帖春节期间在网上网下成为热点,转发不断、话题不断。但同时,许多清醒的媒体,如界面、澎湃等已从照片、订火车票、返程时间等一系列细节推断出帖文存在虚假和欺骗性。

根据网络部门的信息梳理,发帖者“想说又说不出口”并非上海人,而是上海周边某省的一位有夫之妇徐某某,春节前夕与丈夫吵架,不愿去丈夫老家过年而独自留守家中,于是发帖宣泄情绪。而之后在网上自称“江西男友”回应的网友“风的世界伊不懂”,和徐某某素不相识 ...
引用 齐鲁风韵 2016-2-22 09:54
门当户对讲究的更多是现实性考虑,毕竟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现代的年轻人多独生子女,多缺少安全感。门当户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人少走很多弯路,人际上少一些摩擦。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一个人对生活有追求,有梦想。同样另一个人也是,三观一致,情投意合。在弯路和摩擦上能有意识的去解决和回避,能走过这一段“磨合”的路,以后的路会更宽广。与其看门瞧户,不如多费点心思考察其人格、人品,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引用 zhouqm 2016-2-20 17:10
理想的婚姻是缘分,缘分的基础是平等、和谐,往大里说是二人的生活价值观相似,所谓“门当户对”未必就能成就美好的婚姻。
引用 yeynsn 2016-2-20 11:04
择偶要人品好,有能力.也要实事求是说明双方情况.双方愿意就行.结婚后不也有离婚的吗?也别太复杂化了!
引用 仙公山人 2016-2-17 22:24
看看现实社会,一时的心血来潮,一时的激情似火,很难成就永久的幸福婚姻!同样,一个天上,一个地上,或是一对冰火两重天的人,假若组合在一起了,婚姻也很难一辈子幸福!
        所以,寻求一辈子幸福的婚姻,还是理性一些,还是尽可能地门当户对一些好!
       要全面认识门当户对。门当户对,既有经济、社会等客观方面的内容,也有思想认识、文化素养、性格脾气、身体状况等主观方面的内容。在婚恋中,无论哪方面的内容,还是差不多好一些。这样,对于婚恋双方,无论情面上还是心理上,都容易平衡起来,有利于婚姻的稳固、和谐、幸福。
单纯的爱情不当饭吃。人生活在社会上,须臾离不开物质的支撑。衣食无忧是幸福婚姻的基础。光有爱情,没有饭吃,婚姻肯定幸福不到哪里去。
     寻求门当户对,不是嫌贫爱富。现实社会中,一些看似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大多是门户相对低一些的一方,往往有吸引对方的长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短板”。
引用 快乐驿站 2016-2-17 22:15
我觉得现在和过去相比,婚姻上讲究门当户对的人更多了,这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考虑问题更加理智的表现。要维持社会和谐,就要让每个社会成员享受平等、公正、公平的待遇。家庭也是同样的道理,夫妻之间地位相当是维持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础。有的人在找对象的时候,宁肯找一个比自己地位低的,不愿找比自己地位高的,就是从这些方面考虑的。那么多家庭分裂的例子,有不少是不门当户对的原因。
引用 于柏荣 2016-2-17 20:50
门当户对是要考虑的,但不是绝对的。
引用 吕京蝈1949 2016-2-17 13:43
赞同门当户对。所谓门当户对,实际上就是“平等”。社会地位平等,财产平等,结合之后人和人之间才能平等。“高攀”的婚姻,往往不会有好的结果。
引用 赣虎 2016-2-17 12:24
这个现象不能简单认为是婚姻的门当户对的问题。实际也反映男孩的问题,是不是自己实事求是了。关键是婚姻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平台上。吓跑是情况表白与实际差异问题所引起的。
引用 桃园愤青 2016-2-17 11:35
门当户对是中国的传统观念,也是婚姻稳定的基础。社会上90%以上的婚姻都是以门当户对为条件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出于当时的条件,知青和农村姑娘结合了,当知青返城后,大多数婚姻破裂了,《有个姑娘叫小芳》,就是唱出了这种始乱终弃的悲剧。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也会有攀山高枝的女子,如果不是图一时的钱财,而是为了婚姻,那就要对对方的人品进行好好考察,否则,必定是一场悲剧。连鲁迅这样的大家,对没有文化的前妻鲁安都不削一顾,更何况当今人欲横流的时代,想找到一个有情有意的高人是不容易的。
引用 昃宏伟 2016-2-17 11:34
“门当户对”我觉得已不是普通意义的“门当户对”,我教育女儿找对象就希望她能找个“门当户对”的,对方家庭不需要比我们有钱,但学识和通情达理是必须的,男方最好和你各方面水平都和女儿差不多,三观基本相同,这样你和他及他的家庭相处才会矛盾少些,沟通也容易。家庭的财产和地位并不重要,这些都是身外之物,最重要的两个孩子都有上进,善良的心。
引用 纪慎言 2016-2-17 11:26
癞蛤蟆与天鹅再有情也成不了眷属。爱情大多时候都是幌子,相信爱情的人大多都是傻子而且把别人也当成了傻子。世界上那些经典的爱情悲剧,其实都是爱情的悲剧。相信现实吧!白马王子与丑小鸭的故事是神话故事,因为不是现实,所以曾经被人们向往。还是门当户对可靠一些。

查看全部评论(30)

相关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