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建党90周年 征文 查看内容

党的恩情永不忘

2011-4-27 18:26|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282| 评论: 0|原作者: 孟繁秀

摘要: 每当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都会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我是一个烈士遗女,是党把我抚养成人,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培养成大专毕业生,并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先后担任过车间主任、办公室主任、党支部书记等 ...

每当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都会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我是一个烈士遗女,是党把我抚养成人,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培养成大专毕业生,并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先后担任过车间主任、办公室主任、党支部书记等职。现在,我已退休在家,每月能按时领到千余元的退休金,住上了高楼,吃、穿不愁,每天早晨、晚上,打打拳、练练剑、跳跳老年迪斯科;白天,除打腰鼓、扭秧歌,其余时间我读书、看报、看电视、学用电脑写文章,为歌颂共产党,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发挥点余热,可谓过得充实而幸福。我深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

我从没见过父亲的面,父亲是大拥参(1947年)时当兵(父亲在惠民训练时,母亲在家生下了我。当时,村里和我父亲一起去当兵的家属们都坐着大车去惠民看望他们,而母亲因为正在坐月子,不能前往。他们回来对母亲说,父亲得知已经有了我,他叫乡亲们给母亲捎口信,让母亲保重身体,和孩子好好过,说话时眼里滚动着泪花。母亲听后哭了起来。我姥姥劝母亲不要难过,等过些日子,让姥爷陪她一起去看父亲。可没等母亲能去,父亲已随同大部队远去了,就再没回来。母亲说,父亲曾来信说他在战斗中很勇敢,立了功,还当了副班长,部队给邮来过喜报。后来,可能是由于战斗紧张,就没有再来信,直到牺牲。),父亲牺牲后,母亲改嫁,我暂时被寄养在姥姥家。到1958年吃食堂时,我回老家上学,放学后到食堂吃饭,晚上和老师睡在一张床上,老师象母亲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我。1959年春天,食堂解散,村党支部书记孟宪然爷爷亲自把我送进了烈属养老院,临走时,爷爷一手抓着我的手,一手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要好好念书,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我含泪和他道别,从此,我成了养老院里一名年龄最小的院民,爷爷、奶奶们都说我是个“苦命”的孩子,可实际上,有了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对我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我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到1959年秋天,县儿童福利院建好后,院长桑树栋叔叔又把我接到县城,我们很多小朋友生活在一起,每天早晨一起出操,饭后一起排着队去上学,晚上如果县里放电影或演戏,我们排着队去看,都是免费入场。虽然我们不能生活在父母身边,但我们过得也很快乐,很幸福。

1960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我们县的第一中学,在校学习期间,我享受本校最高的助学金(每月7元),县民政局每月发给两元钱零用。每逢季节交替来临,学校领导对我问寒问暖,为我解决生活困难,学校就是我的家,领导、老师和同学们都是我的亲人。星期天或节假日,同学们会把我带到她们家,为我改善生活,母亲们也会用亲手织的小粗布给我做新衣服……。我饱尝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深感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我从心眼里热爱共产党。

1966年,我高中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没能参加高考。后来,同学们陆续回家,我在学校菜园里干零活,等待分配。到1968418日,是党给我安排了工作,当上了工人,成了国家的主人。干好工作报答党恩的强烈愿望促使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上班时,我努力地向师傅和周围的同志们学习操作技术,认认真真地完成领导和师傅交给的每一项工作,业余时间贪婪地读书,尽快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1972年,是单位领导为我牵线搭桥,认识了我们单位的一位工作认真,忠厚老实的复员军人(就是现在的老伴)。虽然当时条件很艰苦,单位还是为我们腾出一间房子,给我们一个条桌,两个凳子,我们两人的床板拼在一起,两个先进工作者的奖状镜子、脸盆、和枕巾算是单位给我们的嫁妆,我们都穿着已退色的工作服结了婚,但我们非常知足,非常高兴。婚后,我们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相互支持,我们曾被宁津县委、县府命名为“红花绿叶”模范夫妻。

由于我工作认真,1975年我被提拔为车间主任,1976年,我又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那是文化大革命后发展的第一批党员,我们单位只有我一个,我激动得彻夜难眠。从此,我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地干好工作,我所负责的车间年年被评为“先进车间”。当有一个车间连月亏损,职工领不到工资,组织纪律涣散时,领导又把我调过去,我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核定额、定制度、搞革新,很快扭亏为盈,一跃成为厂里的“先进车间”。我本人也获得了很多荣誉。1983年,组织又给我转了干(当时的文件是,1979年以前从事管理工作的可以转干)。1984年我还被当选为出席县的人大代表、党代表,我感到无比光荣、自豪和幸福。

1985年,在单位领导的鼓励和家人的支持下,我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年近不惑之年的我(那年我38周岁),又跨进了校园,成了全学院年龄最大的一名学员,圆了上大学的梦。1987年,我大专毕业后,领导安排我担任办公室主任,我不遗余力地干好工作,圆满地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也赢得了同志们的好评,打破了我厂建厂50余年来的历史记录(因为企业是搞生产、经营的,所以,过去我厂每年评选先进科室,不是生产科就是供销科),我们厂办公室连年被评为”先进科室“。到19924月,我又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我们党支部年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直至我退休。回想自己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党和人民培养教育的结果,我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渗透着党和人民的心血,我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党和人民给予的,我的一切属于党。

退休后,我们在花园式的小区里购买了一套90平米的楼房,小区附近有公园、有体育场,还有老年大学,都是我们老年人健身和娱乐的好去处。我积极参加老年健身活动,到公园学拳、学剑、学腰鼓;到体育场散步、打球(羽毛球)、学跳舞;到老年大学学电脑。年过六旬的老太太又玩上了高科技,经常为宣传党的政策和身边的好人好事鼓与呼,每当看到我的文章发表在报刊、杂志上时,心里那个高兴劲儿,用语言难以表达,我感到无比快乐和幸福,我深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我打心眼里感激共产党,党的恩情永不忘,我要发挥余热,报答党的关怀和培养,并教育子女一心跟党走,为党的事业贡献全部力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