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钟加淼:扶贫开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确途径

2015-12-28 09:27| 发布者: 济宁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663| 评论: 3|原作者: 济宁市委老干部局

摘要: 今年23期《求是》杂志莫荣的文章指出:“2014年末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理念,注重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将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发展 ...
    今年23期《求是》杂志莫荣的文章指出:“2014年末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理念,注重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将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发展的基石,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增进人民福祉的决心,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我们只有树立并且切实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莫荣同志的这段话,讲明了截止2014年末全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讲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还讲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道理,城乡人民生活连年逐步提高这就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今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都增加了工资,离退休人员也同对增加了工资这就最好的共享。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总书记讲的“两个短”,我理解是指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党和全社会的紧迫中心任务,没有坚强党的领导,特别是广大农村党的基层组织都要成为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群众致富和坚强战斗堡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景一片光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讲到:“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生活的更美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目标。”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九个更”是对小康社会标准的形象比喻。

    目前,从党中央到省、市、地、县、乡党委正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和扶贫开发会议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鼓舞下,聚精会神、披荆斩棘,乘风破浪,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的领导干部应把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牢记心中,在工作中坚持“三严三实”,坚持“三个自信”的科学理念,在工作和创业中就会登高望远,驾驭全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可靠的政治保障。

    今年24期《求是》杂志评论员的文章——四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出:“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建成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从评论员的文章中,深刻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方位的,覆盖区域和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它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小康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还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12月4日《济宁日报》转载了新华社记者的一篇文章——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副标题是——各地干部群众热议习近平总书记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重要讲话。这篇文章配发了三个小题目(一)立下军令状彰显脱贫决心;(二)全社会共担职责奔小康;(三)发挥首创精神摆脱贫困,这三个小题目既讲了全党全民脱贫的决心,又讲了建成小康社会是全社会的职责,还讲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文章中还讲:“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这话讲的既深刻,又明理。彰显了“一切依靠群众,一切尊重群众”的科学理念。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1月23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会议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广大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精准扶贫,开创了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这段话讲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扶贫开发辉煌成就。从举国上下看,这也是胜于雄辩的真理。

    会议指出:“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就看出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决心之大,措施得力,各省、市、地、县、乡党委和全各族人民群众必须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鹿心社在2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题为:“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的文章。文中写道:“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之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文中还写道:江西是革命老区,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截止2014年,全省仍有276万贫困人口;2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7.5%。贫困地区条件差,发展水平低的深山区、库区、湖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加强老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繁重艰巨。”江西是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在井冈山闹革命的地方,那里党组织和人民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牺牲和重大贡献,党中央扶贫开发政策应向革命老区倾斜,让那里人民尽快的过上好日子。还有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他们那里也有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党中央扶贫开发的工作目标是全覆盖,那里老百姓也会尽早的过上好日子。

    中共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在汶上调研时指出:与全省同步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我们要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扶贫工作必须做到“精准”,坚持细致扎实,决不能大而化之。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摸清弄准底子的基础上,逐户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要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帮助就业创业增加收入实现脱贫;对因病、因残、因学等致贫的贫困人口,要一手抓应急救助,一手研究制定持续增加收入的帮扶办法,对需政府兜底的贫困人口,要全部落实低保帮扶政策,保障城乡每一位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做到“应保尽保”。马平昌书记在汶上对扶贫开发讲话精神,同党中央和省委对扶贫开发的政策是一致的,同步的。

    中共济宁市委和市人民政府,近几年连续下派干部驻村联户,并让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担任了第一书记。目前他们正在农村广阔天地一步一个脚印团结带领村级两委和广大人民群众,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他们在农村战酷暑,冒严寒,起早贪黑,迎来东方日出,送走晚霞,这是他们在农村的生活、工作的真实写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青春力量,在本文中为他们点赞!

    祝愿祖国繁荣昌盛,济宁的明天更加美好!




                  市水利局退休干部

                     钟加淼

                   2015年12月19日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胡树栋 2015-12-26 05:55
习总书记抓扶贫,三农情系钟老心。
政策导航奔小康,科学发展除穷根
引用 老叶根深 2015-12-26 14:03
写给钟老

八十有二不言老,激情岁月重燃烧。

心系农民致富梦,挥毫疾书著文章。


引用 发发 2016-1-3 20:05
本帖最后由 发发 于 2016-1-3 20:18 编辑

退休党员钟加淼,八十二岁不服老。
老骥伏枥志千里,心糸群众品德高!

查看全部评论(3)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