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再谈读书与康寿

2015-12-14 17:06| 发布者: 潍坊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408| 评论: 4|原作者: clxdexsz

摘要: 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也是集体的梦,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离退休老人也不例外。眼下,一个学习的热潮正在华夏大地蓬勃兴起。我们应以“修身、齐家、治国、兴中华”的雄心大略去读书学习,才能身心健康,乐度晚年 ...
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也是集体的梦,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离退休老人也不例外。眼下,一个学习的热潮正在华夏大地蓬勃兴起。我们应以“修身、齐家、治国、兴中华”的雄心大略去读书学习,才能身心健康,乐度晚年。    老年人由于生理衰老,思维能力和活动自理能力日趋下降,会产生诸多的心理危机:
    黄昏心理:一些老年人认为自己风烛残年,活一天少一天,死亡不过是早晚的事,对生活丧失信心。
    自卑心理:由于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生活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视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生活简单随便,常有等死念头。
    孤独心理:孩子是父母的精神寄托与安慰,孩子成家立业离开父母时,老人如释重负的同时,又感到寂寞、孤独。
    固执心理:不厌其烦的向外人讲述自己“过五关斩六将”的往事,全然不顾人家愿不愿意听。不管做什么事情,总想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遇事不冷静,一触即发。上述心理直接影响了老人的身心健康。
    我的体验认为,读书是克服老人心理危机的最好方法。书、不仅赋予我们睿智的头脑,更能获得良好的心态。
    读书,就要读好书,这实在是一种高雅的情趣,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养生之道。
    读书可以养心。一个人是否健康,除了生理因素,更重要的是心理因素。而读书还能益智增慧,摆脱烦恼,化解心结。凡经典名著,都凝聚着前人的学识、智慧、经验,内含通天彻地之妙,大智大慧之机和天地万物之灵气,闪耀着人间的法则和真谛。研读之时,眼观脑记,遐思联想,引起情感共鸣,拢天地于形内,纳万物于脑海,两耳不闻窗外事,心领神会,内心豁然开朗,导其思,益其智,增其神,养其心,如此,读书何尝不是一种有效的养心之道呢?
    读书可以养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人的追求、理想和抱负。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们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良心态,如自私、多疑、贪婪、嫉妒、虚荣等,这样的心态不利于健康。试想,一个整天闷闷不乐、烦恼、苦闷、妒忌、贪婪之人,何尝不是自伤自残呢?欲克其弊,读书最灵。因书中常含天地正气,人生哲理。常读益书,可以从中受到教诲、感悟、启迪、反思,从而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摒弃杂念,起恶扬善,唤起乐观向上、豁达开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心平气和的处事作风和修养,为此养德。
    读书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充实人的养德。激发人的性灵,理解现实生活的复杂矛盾,懂得生活的真谛。晚上独坐书屋,捧读经典名著、党史和哲理故事,研究古今之变,悟天地之妙,洞悉人世百态,凝神静思, 融会贯通, 茅塞顿开,人间之悲欢离合,世态炎凉,功名进退,利禄得失,霎时化作祥和之气,透彻五脏六腑,遍体通泰,心旷神怡。读书若此岂不快哉!
    读书可以养性。古人强调修心养性。主要是指人的性情、涵养。“养性”即指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已为人们所共识,古代既有“怒伤肝、喜伤心,……,恐伤肾”的说法。那么如何才能驾驭七情六欲,平衡自己的心态?闲来常读书,读书方可自静,静中自悟,方可心无旁骛,不为外物所动,保持一种淡泊宁静,与世无争的良好心境。待人宽容大度、宠辱不惊、自节自律、自省自制。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试想,有了这样的胸怀,何愁被不良情绪所左右,何愁身心不健康呢?
    我认为,知识比医疗条件、社会条件、生态环境更为重要。洪昭光教授也说:“许多人主要死于无知”。在知识的背后隐藏着工作、收入、生活方式上的差别。这是宏观存在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名望和钱财,而在于付出的爱,在于创造,在于给别人带去快乐。奉献有时会成为一种牺牲,但它却是一种快乐。许多人问我健康得益于什么?我说除了保持良好的心态外,我还得益于勤用脑。我除了进行支部活动、家务劳动外,一有空就看书,想问题,经常边想边写,思考中西医养生保健等专业知识,概括为“智而寿”、“仁者寿”。我对自我健康长寿充满信心,愿与老同志共勉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昌乐中小企业办 2015-12-14 16:55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其实,读书就是将人类浓缩几千年的科技、文化快速习得的最佳方式,读书能够让你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摆脱愚昧和迷信,你不再是一个空白的人,而是通过读书赋予了自己丰富的知识色彩。
引用 clxdexsz 2015-12-14 18:00
引用 昌乐县老年大学 2016-12-18 17:05
很好的知识  学习了
引用 昌乐县老年大学 2016-12-19 12:58
               

查看全部评论(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