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理财 和骗子说拜拜 查看内容

两位老人被忽悠参加“高回报理财”到银行为200万存款开本票

2015-12-8 13:49| 发布者: madwolfs| 查看: 571| 评论: 12|原作者: 瑾色蔷薇

摘要: “高回报理财”不靠谱! 看到一篇新闻,说是前两天,南京黄埔路上一家银行先后接待了两位老人,他们要将近200万元的存款开成本票,放到别人户头上。银行工作人员全力劝阻,最后民警介入调查发现,这次倒不是电信诈骗 ...

    “高回报理财”不靠谱!

    看到一篇新闻,说是前两天,南京黄埔路上一家银行先后接待了两位老人,他们要将近200万元的存款开成本票,放到别人户头上。银行工作人员全力劝阻,最后民警介入调查发现,这次倒不是电信诈骗,而是老人被人忽悠,要拿钱去投所谓的“高回报理财”。

  近日,已经88岁高龄的王老先生来到南京银行黄埔路支行,要求将自己银行卡内的余额全部开成本票。

  老人的银行卡内有46万余元,可不是小数目。银行工作人员担心其遭遇电信诈骗,询问开本票的用途。但老人表示,自己是要拿去给外地的儿女买房。“这本票到了外地可不好使啊!”工作人员劝道。老人先是一愣,接着打了一个电话后,改口说自己是在南京市内买房。老人的举动更加加深了银行工作人员的怀疑,工作人员希望老人提供子女的联系方式,但老人就是不愿意。

  无奈之下,银行工作人员报警求助。在梅园新村派出所民警赶到前,王老先生又改口,称自己拿这笔钱是单位内部集资用的。对于老人的说法,民警赶到现场后也没有尽信,而是联系了他的子女。原来,老人在朋友介绍下,要将这些钱投入一个所谓的“高回报理财”产品中,对方承诺月利5%。

  无独有偶,前天,在同一家银行,66岁的刘奶奶也要求开具本票,金额为130万元。面对银行工作人员的劝告,她同样听不进去。之后,银行报了警,还请来了刘奶奶的儿子,并将其卡上的149万元全部转到了其儿子的银行卡上,她才放弃了开本票的念头。经过了解,刘奶奶同样是在朋友推荐下,要参与“高回报理财”。

  民警经过调查后发现,两位老人口中所说的“高回报理财”根本不是正规的金融理财产品,而是两个不知名的投资公司搞的。“我们近期查处过不少类似事件,这些投资公司以老人为主要目标,以高额投资回报为幌子,实际上在搞非法集资。”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对于家中有老人的,一定要多多关注,劝告他们不要相信所谓的高额回报。另外,银行等部门发现老年人支取大额钱款也要仔细询问,以免老人一生的积蓄打了水漂。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皎洁月光 2014-10-17 11:17
理财不能被忽悠
引用 hych 2014-11-28 19:52
近来济宁的老人被理财担保公司坑苦了,最近有20多家担保公司跑路,千余老人养老钱打水漂了!
引用 gabee 2015-7-26 14:20
高回报理财”不靠谱
引用 gabee 2015-7-26 14:21
他们要将近200万元的存款开成本票,放到别人户头上
引用 gabee 2015-7-26 14:22
银行工作人员全力劝阻,最后民警介入调查发现,这次倒不是电信诈骗,而是老人被人忽悠,要拿钱去投所谓的“高回报理财”。
引用 gabee 2015-7-26 14:22
近日,已经88岁高龄的王老先生来到南京银行黄埔路支行,要求将自己银行卡内的余额全部开成本票。
引用 gabee 2015-7-26 14:23
银行工作人员担心其遭遇电信诈骗,询问开本票的用途。但老人表示,自己是要拿去给外地的儿女买房。
引用 gabee 2015-7-26 14:25
无奈之下,银行工作人员报警求助。在梅园新村派出所民警赶到前,王老先生又改口,称自己拿这笔钱是单位内部集资用的。对于老人的说法,民警赶到现场后也没有尽信,而是联系了他的子女。原来,老人在朋友介绍下,要将这些钱投入一个所谓的“高回报理财”产品中,对方承诺月利5%。
引用 gabee 2015-7-26 14:26
无独有偶,前天,在同一家银行,66岁的刘奶奶也要求开具本票,金额为130万元。面对银行工作人员的劝告,她同样听不进去。之后,银行报了警,还请来了刘奶奶的儿子,并将其卡上的149万元全部转到了其儿子的银行卡上,她才放弃了开本票的念头。经过了解,刘奶奶同样是在朋友推荐下,要参与“高回报理财”
引用 gabee 2015-7-26 14:26
民警经过调查后发现,两位老人口中所说的“高回报理财”根本不是正规的金融理财产品,而是两个不知名的投资公司搞的。
引用 gabee 2015-7-26 14:27
我们近期查处过不少类似事件,这些投资公司以老人为主要目标,以高额投资回报为幌子,实际上在搞非法集资
引用 gabee 2015-7-26 14:27
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对于家中有老人的,一定要多多关注,劝告他们不要相信所谓的高额回报。另外,银行等部门发现老年人支取大额钱款也要仔细询问,以免老人一生的积蓄打了水漂。

查看全部评论(1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