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朋友跟我打电话聊天,聊起家里老人的身体状况的事。我说我老爸今年96岁高龄,精神状态很好。他一听来了兴趣,向我询问老人家的健康长寿之道,我一时半会儿说不上来。尽管全家人都知道,父亲健康长寿的根本原因是心态好,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还是得认真听听父亲自己的体会。
那天晚上我回到了父母家,一边给父亲捶背一边问:“在这个社区,您和我妈的年龄是最大的了。您讲讲,什么样的心态最有利于健康长寿?” 父亲的回答很简单,只有4个字:“顺其自然。” “怎样才算顺其自然呢?”我又问。 父亲的回答还是很简单:“不争执,不计较,不奢求。” “没有别的了?” “ 没有了。一个人的命运如何,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并不完全由自己说了算。只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剩下的就可以顺其自然了。这个意思可以用我常写的两个条幅来表达:‘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 素,成败归之于零。一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在回自己家的路上,我品味着父亲的话,不禁想起了一些往事。 父亲年轻的时候, 是个很要强的人。他虽然没有得过什么了不起的大奖,但本单位的各种奖励几乎年年不断。我愿意父亲得奖,因为钢笔和日记本之类的奖品常常归于我们。有一天我对父亲说:“您好好工作,多给我们得点奖品。”父亲平静地说:“好好工作对,但目的不能是为了多得奖品。得到奖品应该努力工作,得不到奖品也应该努力工作。” 得之泰然, 失之淡然,这就是我耳闻目睹的“不争执”心态。 父亲在住房没有改革之前,有过6次调整住房的机会。从条件较差的住房调到条件较好的住房,全家人皆大欢喜。但其中有一次,是从条件很好的住房调到条件很差的住房。我们兄弟姐妹想不通,父亲开导我们说:“同住房条件更差的人相比,我们就可以想通了。”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标准,这就是我耳闻目睹的“不计较”心态。 “文化大革命”之后,单位给父亲补了一些工资。钱虽不多,但父母还是将其平分给了几个孩子。后来,我们兄弟姐妹的工资都比父母高,可无论是哪个孩子给钱,父母都坚决不要。父亲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和母亲做了乳腺癌手术之后,在养老金不充足的情况下,父母还是坚持用自己省吃俭用、为数不多的存款。父亲常说:“钱,够花就行了。我们多少还有一点‘ 过河钱’,用不着你们的。即使留下你们的钱,将来也要分回去。”粗茶淡饭,知足常乐,这就是我耳闻目睹的“不奢求”心态。 其实,父亲的心态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他没说,那就是“不懈怠”。尽管父亲把身外之物看得很淡,但却一直在努力地过好每一天。他在日常生活中, 起床、散步、看报、读书、写字、睡觉以及对待疾病等,都像个刚强的军人。他穿衣吃饭,从不挑拣;晚上睡觉前,总是把衣服整理得规规矩矩,然后摆放好;一切物品都放得井井有条,就连每个衣服口袋里放了什么,都心中有数,了如指掌;自己能干的事情,绝不让别人帮忙……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这就是我耳闻目睹的“不懈怠”心态。 好心态就是最好的保健。顺其自然的心态,换句话说,就是:用胸怀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难怪老爸能健康长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