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宣讲团工作会议召开 尹贻明在讲话中指出,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新形势下做好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决定着依法治国的未来。我们必须要认真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承担起“法治教育从青少年抓起”的责任,扎实开展各项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质,为推动依法治市作出积极的贡献。二要突出重点,创新举措,不断提高青少年普法宣传工作水平。在宣讲内容上,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开展一系列富有互动性、趣味性和引导性的普法教育活动。在宣讲对象上,坚持以在校学生为主,适当延伸至其他领域的特殊青少年群体。要坚持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现身说法与典型教育相结合、一般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增强普法教育实效性上下功夫。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按照“三严三实”教育活动的要求,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丰富宣讲内容,逐步探索建立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三要加强领导,沟通协调,努力营造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业务指导和服务保障,明确职能科室和联络员,强化工作协调配合;宣讲团各宣讲组要加强沟通,做到资源共享,定期交流,取长补短,切实提高团队宣讲工作的整体水平。 李茂玉在工作报告中全面总结了宣讲团去年以来的工作情况,并对今年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突出重点,务求实效。注重搜集整理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采取以案释法的方式,重点抓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并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贯穿到宣讲之中,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突出做好失学辍学儿童、网瘾青少年、失足青少年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二是创新形式,丰富载体。继续发扬以往好的做法,采取谈心、走访、组织庭审观摩、警示教育巡展等方式,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积极参与“法治学校”创建,通过组织开展法治主题班(队)会、法治情景剧演出、法治书画作品创作等活动,努力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三是法德结合,共同推进。结合市关工委在全市开展的“三项活动”,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教育,使广大青少年自觉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联系基层,扩大宣讲范围。宣讲团成员要积极深入到农村中小学、社区、企业、村镇等基层单位,有针对性的进行宣讲。年内,每个宣讲组到基层宣讲不少于2场次。五是发挥优势,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实践。要通过担任法律咨询员、安全监督员、矛盾调解员等形式,积极开展青少年维权活动,解答青少年的法律咨询,解决青少年的涉法困难,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六是加强学习,确保完成宣讲任务。要努力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保持知识常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宣讲能力和水平;要多搞调查研究,多了解各个学校法治教育现状和青少年的法律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方式,拟订宣讲教案。 会上,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宣讲团5个宣讲组分别汇报了去年以来工作情况,并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打算。
(关工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