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相关链接 查看内容

复旦大学教授:新“24孝”把孝行琐碎化了

2012-8-21 10:48|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083| 评论: 0

摘要: 复旦大学教授:新“24孝”把孝行琐碎化了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 无论新“24孝”行动标准概括得如何,提出尽孝是值得肯定的。对孝的提倡,要从管理者层面来思考。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的管理者,在处理群众或员工事 ...

复旦大学教授:新“24孝”把孝行琐碎化了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顾晓鸣

无论新“24孝”行动标准概括得如何,提出尽孝是值得肯定的。对孝的提倡,要从管理者层面来思考。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的管理者,在处理群众或员工事务时,要保护人们的孝道,采取一些措施,使大家能够尽孝。

“管理者正确倡导孝道,应成为孝道的主导方向。当今社会的问题,不是老百姓不孝,而是管理者处理事情时,没有孝的概念。”为了女儿的事业,父亲已去世一个月的消息都不让她知道,宣传这样的事,表面上是宣扬奉献和牺牲的精神,事实上是违背孝道。如政府倡导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就能提醒大家关注老人出行,促进社会进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国古代的孝是世代长幼之间的问题,不仅限于家里,新“24孝”在这一点上有倒退。

孝道是整个社会伦理的基础,现在的社会现实与孝道倡导的东西恰恰相反,大家都在拼竞争和能力,认为老人都过时了。人们对待家人都像外人一样,对外人就更像外人了。生活中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人走茶凉,很是凄凉。

另外,新“24孝”行动标准把孝行细微琐碎化了。“标准”的缺点,在于没往精神层面上靠,微小的事情不能过于放大,定了这样的标准,会引导人们只选择一些可能做得到的小事来尽孝。而且将如何尽孝固定下来的做法比较危险,定了这24条,客观上可能会排除其他孝行的存在。

 

相关阅读

相关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