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陈道明写在60岁前夕的话:做点无用的事,越活越年轻(转)

2015-11-6 17:32| 发布者: 潍坊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460| 评论: 0|原作者: 静善

摘要: 陈道明写在60岁前夕的话:做点无用的事,越活越年轻(转) 转自:新老人 古人云:“六十而耳顺”。按照儒家的修养功夫,年近六旬的陈道明已“不惑”而“知天命”,离“从心所欲不逾矩”大概也只有一步之遥了。一 ...
陈道明写在60岁前夕的话:做点无用的事,越活越年轻(转)
转自:新老人

古人云:“六十而耳顺”。按照儒家的修养功夫,年近六旬的陈道明已“不惑”而“知天命”,离“从心所欲不逾矩”大概也只有一步之遥了。一向寡言的他在六十岁前夕写了些什么,说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道理呢?

“有用强迫症”

一晃都年近六旬了,说不注意身心健康那是假的。但上升到正经八百的“养生”高度,又似乎不那么对味儿。因为我做的,在别人看来都是些没用的事情。不过,不做无为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

这观念打远了说,可能与我早年的经历有关。我高中时为了躲避上山下乡,不得已报考了天津人艺话剧团。进剧团后也没有一鸣惊人,多数时间都在舞台上跑龙套,一跑就是六七年。

那时候演艺界都是吃大锅饭,主角和配角的收入相差不大。加上自我感觉“入错了行”,对出人头地没有什么奢望。

人生起步阶段没有经历什么急功近利的熏陶,很自然地便学会了将很多东西看淡。不像现在的演员,接受了太多以竞争为主、甚至强调“你死我活”的教育,整个心理就跟着急功近利了。

其实不光演员,现在整个社会都得了“有用强迫症”,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许多技能和它们原本提升自我、怡情悦性的初衷越行越远,于是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

心安,则身安

但这世界上许多美妙都是由“无用之物”带来的。一场猝不及防的春雨或许无用,却给人沁人心脾之感;刺绣和手工或许无用,却带给我们美感和惊喜;诗词歌赋或许无用,但它可以说中你的心声,抚慰你的哀伤……

人这一生,与其一味追求有用之物,不如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无用之物带来的静谧和美好。心安,则身安。

我从小喜欢弹钢琴。只要在家,每天都会要弹上两三个小时,兴致高时会弹四五个小时。钢琴对我来说是绝对私密的朋友,混迹于社会,难免有郁结之事,无用的钢琴练习便成了我排解心中不平的利器。

进入中年后,我迷上了画画,没有门派,不讲章法。磨好墨汁,铺好宣纸,手握画笔,然后打开地图,回想多年来拍戏到过的地方,然后挥笔泼墨画山水。画好后贴在书房的墙上,一遍遍观赏、对比,直到自觉不错了,这幅方才作罢。

又有言书画不分家,后来我又觉得书法很精妙,慢慢也迷上了,我现在最喜欢用毛笔抄写《道德经》之类的古籍,一边抄写,一边默读,入脑入心,很有意思。

我也相当钟情棋艺,也会下很多种棋。不过我只喜欢与自己下棋。人生如棋,下好下坏全在自己。借下棋,观天地之深广,思人生之浅狭。棋中有棋,棋里养生,抛却胜负,无心则胜,无心则乐,无心则寿。

无用方得从容

偶尔,我也会做点手工。我家里有一个很大的房间专门用来放置糖人、面人,木工、裁缝所用的工具,这几项手工活我都还算拿手。

当然,我更乐意干的是为妻子缝制各种皮质包包。我妻子4年前退休了,喜欢弄点十字绣之类的,有时我们夫妻俩就同坐窗下,她绣她的花草,我裁我的皮包。窗外落叶无声,屋内时光静好,很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美感。

其实我最大的梦想是写杂文。在现当代作家里我最喜欢鲁迅的杂文,《鲁迅全集》我全部读过。在阴雨天,我愿意一个人写东西。但写杂文一直没有尝试过,觉得很难。

总觉得写杂文要有一个环境和心境,先要把心洗干净,无杂念;看着窗外的飘雪,身上披着棉袄,身后一盏纸糊灯罩的灯;一支烟燃着,但不吸;手里一支沉甸甸的笔,写一句,思三思,踱五步,方可出杂文。

有人说工作那么忙,时间那么紧,去哪儿找闲情逸致?其实还是鲁迅的那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挤,总是会有的。”

我这个人不沾烟、酒、牌,不喜欢应酬,从不光顾酒吧、歌舞厅之类的娱乐场所,很少参加饭局,即使参加,一般也不超过半小时。工作之外,剩下的便只是读书、练字、弹琴、下棋了。

这些或许都是“无用”的事儿,远不如一场饭局来得更有用。但人活着,需要给自己的心灵安一个家,让自己保持自我、本我、真我。

无用方得从容,洁净如初的心灵及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才能成就百毒不侵的自己。心没病,身体自然安康。如果要说养生的秘密,这就是我越活越年轻的“奥秘”。

陈道明:生活在自己的慢步调里

陈道明,1955年出生,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品有《末代皇帝》、《康熙王朝》、《唐山大地震》和《归来》。

20多年来,他一直保持一种特立独行的清高,一本正经。纷繁杂乱的中国娱乐圈里,他如一个另类的存在,清醒、不妥协、也不试图改变别人。

陈道明至今保持深居简出的生活,他不参加应酬,不问时事。他喜欢呆家里,也喜欢收拾家。家,一定得干净整洁,桌子上摆的东西歪了,必须要扶正。收拾完特别干净,他会觉得很舒服。这是他要的一种心境。

手机也形同虚设,十几年不开机,永远调在信息台。几天统一收一次。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陈道明以一种固执的缓慢,生活在自己的步调里。

人生的很多时候,需要缓冲、沉潜、修炼与等待,更需要超越,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把这篇文章发给朋友们看看吧~人到六十,不妨做点“无用之事”,放慢脚步,享受淳朴生活的乐趣。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