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真情献夕阳
中共禹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
王春霞
自2009年担任老干部局长以来,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亲情服务”的工作理念,以“让老干部满意”为工作目标,全面落实老干部各项待遇,着力抓好老干部文化建设,不断满足老干部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用心、用情为老干部解难题、办实事,满腔热情地做好本职工作。禹城市委老干部局先后荣获“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全市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爱岗敬业 与时俱进
担任局长后,我首先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压力大了。老干部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头绪繁多,事无巨细。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转换角色,我边走访边学习,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老干部的详细情况。通过定期组织干部职工交流学习心得,研讨工作思路,较快地掌握了各项政策规定,明确了工作重点,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 任职以来,我一直将老干部满意作为我工作的最高标准,尽心尽力为老干部服好务。面对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离休干部进入后“双高期”,退休干部越来越多的实际情况,我不断地进行思考,老干部工作应当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我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到老干部家中、社团、基层单位开展调研,征求意见和建议,查问题、找不足,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老干部的需求,为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子。我们会同组织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离退休干部工作有关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工作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使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倾注真情 搞好服务
“老干部的呼声,是我们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落实好老干部的待遇,是我们工作的第一责任;老干部满意与否,是衡量我们工作的第一标准。”老干部将老干部局当做“娘家”,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信任。我身体力行,带头做好老干部心中的“娘家人”。要求工作人员面对来局办事的老干部,坚持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相待、一颗诚心相谈、一把搀扶相送。老干部工作无小事,要干好,必须认识到位、感情到位、工作到位、服务到位,多一些体贴、多一份关爱。我始终将老干部当成自己的长辈,真心相待,坚持做到“五必访”,即重大节日、老干部生病住院、家中有大事、老干部有思想情绪波动和生活有困难时必访。每当有离休干部生病住院,总是第一时间前去看望,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对子女不在身边、独居的离休干部,我们进行了详细统计,安排工作人员定期看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解决老同志的问题,不能等、不能拖,该办的事要马上办。面对离休干部的就医用药、工资待遇、家庭矛盾等问题,想方设法协调解决,尽可能满足老干部合理诉求。为提高服务质量,我们积极搭建与老干部之间的“连心桥”。健全完善了《联系服务老干部制度》,向老干部发放印有联系电话的情暖夕阳联系卡,联系人24小时开机。当老干部有需求、寻帮助时第一时间就可以找到党组织。近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进百老门、知百老情、暖百老心”,“学习张星南,情暖夕阳红”—关爱服务行动,“弘扬张星南精神,践行志愿服务”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先后走访慰问老干部700余人次,救助生活特殊困难离退休干部93人次、遗属27人次,举办专项志愿服务活动60余场次。
情洒桑榆 夕阳生辉
做好老干部工作不仅要关心待遇落实,而且也要关心精神文化需求。为让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焕发人生的第二个青春,我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学习取经、反复论证,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有关工作情况,争取并得到市领导高度重视,给予我们人、财、物各方面的支持。 2014年5月,禹城市老年大学正式启用。从协调教学场地到布置教室、安排课程、聘请老师……我都站在老同志的立场反复考虑,力争让老干部学得舒心、开心。老年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步进入有序运行轨道。现已开设声乐、舞蹈、葫芦丝、太极拳、京剧、吕剧等多门课程,在校学员达500余人次,教学200余课时,举办各类文艺活动、慰问演出30余场次。 为满足老同志就近学习的意愿,我尝试探索多点办学模式,经过深入调研,我们在站北社区开设吕剧班,泺清社区开设乐理知识辅导班,鬲津社区开设葫芦丝班,老城社区开设舞蹈班,等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创办“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在教学的同时,鼓励学员“弘扬星南志愿精神”,积极参与各类公益事业,发挥正能量。近年来,先后涌现出了“奋不顾身救人”的好学员关东亮、“义务普法30年”的司兆俊、“退休献余热,为群众送欢乐”的庞永和、“五十年笔耕不辍”的张宝联等一批先进典型,进而引领、带动一大批老干部、老同志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 拳拳敬老心,悠悠夕阳情。面对老干部的信任和期待,我感到身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今后,我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新的任务和挑战,以实际行动让广大老干部满意,让无比绚烂的夕阳画卷更加浓墨重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