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日,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扬州市少工委副主任、名誉总辅导员徐国英作为江苏省唯一特邀代表列席会议,79岁的她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 2015年6月24日,“荣耀中华·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在全国各大媒体发布,被誉为“用‘半条命’干了‘两辈子’工作”的徐国英光荣入围。 作为一名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徐国英,这位全省唯一的“终身少先队辅导员”,秉持着朴素而又坚定的理想信念,践行“不为名利所动,不为病痛所苦,不为困难所屈,不为白发所移”的誓言。她60年坚守少先队工作岗位,她心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追求学校团队工作创新创优,让扬州少先队工作品牌在全国叫响;她痴情不改,心中高擎星星火炬,为党的少年工作事业奋斗终身;她60年童心不变,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映红了一代代少年的幸福笑脸。 她让扬州少先队工作 成为全国一面旗帜 徐国英这一生,与红领巾结下不解之缘。1950年,徐国英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少先队员,并担任少先队大队长;1956年到扬州中学任教担任大队辅导员。从此,她把青春全部奉献给了少先队事业。 “我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少先队员。记得入队时,老师对我说,入了队,你就是党的孩子,要听党的话。”时至今日,79岁的徐国英还记得自己入队时的情景。从一名少先队员到一名共产党员、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教师,徐国英坦言,自己上初中时,因为家庭困难,靠学校助学金才完成了学业。“可以说,是党培养了我。走上工作岗位后,唯有努力工作,才能不辜负党的培养。” 本着这一朴素的想法,徐国英一直不忘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牢记党的嘱托,她辅导的队活动屡次在全国获奖。作为新时期辅导员“创业创新”的典范,她相继被授予“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少年儿童先进工作者”、“全国热爱儿童荣誉奖章”,还当选为中共第十四大代表。1990年至2010年间,徐国英连续出席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少代会,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历经8年攻关,徐国英牵头完成扬州少先队教育机制改革,实现教育内容系统化、教育过程系列化、教育内容少年化。如今,扬州已建立了70多个全国和省级少先队教育科研基地,开展了近百项全国及省级少先队工作课题研究。 2005年,徐国英从事少先队工作已达50年,她被团省委聘为终身辅导员,这是江苏第一个终身辅导员。2015年6月,她第六次参加全国少代会,当习近平总书记得知她从事少先队工作整整60年时,握紧她的手连说“好好好”。 用“半条命”干了 “两辈子”少先队工作 每天八点钟,她就来到团市委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中午,半碗稀粥,就是她的午饭。吃完后,又投入到工作中,这一忙,常常要忙到晚上七八点钟。回到家中,她还忙着整理各种书籍、杂志和笔记。到了周末,徐国英常常也不休息,要么奔走在市县乡村的学校,指导开展团队课题研究和活动方案设计;要么接待来自全市甚至外地的家长,帮助解答教育问题。不采访徐国英,很难相信这是一位已经退休了22年老人的作息时间。 熟悉徐国英的人都知道,她只有“半条命”,凭借顽强的毅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1967年的冬天,徐国英连续高烧不退,还出现肠绞痛、腹泻、血尿等症状。医生将其腹腔打开,竟是“结核世界”:肠结核、肾结核、腹膜结核、盆腔结核,造成广泛粘连,手术无法施行,无奈,只得重新缝合。医生告诫她:只有好好保养、注意休息,生命还会维持一段时间。 从此,徐国英经常光顾医院,落下一个“四结核”、“半条命”的绰号。时常发作的肠梗阻,疼起来甚至寸步难行。在徐国英的抽屉或背包里,总放着一个“止痛救命包”,里面有止痛片等,根据疼痛的程度,准备随时服用。 因身体虚弱,组织上曾安排徐国英去太湖疗养,可她却带着满满一旅行箱的书。高强度的学习比她上班还累。结果,疗养两个月,她的体重反而下降了20斤,医生摇头说:“这是疗养失败的典型。”2007年“六一”的前夜,晚上12点,她又生病了,自己偷偷跑到医院挂水,挂完已经凌晨5点多,但6点半她又准时出现在扬州文化宫广场开始准备当天的“六一”活动,而在她衣袋里还藏着一张门诊单,上面写着:“本人不愿意住院。” 为了不让自己落后于时代,徐国英多年来坚持每天看书学习到晚上12点。“不学习就成了新文盲!过去靠灌输,现在要靠辨析,需要不断充实新知识。”所以,这个思想很“潮”的老太太设计的少先队活动课件,至今仍是全国辅导员在网上争相下载的“宝贝”。 徐国英很焦虑:“时间不够用,老伴有高血压,最高的时候高压达到230,我现在即使出差也只能是当天来回,我家两个‘半条命’,他担心我,我担心他。” 徐国英也很欣慰:“有一次生病,一个孩子来看我,伏在床头给我讲吉鸿昌的故事,鼓励我要坚强;还有一个孩子问我,15岁和50岁谁大?他接着自问自答,15岁大,因为属于他的时间更多,可以为社会做更多的事……这些让我特别喜悦,这是属于我的成就感。” 徐国英一面积极治疗,一面更加发奋工作,年近八旬的徐国英已经在少先队工作岗位上坚守了60年,用“半条命”干了“两辈子”的少先队事业。“我要趁有生之年,把所有团队工作的书籍杂志资料整理好,都捐献给社会。” 把生命的蜡烛燃烧成灿烂的火炬交给下一代 在周围的老师和同事眼中,徐国英是言传身教、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为了更好地开展少先队工作,她在古稀之年自学起了电脑,现在在办公室经常可以看到她熟练地上网查找资料、收发邮件。前两年,她认识到现在的少年从小就处在信息时代,虽然视野开阔,但同时也面临很多心理问题的困扰。为了给青少年提供更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她跟着许多年轻人一起报名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加班加点学习。由于年龄大了,体力、记忆力都在下降,第一次考试没有通过。可她没有灰心,细心总结、耐心请教,第二年成功通过考试拿到证书,成为江苏省年龄最大的国家心理咨询师。 年近八旬、疾病缠身,在外人眼里已是“风烛残年”。但徐国英最欣赏萧伯纳的一句名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徐国英说,她这个名誉总辅导员当下最急的任务,就是传帮带,一双手拉上千百双手,引领辅导员茁壮成长。徐国英多方奔走,积极促进扬州实施“辅导员素质优化工程”和“名辅导员工程”,培养出一批全国十佳辅导员、全国优秀辅导员。吴立宏,曾经是农村小学民办教师,如今成为“全国十佳少先队辅导员”、扬州市少先队总辅导员。他说,“我19岁母亲不幸病逝,徐老师是我的师傅,更像妈妈一样引领我成长。” 江苏省总辅导员华耀国在《徐国英精神》一文中说: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仰视徐国英精神,才真正读懂了萧伯纳的那句名言。徐国英,就是这样的一支火炬,熊熊燃烧,永不熄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