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在大槐树下参加八路军

2015-10-28 14:50| 发布者: 家网编辑9| 查看: 916| 评论: 0|原作者: 口述/ 康虎振 整理/ 康新平

摘要: 今年虽然我已经85岁了,但历史的记忆如一盆燃烧的烈火驱动着我的胸襟,让自己忘记了年龄、忘记了残留于身体中的弹片、忘记了远行的不便和疲劳。我和老伴鼓足勇气于今年6月19日,从四川成都踏上了回老家的路途。 回到 ...

今年虽然我已经85岁了,但历史的记忆如一盆燃烧的烈火驱动着我的胸襟,让自己忘记了年龄、忘记了残留于身体中的弹片、忘记了远行的不便和疲劳。我和老伴鼓足勇气于今年619日,从四川成都踏上了回老家的路途。

回到山西老家洪洞县,我首先到了明姜镇土桥沟村,这里是我的出生地,也是我参加革命的起步地。

我父亲离开人间早,母亲改嫁。19453月的一个晚上,当时只有15岁的我吃不饱、穿不暖,为了填饱肚子跑到了八路军赵城游击大队驻地。一位年长的八路军看见了我,问我来干什么,找谁?我不敢回答,只是静静地站在他面前。他见这么晚来了一个孩子又瘦又小,十分可怜,就让一位战士给我拿了两个窝窝头,叫我吃了去休息。

这一夜我就睡在八路军战士的身边,地上铺着麦秆和草,身上盖着战士的棉衣,这是我出生后睡得最暖和的一个夜晚。第二天,天不亮我就被十分急促的脚步声惊醒,我看见战士们正在整理行装,打扫卫生,我赶紧起来跑到昨天晚上见到的那位八路军身边。他看见我,劝我快回家,因为部队要去打仗了。情急之下,我鼓足了勇气说:“我要跟着你们。”他对我说:“你年纪太小了,部队打日本鬼子,你跟不上队伍,快回去吧。”倔强的我说什么也不肯离开,一直跟在他后面,拼命跟着走,不知跑到什么地方,不知跑了多长时间,我也不知道累,更是一步也不敢落下。天黑时,部队终于在一个村庄停下来休息了。我就站在队伍的旁边,远远地跟着这位八路军,他看见我,走过来,问我叫什么名字,我回答说:“叫康胡拽。”他好像不太明白,就又追问了一句,我解释说:“老人说就是胡乱拽大,胡拽。”这时,他走近我轻轻地摸着我的肩和蔼地问:“我们是八路军,要打日本鬼子。流血你怕不怕?”我大声回答他:“不怕。”他高兴地拍着我的头说:“好,康胡拽,就看你跟着跑了一天,批准你参加八路军,就跟着我当通信员。”从此,我开始了革命的生涯,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战场。后来,我知道这位八路军就是赵城县游击大队二连连长苏永生,他是我参加革命的引路人。

70年前,我参加八路军,第一天穿上军装,第二天就参加战斗。那个夜晚连长带着我们30名战士赶到董南沟村,准备袭击日本鬼子的物资列车。战前,我们住在乡亲们家里,房东给我们做的是枣儿米、蒸饭面,这是村里有喜事才做的饭,乡亲们高兴地说:“吃了这些,打鬼子有劲儿。”难忘当年,在抗日战争中,乡亲们是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衣,最后一匹牲口拉弹药,最后一个儿子送去打鬼子。我参加八路军后,投入的第二次战斗是在洪洞县的道圪垌,大约是19455月初的一个夜晚,我们从赵城回驻地遭遇日军伏击,在连长指挥下,我们立即展开还击,那次,我们把身上带的子弹、手榴弹全部都打光了,我的左胳膊也被日军子弹打穿,卫生员给我包扎后,我没有离开战场,而是又投入到抬担架送重伤员的行列中,后来我们的增援部队来增援,我们一起歼灭了日军的一个小队,缴获了20多支日本三八式步枪。在这场反伏击战中,我们牺牲了30多位战友。

在我的记忆中,洪洞有3000多名青年参加八路军,牺牲在战场上的有2000多名。他们没有亲眼看见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亲耳听到新中国开国大典上雄壮激昂的国歌,更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但他们为了人民今天的美好生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槐乡的优秀儿女,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

 

康虎振简介

原名康胡拽,五十军原军长、贵州省军区原政委。19307月生,洪洞县明姜镇土桥沟村人,1945年参加赵城县游击大队。1947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离休,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奖章。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