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制度设计 提升组织程度 推动老干部发挥正能量常态化长效化 东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 石循刚
近两年来,东营市坚持把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作为老干部工作的价值取向,站在推动老干部工作改进创新、转型发展的高度来谋划和推进,把加强制度化设计和提升组织化程度作为有力抓手,不断推动老干部发挥正能量常态化长效化,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注重制度化设计,畅通发挥正能量渠道。推动老干部发挥正能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严谨、科学的顶层制度设计。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发挥老干部作用,通过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方方面面的力量,有效拓宽了老干部活动领域和空间,使发挥正能量渠道更加畅通、效果更加显著。一是党委政府统筹机制。市委、市政府带头认真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坚持和完善主要领导定期通报情况、编印《市情通报》、举办形势报告、组织参观考察等制度,让老干部及时了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工作动态,更好地凝聚思想共识。在确定重大决策、实施重点项目、重要人事变动等事关全局的问题上,通过召开座谈会、登门拜访、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老干部的意见建议,并认真吸收到各项决策和工作之中。通过聘请老干部担任换届选举监督员、党风党纪监察员、政风行风评议员等,拓宽老干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渠道,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将老干部工作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建立老干部服务管理“清单”制度,压实了各级各部门责任,营造了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老干部工作的浓厚氛围。二是部门单位联动机制。推动老干部发挥正能量,仅仅依靠老干部工作部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着眼于发挥领导小组的重要作用,制定了《市委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和工作制度》,明确要求各成员单位立足各自职能优势,积极为老干部发挥正能量创造条件、搞好服务、提供保障。会同组织部、机关工委、民政局出台《关于加强社区老干部工作的意见》,联合开展社区老干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项目联议、活动联办、典型联培、保障联动”“六联”活动,引导老干部主动融入社区、就近发挥作用。三是社区治理参与机制。社区是老干部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老干部发挥正能量的重要阵地。为适应城市社区管理需要,我市率先在全省推行城市社区“党建统领、居站分设”管理模式,在社区设立工作站,承接政府行政事务性工作,还原居委会的居民自治功能。居委会成员超过半数由离退休干部担任,为老干部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提供了重要渠道。广大老干部利用居委会这一平台,开展便民利民服务,了解反映社情民意,搭建起政府联系居民的桥梁,在做好身边事、服务周围人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提升组织化程度,增强发挥正能量效能。正能量的凝聚和运用,关键在于科学的组织。只有通过发挥组织效能,把老干部有效地动员起来、凝聚起来,才能更充分地发挥老干部的群体优势,释放出正能量的最大效能。一是强化党组织政治凝聚功能。离退休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凝聚离退休干部,首要的是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市县两级普遍成立了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开展了特色功能型党支部创建活动,形成了较为健全的组织网络体系,实现了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全面、有效覆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专门出台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活动工作安排,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采取灵活多样、易于参与的形式参加学习教育,引导老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二是加强老干部社团培育和管理。我市有4500多名非党离退休干部,占全市离退休干部总数的30%以上。把这部分人组织起来,关键依靠社团组织。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了“支部+社团”工作模式,在老干部社团建立党组织,依托党组织组建社团组织,引导和保障了老干部社团健康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有老干部社团14个,吸纳会员6200余人。推动老干部社团与其他社会群团组织的联动和配合,实现人才共用、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更好地发挥了老干部自我服务和服务社会的作用。三是发挥志愿服务组织整合功能。采取组织推荐、工作邀请、活动吸引等办法和途径,广泛动员和吸纳老干部参加各级各类志愿者队伍,使分散的老干部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发掘、聚集。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共组建老干部志愿服务队42支,正式注册和经常参加活动的老干部志愿者1万余人。依托各级“五老”志愿者协会组织,统筹抓好志愿者的教育、培训和管理,通过实行活动备案、积分评星、表彰奖励等制度,进一步激发老干部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涌现出“红黄绿”、“小候鸟”、“黄河驿站”等一大批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三、加强多样化引领,激发发挥正能量活力。夯实老干部思想基础,始终保持老干部思想上的先进性,让老干部凝心聚力、群策群力,是发挥正能量的前提和基础。一是阵地引领。立足建设“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大力推进市县乡和重点村居四级办学网络建设,全市共开办老年大学(学校)91所,老年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坚持“教、学、乐、为”有机结合,培养基层老干部人才和骨干力量,辐射带动2万余名老年人参加学习活动、力所能及地发挥作用。充分发挥老干部党校的主阵地作用,对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和骨干成员开展常态化培训轮训,使老同志正确认识和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科学判断当前形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二是活动引领。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积极投身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及时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听取意见建议,鼓励和引导他们在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做好群众工作等方面发挥传帮带作用。不断强化文化养老理念,连续举办5届全市老干部艺术节,每年组织老干部到社区、农村、企业、学校开展活动200余场次,成为传播党和政府声音、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三是典型引领。深入挖掘离退休干部队伍中的先进典型,近两年来,分层次、分类型选树集体典型12个,个人典型24名。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事迹报告会、座谈交流会和举办事迹展览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用他们的正能量激励广大老同志,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近期,我们将组织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以“凝聚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在全市进行巡回宣讲,带动更多的老干部为谱写中国梦东营篇章贡献智慧力量。 四、把握务实化原则,创新发挥正能量载体。开展正能量活动,关键在于“实”,不能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形式主义,否则就会引起老同志反感,影响活动健康持续开展。在设计活动载体时,各级各部门始终注重契合老干部实际,紧贴老干部需求,把工作重点放到最能体现老干部特点和优势的领域,切实增强了老干部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一是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创新载体。把开展正能量活动作为老干部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抓手,以党委、政府关注的问题为切入点,组织老干部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发挥作用。比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开展了离退休干部“金秋行动”,组织老干部志愿者走街串巷、登门入户,进行公益宣传,劝解不文明行为,维护交通秩序,为创城成功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二是围绕重大时间节点创新载体。结合纪念建党、国庆、重阳节等重大时间节点,精心设计活动载体,组织老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庆祝活动,充分发挥老干部传承历史、教育后代的积极作用。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联合组织、党史、档案等部门,开展了“追寻光荣岁月”史料征集活动,对109名抗战离休干部和部分建国前入党老党员进行故事采录、影像留档、史料搜集,抢救“活”的历史资源,发挥珍贵史料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三是围绕老干部工作重点任务创新载体。紧密结合老干部工作部门职能定位和重点任务,不断拓展老干部参与渠道,借助老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做好老干部工作。特别在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中,组织老干部开展党史国史、家长教育、普法宣传等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展关爱帮扶弱势青少年工作,在农村,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失学辍学青少年作为帮扶重点;在城市,对社区特困职工和务工人员子女,通过“四点半学校”、心理辅导站等给予重点关爱,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示范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