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社区平台 整合优势资源 积极引导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
中共东营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 刘志海
东营区是东营市的市中区,辖30个城市社区,是老干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的主要城区。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精神,以城市社区为平台,不断整合优势资源,大胆创新机制方法,积极引导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 一、完善保障体系,夯实正能量活动之基 东营区现有离休干部32名、退休干部1190名,另外,还有市直离休干部129名、退休干部5033名,他们中的90%以上居住在东营区各个城市社区内。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社区平台,更好地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一是加强老干部党组织建设。在成立东营区离退休干部党工委的基础上,每个社区均成立了老干部分党委和特色党支部,形成了党委、分党委、党支部三级党建工作格局。把老干部党组织建设纳入社区党建规划,坚持同部署、同规划、同考核、同表彰。老干部党支部对内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积极开展互助关爱活动;对外开展政策宣讲活动,加强对社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教育。同时,老干部分党委还为辖区“两新”组织派驻了25名党建指导员,进一步扩大了老干部党组织的影响力。二是加强老干部社团建设。依托老干部党组织,以老干部为主体,建立了形式多样的文艺团体、行业协会和志愿服务组织,目前已建立文艺演出、网吧检查、爱心护学、治安巡逻、爱绿护绿、政策宣讲、文化传播等各类队伍40多支,广泛活跃在社区、学校、企业和大型社会活动的现场,成为一支弘扬传统美德、宣传优秀文化、维护社区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三是加强老干部阵地建设。总投资3.7亿元,在6个街道、30个城市社区均建设了面积大、设施新、功能全、吸纳能力强的社区服务中心和老干部活动中心,不同年龄阶段、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的老干部,都能在这里找到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学习交流的场所,使社区真正成为老干部温馨和谐的家园,为他们安度晚年、发挥余热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二、推进文化养老,提升正能量活动之神 将社区作为老干部文化养老的主战场,以文化的力量激励人、感染人、塑造人。一是建立没有围墙的老年学校。按照市委老干部局四级办学网络的要求,我们在建好东营区老年大学的基础上,统筹利用新型市民学校的办学场所、师资力量、教学资料,推行老年教育进社区,在30个城市社区均建立了老年学校。区老年大学与社区老年学校实行学校联建、师资共享、活动同办,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就近入学,也进一步激发了老年人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很多老年人表示,他们在老年学校激发了内在的潜力,实现了多年的梦想,成就了艺术才华,以良好的心态感染着周边人群,也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和谐。二是设置科学合理的特色课程。根据老年人特点和现实需要,将社区老年学校课程分为三类:形势政策类,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集中讲授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市区各级领导重要讲话、发展规划和政策法规,教育他们讲政治、守规矩,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文化艺术类,主要开展舞蹈、声乐、戏曲、书画、武术等课程,经常举办各类文艺活动,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展现老干部阳光平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养生保健类,主要讲授医疗保健方面的知识,适时组织开展户外健身活动,引导老干部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体验生活的美好。三是提供人生出彩的崭新机遇。依托老年学校,创办了社区大讲堂,选拔党性观念好、知识层次高、宣讲能力强的专家型老干部,成立了10多支先进文化报告团,定期讲授革命文化、儒家文化、孝道文化和黄河口文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老年人才。许多知识丰富、学有专长的老同志重新踏上了熟悉的舞台,找回了曾经的自信,展现了靓丽的风采。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老干部不辞劳苦,倾心宣讲,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法制知识、宣传新风正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广泛开展活动,强化正能量活动之效 按照易于组织、方便参与的原则,引导老同志积极参加特色党支部组织的各类活动,以文化的力量吸引人、凝聚人、振奋人。一是组织了“老干部精神”大讨论活动。以社区为单位,普遍开展了“老干部精神”大讨论活动,引导老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倡导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也极大地激发了老干部为社区奉献的热情。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兼刑警支队长孙继长,退休后担任东城街道安宁南区党支部书记,他协调市公安局为社区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划上了行车和车位线,组建了“夕阳红”服务队,创办了“五老”爱心助学岗,生动体现了新时代的老干部精神。用他的话说,就是“你们在前方干工作,我们看好后院。”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房崇岭,为社区捐献了收藏多年的1000多册图书,创办了社区书画室,义务教授孩子书画。在他们的带动下,社区老干部志愿者已经达到了500余人,成为城市社区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二是开展了“凝聚正能量、幸福中心城”系列活动。各城市社区以老干部为主体,先后举办了“幸福中心城,共享新生活”书画展,参加了东营区首届老干部艺术节,开展了“抗战七十年,畅谈新变化”老照片征集暨摄影大赛,承办了“听党话、跟党走”迎“七一”专场文艺演出,组织了“审美城市、感悟乡村、体验美好”户外健步行活动,将“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活动转化为老干部生动活泼的文化体验,传播了中国好声音,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三是实施了“百名老干部、人人入社区”系列文艺演出活动。区老年大学“情暖夕阳红”演出队、中山社区乐百家艺术团等演艺团体,组织老干部中的艺术人才,根据社区的好人好事、新风新貌,编创了一批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文艺节目,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社区巡演。区政协原主席赵幂退休后,担任区关工委主任、乐百家艺术团团长,她不顾年近七十的高龄,经常活跃在演艺活动的一线,每年都参加“百团千场进万家”文艺演出,积极参与市、区两级组织的老年文艺汇演,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2014年11月,赵幂同志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目前,社区老干部累计演出逾1000场次,已经成为社区日常文化活动的主体力量。 四、搭建载体平台,激活正能量活动之源 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管理,努力为居民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一是引导老干部做和谐社区建设的“安全阀”。我们在城市社区普遍建立了“夕阳红调解员”小队,发挥老干部的独特优势,协调处理居民与物业公司、居民和居委会、居民相互之间的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了70%以上。东城街道辽河社区是1994年建设的老旧小区,无业户多、租住户多、空置户多,居民构成复杂,物业费收缴难,先后更换了4家物业公司都管不好。社区吸纳了老干部担任居委会成员,他们带头缴纳物业费,苦口婆心做工作,逐步取得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物业费上交率达到了80%以上。目前,全区30个城市社区、104个居委会、342个居民小区都有老干部参与日常工作,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城乡结合部的社区,群众时常因为拆迁、治安等问题与在职干部发生争执,很多老同志主动要求战斗在第一线,做了大量解释、沟通、疏导工作,成为和谐社区建设强有力的“安全阀”。二是引导老干部做文明社区建设的“宣传队”。我们从各社区选聘了29名老干部,成立了老干部宣讲队,面向社区、走进群众,开办社区大讲堂,谈变化,议发展,谴责社会不文明现象,弘扬时代主旋律,以实际行动教育、引导群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孝敬老人、不遵守社会公德等现象明显减少。针对各种负面消息,老干部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进行驳斥制止,加以引导疏通,或通过“老干部之家”网站、微博、微信等方式,进行正面引导、负面疏导,进一步提升了社区群众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三是引导老干部做幸福社区建设的“暖心人”。针对生活困难的社区群众,老干部成立了“暖心”公益服务队,实施了“四个一”工程,即做一次志愿承诺,结一个帮扶对子,建一份健康档案,留一个联系电话,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很多级别较高的退休干部,积极发挥自己人脉广的优势,为困难群众联系工作岗位、协调医疗资源,产生了很好的公益效应。在各个社区开展了“老少携手共筑中国梦”活动,教育青少年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帮助贫困学生实现“微心愿”,积极帮扶留守儿童,开设“四点半”学校,开设心理辅导,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优良的环境。 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是老干部工作的价值所在、使命所系。关于正能量活动,我们有以下几点意见。一是进一步加强正能量活动的学习宣传。通过集中学习、组织研讨、开展征文活动等,让正能量活动更加深入人心,不仅让老干部知晓,更让全社会知晓。二是将正能量活动纳入党建工作大局,与老干部党建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三是将正能量活动纳入人才工作大局,积极搭建平台载体,鼓励引导老干部发挥特长优势,实现人生二次价值。四是将正能量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大局,积极发挥老干部表率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同时,建议上级尽快出台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办法,为基层老干部工作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遵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