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非公企业高高飘扬 ——台头镇党委组建商会党组织趟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路子 走进台头镇,防水、轮胎、商贸等行业快速发展,企业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这是该镇非公企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台头镇坚持“ 抓好党建促发展”,积极整合党建资源,创新党建载体,释放党建能量,推进产业发展。该镇立足产业发展实际,依托商会渠道优势,组建了商会党组织,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升和促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上,趟出了一条新路子。 党组织实现有效覆盖 7月1日,台头镇商会成立党委,作为我市第一家镇级商会党委,被寄予着厚望。“党员党性强、综合素质高,会成为企业职工的模范带头人。”谈到商会党建工作的心得,台头镇商会会长郑家玉说,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好处很多,“一带十,十带百,整个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就提上来了。” 依托商会会员企业数量多、影响力大、联系紧密的优势,台头镇党委牵头成立商会党委,下设防水材料和橡胶轮胎两个产业党总支,覆盖镇上所有规模以上企业、新上项目企业和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小微型企业,对达不到组建条件的,依托产业链条,成立防水材料和橡胶轮胎2个产业联合党支部,将非公企业纳入联合党支部。同时,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跟踪指导,通过加快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等方式,进行培养和管理。对党员人数达到3人以上,具备党组织设置条件的,逐个建立党组织。目前,单独组建党支部的企业28个,党员人数220人。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形覆盖易,有效覆盖难。为解决这一问题,该镇重点在党组织班子建设上下功夫。在人员选配上,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镇党委书记兼任商会党委书记,班子成员统筹选配。党委班子、总支班子由经贸委业务骨干、协会副会长以及威信高、影响力大的企业负责人兼任,确保商会党委政治方向,增强商会党组织引领作用。企业负责人是党员的,优先担任企业党支部书记。目前,该镇96%的党组织负责人是党员会员,90%以上的党组织负责人是企业一把手。商会党委向上对接镇党委,横向对接经贸委,向下直连企业、党员,汇聚党政、经贸委、商会、协会、企业等多方力量。镇党委班子成员在商会党委、产业党总支中担任职务,有效推动了党员干部力量下沉,不仅有利于摸清党建问题症结,也有利于掌握企业发展需求,从而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为党建提升找到“源头活水”。 企业党建焕发新活力 商会党委成立后,积极发挥企业党支部的作用,与镇、村党组织联动,推动双向管理。把党员发展纳入商会党委工作总体规划,以产业党总支为统筹,各总支分级负责。重点发展业务骨干、生产一线工人、企业科研人员以及突出贡献人员,树立比学赶超的良好导向。台头镇商会党委成立后,新确定企业党员发展对象14人,其中企业骨干6人,生产一线工人5人,科研人员3人。 商会党委采取以会代训、以教代训等方式,通过组织会员企业沟通交流、技能比武、业务培训等形式,每季度安排一次集中轮训,使每名党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都有较大提升。今年25 岁的党员职工李涛2011年入党,目前在银宝轮胎工作。他表示,“公司组建了党支部,对于党员来说,就像一个新‘家’,感觉有依靠了。” 抓好流动党员管理是商会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企业党员流动情况,在两个产业党总支分别设立流动党员管理站,及时了解流动党员工作和思想情况,并引导企业党组织关心关注流动党员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儿童,使流动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以商聚力促发展 “我们民营企业把党建融入到了日常工作中。”这是汇源建材公司党支部书记程效明的切身感悟。 汇源建材公司位于台头镇工业园区,生产的防水材料以出口为主,7月份,台头镇商会党委成立后,该公司也成为会员单位。 8月份,公司接到一笔大额订单,按照正常生产时间需要1个月时间完成,但订单却要求20天交货。时间紧任务重,这个时候,党支部带着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连续下车间义务劳动。“极大鼓舞了士气,使生产任务按时按质完成。”程效明说。 为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党支部组织每位党员写下“创先争优”承诺书并公示。2009年进入公司的业务员小王说,作为一名党员,他觉得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就是认真工作,在岗位上起到带头作用。 商会党委成立后,围绕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经营难、融资难、招工难等问题,强化商会自治功能,为会员企业发展“添砖加瓦”。以商会为平台,加强会员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介绍投资导向,整合资金、技术、人才,推动商会行业之间的互相交流、广泛合作,帮助会员企业积极应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现实挑战,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 寿光日报记者付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