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功劳炮”首战高崖

2015-9-6 17:32| 发布者: 潍坊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1045| 评论: 3|原作者: 蓝宝石之乡

摘要: “功劳炮”首战高崖秦晓鸣 据原鲁中军区一团政委王文轩、四连指导员李洪奎、昌乐县党史办以及高崖村部分老人的回忆,高崖的解放经历了两次战斗。第一次是1944年6月25日(农历甲申年五月初五)。此前,鲁中抗日军民度 ...
“功劳炮”首战高崖
秦晓鸣

据原鲁中军区一团政委王文轩、四连指导员李洪奎、昌乐县党史办以及高崖村部分老人的回忆,高崖的解放经历了两次战斗。
第一次是1944年6月25日(农历甲申年五月初五)。此前,鲁中抗日军民度过最困难的时期,主动向敌人展开进攻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鲁中军区一团在团长李福泽和政委王文轩的率领之下,奉命用原来的一支队番号,从沂蒙根据地出发,跨越青(州)沂(水)公路,开辟莒(县)沂(水)安(丘)地区。先后歼灭和击溃伪厉文礼部4个团,击毙国民党右派顽固分子。山东省党部委员、鲁苏战区挺进第三纵队司令兼鲁南办事处主任秦启荣,解放了汶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在此期间,一团主力还曾北渡汶河,在梁家官庄一带消灭了伪厉文礼部的第三团。在汶河以南地区建立了鲁中军区的四分区(沂山分区),负责人为霍世廉、赵杰、孙继先、李耀文等同志。其后,上级决定以汶河以南的根据地为依托,以团为主力,北渡汶河,打击国民党张天佐部,开辟昌(乐)临(朐)地区,进而逼近胶济铁路,为大反攻创造前进基地。
高崖,位于汶河北岸,安丘、昌乐、临朐三县界首,潍(县)沂(水)公路中段。南边是鲁中解放区,北边是日寇、国民党敌占区,地处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为了尽快打开敌占区的这个南大门,巩固解放区的这个北大门,鲁中军区一团的首长组织侦查部队和武工队,在安丘、昌乐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分头深入敌占区了解高崖敌人的兵力和守备情况。经过侦查所掌握的情况看,高崖是比较大的村镇,周围是数华里长的灰沙结构的又高又宽的围墙,几个大门和重要道口设有警戒性的守备部队,主要兵力集中防守3个据点:一个是村西北角的据点,驻有日军一个小队和警备队;另一个是村东北角的据点,驻着国民党张天佐十团的九连。这两个据点,都建有碉堡、壕沟、铁丝网、梅花汉桩、鹿砦和暗道、陷阱等防御设施。再一个据点是村内偏东的“明楼”,驻着张天佐十团九连的一个加强排。这个据点的特点是:楼高、墙厚、易守难攻,一般性的枪炮打上去,仅是一个小洞。加之四周又培上了约4米高的斜坡土,夯碾得又结实又光滑,一般人空着手也难以走上去,斜坡外围还挖了3米宽2米高深的暗沟,用秸秆盖顶,复以熟土伪装。暗沟外边、架设了一人多高的铁丝网和密密的削尖了的木桩……
6月25日夜间,鲁中军区一团乘敌不备,突然向高崖发起进攻并顺利打进街里。位于西北角的日军据点,地形高,工事坚固,外加敌人连续放毒气弹,一团进攻未能奏效,部队旋即撤出战斗,挥师打向临朐方向,奔袭辛寨,攻克蒋峪的常庄据点。
这次进攻高崖时,一团侦察班长曹世范奉命到平原以西的于家岭侦察敌情,与他一块执行任务的还有侦查员张成利。由于伪村长的出卖,他们被两个连的伪军包围在于家岭内。屡立战功的曹世范英勇沉着机智灵活地打击敌人。战斗进行不久,张成利就负了伤。曹世范为张成利包扎好,鼓励他坚持战斗。他们利用胡同和院落,与两个连的伪军周旋,英勇战斗8个小时,毙伤敌人11名,缴枪一支。曹世范带着战友胜利返回部队,受到鲁中军区通令嘉奖,被授予“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第二次打高崖是1944年12月15日(农历甲申年十一月初一)。鲁中军区一团配合滨海部队解放莒县后,奉命再次打高崖。这时,高崖敌人的状况有了一个不小的变化,就是1944年6月25日一团攻打高崖之后,日军不久即撤走,由伪军辛永功四团、张瑞林三团以及国民党张天佐的十团部分队伍驻守。12月15日晚上11点多钟,战斗开始打响。经过一夜激战,把村西北角据点守敌打闭了气。而村东据点和明楼之敌,仍在顽抗。第二天战斗间歇,部队换防时,明楼上的敌人认为我军撤退,洋洋得意地一边放着戏匣子,一边吆喝“别走啊!再打点着!”
12月16日晚上七八点钟,我军又一次发起进攻。战斗大约进行到凌晨一点多钟,村东据点之敌打出白旗,表示投降,并声称天明缴枪。可等天明一看,狡猾的敌人已经通过早挖好的暗道逃跑了,只剩下一个个被打死的和两个被打伤的士兵。据知情者后来说,这个据点里的敌人从地道钻出后,趟过汶河,穿过东山北头、大官庄等地,迂回跑回了昌乐老巢。
鉴于明楼之敌凭借着工事坚固,负隅顽抗,给战斗带来很大困难的实际情况,12月17日这天,一团首长决定,把9月份在葛庄战斗中缴获的日寇的一门“四一式”山炮调过来轰一轰明楼。当时,这门山炮既没有炮镜和其他瞄准仪器,又没有很多炮弹。炮队队长武鸣延借着自己的实战经验和聪明才智,指挥战士们将炮架在高崖河南岸的山坡上,离明楼约有1000米左右的样子。太阳落山,天色似黑不黑的时候,武队长用肉眼从炮筒子里瞄准后,打开炮栓,填好炮弹,一声令下,一发炮弹“嗖”地一声飞向明楼。非常可惜,这一炮打高了。炮弹越过明楼飞到高崖以北准备打出水援兵的一团四连阵地附近爆炸,幸好没有伤着自己人。武队长及时调整炮位,进一步核算了弹着点,紧接着打了第二炮。好!这一炮打中了!不过,仅仅打掉了明楼的一个角,仍不能奏效。随后,武队长又命令打了第三炮。这一炮从明楼二层中间穿过,只听“轰”地一声,楼塌火起,硝烟冲天。早就做好准备的攻击部队乘势一拥而上,全歼明楼及其他据点守敌,彻底解放了高崖。
这次高崖之战,鲁中军区一团连续拔除高崖及附近的七处日伪据点。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初试锋芒的“四一式”山炮发挥了他的强大威力,立了大功。此后,它又随同部队转战南北,多次立下战功,被战士们誉为“功劳炮”。这门大炮,现存于北京革命军事博物馆。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侯从礼 2015-9-2 16:16
拜读学习,谢谢介绍。
引用 齐国故地 2015-9-11 11:10

拜读学习,谢谢介绍。
引用 clxgxs 2015-9-16 10:50
           精彩

查看全部评论(3)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