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愿做工作常青藤 宝刀不老富乡邻 ——记山亭区冯卯镇退休干部、别庄村党支部书记蒋凤才

2015-9-6 10:31| 发布者: 家网编辑10| 查看: 2781| 评论: 0

摘要: 蒋凤才,1950年1月出生,1973年12月参加工作,197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冯卯镇辘轳办事处党总支书记的位置退休后,一直担任别庄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临危受命满怀壮志回村来冯卯镇别庄村辖3个自然村,565户,1989 ...

蒋凤才,1950年1月出生,1973年12月参加工作,197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冯卯镇辘轳办事处党总支书记的位置退休后,一直担任别庄村党支部书记至今。

临危受命  满怀壮志回村来  

冯卯镇别庄村辖3个自然村,565户,1989人,党员36人。2001年以前,由于村班子软弱涣散,班子成员不团结,战斗力较差,村风不正,导致村里治安比较混乱,群众骂街打架的很多,“三天一打、两天一骂”,村民上访不断,村集体累计外债高达50多万元。全村30多名党员没有一人愿意接任村党支部书记。就是在这种复杂情况下,镇党委、政府临危授命,任命当年内退的镇机关干部蒋凤才回村任职。

蒋凤才是别庄村人,熟悉村内情况,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加上20多年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成为别庄村支部书记的最佳人选。这样,50多岁的蒋凤才放弃休息享清福的机会,拾起了本村的这个“烂摊子”,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上任之初他许下诺言,无论如何都要改变别庄村目前的混乱状况,使村里的父老乡亲们都过上平平稳稳的好日子。

不负重望  全心全意为百姓

上任以后,蒋凤才实行了自己的“三步走”战略,即抓班子、还外债、兴公益。

抓队伍,提高班子战斗力。上任伊始,他积极建议镇党委调整充实了村支部班子,把政治思想素质高、群众威信高的2名年轻党员充实到支部班子中来。

在农村,一般人看来,要想干好村党支部书记,必须要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势力支撑,但是蒋凤才的家族很小,只有一个大哥还在外地工作。蒋凤才偏偏不信这个邪,他相信,只要自身正,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处处给群众做好表率,就一定会得到群众的赞成和拥护。几年来他一直以身作则,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干部的身份带头严格要求自己,坚决做到无“三心”,即没有贪心、利心、护心,以“不吃村民一顿饭、不抽村民一支烟”为自身的座右铭,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带头并要求班子成员切实履行村干部的职责,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07年村两委换届选举时,蒋凤才又以全票再次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目前,别庄村班子团结和谐,村干部干劲足。2008年4月,在村集体没有收入的情况下,蒋凤才积极争取外地老板投资4.5万元,新安置路灯25盏,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

清外债,推倒发展“绊脚石”。原来别庄村集体外欠债50多万元,“还债”一直是村班子头疼的问题。也正因外债高筑,无人愿意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蒋凤才深知,在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增加村集体收入,村班子才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必须大幅提高村民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赢得村民信任。上任后,蒋凤才一直把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当作头等大事来做,他因此常常夜不能寐。老伴、儿女们都不理解,“你这不是找罪受吗?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当什么书记!”经过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他打出了还债轻身的“组合拳”——兴建养殖场,开发商品房等。为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他积极进行招商引资,盘活村内闲置资源,与华宝牧业联合建成了睿展养殖厂,安排本村100多名剩余劳动力就业,有效解决了村内剩余劳动力。另外,开发了村中沿滕平路商品房100间,在短短3年时间内,村集体收入就达到52万元,彻底还清了村集体所欠债务,解决了村集体的一大难题。

兴公益,为民所想干实事。“在其位谋其政”,这是蒋凤才经常说的一句话。他总是说,我是回来为乡亲们服务的,既然自己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就要把自己看成群众的公仆,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别庄村村南有一个大坑,每到下雨都会积很多水,往往是弄得村里路不像路,河不像河,很难行走。他发动村民,自愿出工,挖河3公里,修筑排水沟2.5公里,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2005年,别庄村小学教学楼被确定为二级危房,不能再使用下去,学校面临着重建的现实。蒋凤才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鼓励村民捐款,筹款20万元,新建了一座占地2800平方米的教学楼,为本村的孩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另外,他还帮助村里硬化道路1公里,修建节能灌溉渠1500米。他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的事情看得比自己的都重要。

老骥伏枥  畅谈理想谋发展

今年64岁的蒋凤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为自己设定了今后的三个奋斗目标:一是修建一条从别庄村到滕州市东郭镇辛绪村的宽6米的一条高标准生产路;二是积极争创市级生态文明村,对村庄实施美化、绿化、亮化、硬化工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施旧村改造工程,规划建设农民公寓楼,三至五年内建成别庄新村;三是培植肉鸡养殖基地,并依托睿展特种养殖有限公司,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全村群众大力发展肉鸡养殖,两年内使人均收入达万元,切实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