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家族家风家训征文 母教三则

2015-9-6 10:31| 发布者: 家网编辑9| 查看: 596| 评论: 0|原作者: 杨沥泉

摘要: 母亲离开我们兄弟姐妹已有17年了。 20世纪50年代,父亲在城里上班,母亲带着我们几个在乡下生活。那时,祖母和外婆都双目失明,需要母亲照料。外婆住在离我们家五里之外的瑶溪村,夏天的时候,母亲隔一天就要去为外 ...

  母亲离开我们兄弟姐妹已有17年了。

  20世纪50年代,父亲在城里上班,母亲带着我们几个在乡下生活。那时,祖母和外婆都双目失明,需要母亲照料。外婆住在离我们家五里之外的瑶溪村,夏天的时候,母亲隔一天就要去为外婆洗一次澡,辛苦可想而知。

  除了以身示教要对长辈尽孝外,母亲对子女的管教还有三则,即劝学、劝善、劝忍。

  外公是20世纪20年代的燕京大学(后为北京大学)教授。母亲教导我们一定要好好读书时,总会说:“书读出来了,就像你们外公一样有出息。”

  不仅教育儿女要读书,母亲还教育村里其他孩子要读书。她从来不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话来劝导别人,只是说,读了书就不愚昧,读了书就会有本领。

  后来全家搬进城里,母亲对儿女们的学习更是关心。学校召开家长会,母亲总是抢着去参加,一来为了全面了解儿女们在学校的学习状况,二来为了协助学校教育好子女。

  1969年下半年,我高中毕业被分配去宜黄山区插队。临走前,母亲特地在我的箱子里放上我的语文课本、英语课本以及《毛主席诗词》《呐喊》《朝花夕拾》等书籍。我说:“娘,我现在是去插队,这些书完全没有用。”

  “乱说!”母亲打断我的话,“现在用不上,以后用得上。哪有不要书本的世界?”

  在母亲的劝学家教下,家里我这一代出了三个大学生,下一代出了六个大学生,哥哥的大儿子还成了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物理学博士。

  母亲的劝善家教说来也简单。她要求儿女对亲戚、长辈说话要和气,在行动上,她嘱咐我们见老年人摔跤要施以援手,不要视而不见,有乞讨者上门,不要赶,愿意就给人一点钱物,不愿意就好言相对,让人无怨离去。

  哥哥有一次提到,还是在乡下搞互助组的时候,村里的残疾人、弱劳动力无人愿意接受,以母亲为首的互助组就把他们全揽到了组里,让他们干活有去处,吃饭有着落。

  母亲的劝忍家教让我印象深刻。记得住在乡下时,一个邻村的孩子仗着个头高一点,老欺负哥哥。有一回,哥哥实在忍不住便回了手,将他打翻在地。母亲看见了,便走过去打了哥哥一巴掌,哥哥委屈得泪珠直滚。见那个孩子爬起身来,母亲也教导他说:“伢崽,人要好,不要丑;和善走遍天下,蛮横寸步难行。”

  事后,母亲对哥哥和我说,忍耐一下海阔天空,放纵一下祸端四起。如果邻村那个孩子挑唆他家大人来闹事,家里少不了会有麻烦。

  在母亲劝学、劝善、劝忍教育的影响下,我们家及友好乡邻都以不学为羞,以不善为耻,以不忍为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村里民风纯朴,爱好学习、追求上进的年轻人层出不穷。

  母亲以84岁高龄谢世。出殡那天,茶溪、瑶溪、肖家、龚家四村共一千八百多人为她送行。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