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山东】青岛老干部唱响抗战歌 “红山枣”精神永流传

2015-9-2 10:01| 发布者: 家网编辑10| 查看: 578| 评论: 0|原作者: 刘颖婕|来自: 人民网-山东频道

摘要: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由青岛市委老干部局联合平度市委老干部局组织创作排演的大型原创抗战音乐剧《红山枣》在平度市、青岛市和山东省老干部活动中心震撼上演,受到了社会各界广 ...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由青岛市委老干部局联合平度市委老干部局组织创作排演的大型原创抗战音乐剧《红山枣》在平度市、青岛市和山东省老干部活动中心震撼上演,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今年以来,青岛市老干部率先唱响抗战旋律,使《红山枣》成为老干部文化创作的新的里程碑,搭建起开展爱国教育、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新平台,掀起了全市离退休干部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的热潮。

责任——激发了创作灵感

如何更好地发挥老干部作用,为党的事业凝聚正能量,是老干部工作肩负的历史重任,更是老干部工作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2013年,青岛市委老干部局、平度市委老干部局在观看以大泽山抗日根据地真实故事编写的歌剧《舍小家顾大家》后,来到故事所在地的山枣山实地考察,望着美丽的景色,大家迸发出了创作的灵感:能否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为契机,创作一部完全由老干部自编自导自演的抗战剧呢?

在召集专家论证可行性后,2014年4月,青岛市委老干部局与平度市委老干部局决定邀请岛城知名作家谢维衡为编剧,创作一部名为《红山枣》的剧目,充分展现老干部的风采与正能量,向抗战胜利70周年献礼。2015年年初,青岛市委老干部局将创作、演出抗日音乐剧《红山枣》列入了年度重点工作,平度市委老干部局主动请缨,承担起音乐剧的排演任务。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成立了由艺术家、作家等组成的调研班子,反复探讨剧本内容,综合各专家意见,结合演员、舞台等实际因素,剧本从最初的吕剧改为情景剧,再到最终敲定更能表现抗日激情的音乐剧,经历了10个月,先后修改了5个版本,凝聚了老同志无数心血和老干部工作者无限期待的剧本终于出炉。

担当——《红山枣》创造了奇迹

剧本创作只是第一步,平度市委老干部局领导拿着剧本多方邀请专家加入排演,得到的却是闭门羹或者“缺乏操作性”、“需要启动资金”的冷水。音乐剧不是普通歌舞演出,在一无资金、二无专业演员、三无设备的窘境下,将剧本搬上舞台谈何容易?排演工作陷入了僵局。随着国家一级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退休干部龚鲁阳的加入,排演创作带来了新的希望:“不必非走高大上路线,走业余的群众文化路线,在舞台上真情抗一把日!”有了龚导演这句话,平度市委老干部局局长赵培聪重拾信心。

废寝忘食、挑灯夜战完成剧本的二次创作后,龚导演直接投入到演员初选工作中。挑选出的演员平均年龄65岁,最大的已76岁,最小仅6岁,全都没有舞台经验。面对学生和年轻演员白天要上学、上班,老干部演员因年龄、身体等因素时常请假等群体差异带来的集中排练难题,龚导一改演员服从排练计划的套路,使排练计划跟着演员走,见缝插针,谁来排谁,这大大增加了排练难度和工作强度。节假日、周末人员相对集中,龚导便放弃了回家的机会,索性住在平度市,将全部时间和精力靠在剧组,以专业标准严格要求演员,每一个眼神、动作、发音都亲自为演员做示范。

音乐是整个音乐剧的灵魂。全国知名音乐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青岛大学教授张以慰被《红山枣》的创意与执著所打动,闭门谢客,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量身创作出1000多个音乐文件。没有经费进录音棚,就用个人设备完成了配器、音乐合成等多项任务,为剧组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在资金严重不足、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剧组放弃了LED显示屏、高档演出服及道具的“高大上”风格,转走传统路线,用最古朴的手工方式完成了布景、服装与道具的制作。听闻抗日音乐剧急需帮助的消息,20多年未动笔的孙老义务出山,在接近十米高的幕布前,他贴着伤湿止痛膏用竹竿系住画笔一笔一笔地勾画了一个月,为音乐剧画出了近200平米的美丽的大泽山背景幕布,作为有生之年的“封山之作”。没有演出服和道具,演职人员就自己动手,从网上订购布料,晚上排练完各自回家制作,演出服的装饰是一针一针缝上去的,日寇的军刀价格太贵,演员就用塑料管粘,他们满手都是被胶棒烫伤、被针扎伤的创口,但从未抱怨一字。

自力更生、土法上马让一个又一个难题迎刃而解,但演出所展现出的专业舞台效果,却让专家惊叹,一位老领导赞叹地说,《红山枣》剧组的同志们不仅以业余演员演绎出了专业演员的水准,更是向“高大上”的豪华舞台效果提出了挑战,专业剧团至少需要600万元才能完成的排演,在他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愣是被剧组仅用了20余万元就啃下了硬骨头,他们以顽强的意志、不服输的干劲使不可能成为了可能,创造了奇迹。

激情——升华了艺术的内涵

精彩的音乐剧编演背后,蕴含着无数令人感动的故事,对艺术的执著和参演激情也让演职人员陶醉在了抗战精神的忘我演绎中。

演员们把剧组当成前线,将舞台看作阵地,全身心投入到排练中。参演的老干部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平度人,都说乡音难改,但为了能演好音乐剧,他们重拾《新华字典》,将剧本中的每一个字对照着字典重新标注发音,每天清晨、睡前反复练习,很快达到了较为专业的水准。根据剧情需要,排练中不断地有摔倒、中枪的镜头,为达到逼真效果,老干部们不顾年事已高,每次都是真摔,摔伤、扭伤时有发生,但没人叫苦喊累,总是轻伤不下火线。每次加班加点排练完,大家自觉地留下来打扫卫生、收拾场地,以整洁的环境迎接第二天的排练。排练到一定阶段,个别演员受身体、家庭等方面的影响,逐渐步入“疲倦期”,参与的积极性有所降低,对此,平度市委老干部局在剧组成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多次召开会议,起草演员家属慰问信,认真做好家访工作,全力服务保障剧组,确保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排演中。

剧组编发的《战地快报》写满了感悟体会,将排练过程中的点滴小事、感人好事凝聚成一股股润泽心灵的暖流。“请接受一位老兵的敬礼!”63岁的退伍老兵、平度老年大学合唱团成员王悦智写道,“在参加排练的这些天里,让我焕然一新,像换了个人似的,彻底融入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大泽山人民在共产党八路军的领导下,军民团结、同仇敌忾、奋起抗日、誓死消灭敌人的革命情景,多次在排练场上让我流下了真挚的热泪……”

半年的时间里,剧组演职人员、老干部工作人员以“抗战精神”克服了排演过程中的重重困难,真正将排除万难、坚定不移的信念与激情融入到剧目的每个环节中。《红山枣》不再只是一部音乐剧,更是抗战精神和老干部精神的特殊载体,打造出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特殊老干部团队,用一言一行凝聚成了坚定信念、自觉担当、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红山枣精神”。

感动——红山枣精神唤醒了抗战记忆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历史的记忆留下了悲壮的回声。音乐剧《红山枣》以山枣姑娘为掩护群众献出生命结束,让观众深深地融入到大泽山军民在民族大义面前感人肺腑的抗战精神。每场演出,剧场里的掌声都是经久不息,抗战老兵满含泪水看着台上演绎着仿佛昨天发生的故事,全体观众热泪盈眶,反响强烈,演出结束后,观众总是争着与演员们合影,久久不愿离去。

虽说剧情没有太多的波折,演技也算不上专业,但这部由老干部编创的音乐剧《红山枣》却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新华社、人民网、大众日报等40多家媒体予以了报道,山东、青岛多家媒体制作了专题片讲述《红山枣》背后的故事,网络、微信近10万粉丝关注《红山枣》,许多人向微信朋友圈发出了剧照同朋友分享。“这台音乐剧使我深受感动,不仅仅是因为这个音乐剧是革命教育的好素材,也不仅仅是因为这台音乐剧凝结了这么多老干部工作者的付出。之所以受感动,是因为从这群老干部身上,我看到的是满满的正能量,他们不为钱不为名不为利,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和担当、投入和激情。”已经刷爆了的朋友圈,这样的评语比比皆是。全程参与排演过程的工作人员感慨:“从研讨立项到剧本创作,从辛苦排练到成功演出,从一个两个到一群老干部的激情和投入,这一切带给我们难忘的情感和精神升华,以近乎零物质的基础,凝起了超值的精神内涵!”

近日,《红山枣》剧组(集体)被列入2015年度“感动平度”十佳人物候选人,投票热度不断升温。“红山枣热”还在持续高涨,在平度首演成功后,又追加演出三场,一部《红山枣》沸腾了平度人民的爱国热情,这股热度一路燃烧到了青岛人民会堂,又应省委老干部局的邀请到山东省老干部活动中心演出,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思考——敢于作为谋事创业之基

老干部工作已走过了不平凡的三十年,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不辱使命,加快推进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是新时期老干部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和重大使命。去年以来,中组部提出“把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作为老干部工作价值取向”,为我们深刻认识转型发展,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党的建设高度去思考和谋划老干部工作,重新找到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结合点指明了方向。青岛市委老干部局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深入挖掘老干部的宝贵精神财富,使抗战音乐剧与凝聚老干部、发挥正能量有机结合,激发了老干部工作者的干事热情与创业激情。

《红山枣》释放出了巨大的正能量,展现出了浓厚的爱国热情与抗战精神,平度市老干部工作人员实实在在谋事、扎扎实实干事的责任与担当精神及全体演职人员的迎难而上、甘于奉献、唱响抗战歌的坚定信念,这是经典的原创红色旋律,更是难能可贵的时代旋律的演绎。

《红山枣》传承了革命历史,来源于人民,取材于人民,践行了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要求,体现了老干部群体的激情与执著,发挥了老干部在群众性文化活动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更成为了传递正能量的有效载体和形式,这是青岛市创新文化养老形式的大胆尝试,为推进老干部文化建设提供了成功范本。

老干部是抗战的亲历者、参与者,也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建设者,他们建立起来的革命功绩永远不能忘记。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由老干部率先唱响抗战歌,弘扬百折不挠、团结一致的抗战精神,已成为岛城人民铭记历史,面向未来,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强大的精神动力。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