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市委老干部局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抗战精神,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联合平度市委老干部局组织创作的大型原创抗战音乐剧《红山枣》在省老干部活动中心隆重上演,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厉彦林,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省老年大学校长杜英杰,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致福,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吕德义等领导及省直单位离退休干部共同观看了演出。 音乐剧《红山枣》以当年平度大泽山人民抗战为背景,讲述了日伪统治下的靠山庄村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八路军伤员的故事。经过救护伤员和残酷斗争的考验,老百姓众志成城,紧跟共产党与日寇作斗争。民兵配合八路军积极开展游击战、地雷战,群众踊跃支前,军民共同谱写了一曲在共产党领导下奋勇抗战的悲壮赞歌。全剧以“红山枣”这个艺术形象为中心,塑造了山枣姑娘及孙山、孙海、孙林江、山子娘、周富贵、山枣娘、石头爷爷等一系列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彰显了根据地军民在民族大义面前坚定的信念、自觉的担当和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红山枣”精神。 在青岛和平度两级老干部局的组织指导下,老干部们自编、自导、自演,为广大观众呈献上一部优秀文艺作品。该剧由知名作家谢维衡编剧,国家一级演员龚鲁阳导演,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张以慰作曲。从编剧、导演、作曲到120名演职人员,绝大多数是来自平度市退休干部和老年大学学员,平均年龄65岁;其中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仅6岁。为了节约演出成本,老干部发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作风,从演出的服装、道具,到舞台上大泽山背景设计、200平米大型幕布画艺,全部都是“自力更生”的结果。大家放弃节假日休息,把家里能作道具的东西毫不吝啬地搬进剧组,有的还发动家属来当志愿者。排练中,时而有人摔伤、扭伤或疾病复发,他们没有叫苦喊累的,总是轻伤不下火线。剧组编发的《战地快报》写满了排演的感悟体会,将排练过程中的点滴小事、感人好事张贴在排练现场,成为激励大家不怕困难、精心排练的“兴奋剂”。他们说,“我们不是在演戏,而是在舞台上来一次真情的抗日!”、“要把老干部的那种民族情感和当代老同志的精、气、神在舞台上表达出来”。在“红山枣”精神鼓舞下,老同志们历经半年刻苦排练,终于将音乐剧《红山枣》成功搬上舞台。 这台载歌载舞、节奏紧凑、故事生动、扣人心弦的音乐剧,高超的艺术性使观众得到了美的享受,深刻的思想性震撼荡涤了观众的心灵。演员们娴熟的表演,几乎使人忘了这是一群零演出经验的老干部在演出。该剧在平度市首演成功后,又在青岛市人民会堂等地演出,受众近万人。每次演出,剧场里的掌声都是经久不息,观众热泪盈眶,反响强烈。 这是一部散发着强烈爱国热情的抗战剧,是很好的革命传统教育及当前全党“三严三实”教育的好教材。为此,青岛市委老干部局和平度市委市政府将该剧作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取得良好效果。大家一致反映,老干部是抗战的亲历者,也是战后新中国的建设者,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之即,由老干部率先唱响抗战歌,弘扬百折不挠、团结一致的抗战精神,更能激发广大群众铭记历史,面向未来,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的思想意识,也是对下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最好教材,为党的事业凝聚正能量、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营造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