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849825[/attach] 茗香润心,齿间流芳。饮茶是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咱家不懂茶道,有些人喝茶讲究“一口为尝,两口为回,三口为品”。本人吃茶,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能说是灌茶,即使灌,咱也特喜欢。一旦心情佳,可以在吃茶时,观颜、阅韵、闻香、执杯、知味。从不同的茶中,领会“一茶一世界”那种感觉。自从戒烟之后,不酒不烟只饮茶。初次接触茶叶,那是在上世纪的事情,当时只喝茉莉花茶,喜欢那种香气浓郁持久,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柔软,滋味醇厚鲜爽的感觉。当时茶叶属于供应物资,买茶叶是要走后门的,宣传部的同事们,都是让尹部长写一张纸条,到副食品公司找到张森斌经理给照顾几斤。因为工资低,能喝上三元六角一斤的茉莉茶尖就已经是一种奢望。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去青岛电视台联系拍摄电视剧业务,顺便到远洋公司表弟处一叙,临行送我两盒西湖龙井。当时我以为艺术界的朋友孙忠会到我办公室玩耍,便为奉上此茶。中会连夸好茶,我说送你一盒,他惊喜地说,真的吗?我说我从不说谎。临行送给他一盒,他喜不自胜地连连道谢。其实当时本人是不识庐山真面目,感觉不如茉莉香气逼人而已。但是在喝过之后,自此便偏爱龙井,十几年一直以此茶为伴。龙井虽然没有茉莉茶那种浓郁的香气,但是很喜欢那叶片薄,型态美,色泽绿,香气郁,味道甘,待炒香的特点。因此,在去杭州旅游时,专程到西湖龙井茶厂花2600元买了一斤纯正的西湖龙井明前茶。冲泡之后,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进入口中,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且以元代茶人虞伯生在《游龙井》中写道“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檐莆中,余香不闻嗅,但见飘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煮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那真叫一个美。 [attach]849830[/attach] 2002年,一个企业上的朋友送我两盒铁观音,介绍说这种茶名曰“秋香”。此茶沏入杯中,迅速膨胀,叶片阔张,色泽乌亮,汤色金黄,香气纯正、滋味厚重,取泡开一叶细看,此茶叶厚质重,宽壮紧结,锯齿粗锐,沙绿明显,实为去秋新茶;沏入杯中,稠而不腻,汤色橙黄,色泽鲜润;嘬入口中细品,味清纯,略浓厚,如兰馨香,回味香甜,浓郁悠长。此茶属于铁观音中的极品。从此以后,便喜爱上了铁观音,至今一直以观音茶相伴左右。 前些日子,友人送来一盒正山小种金峻眉,正山小种红茶其成品茶外形紧结匀整,色泽铁青带褐,较油润,有天然花香,香不强烈,细而含蓄,味醇厚甘爽,喉韵明显,汤色橙黄清明,叶底欠匀净,与其他茶拼配,能提高味感。观其型,呈金针状、匀整、隽拔、叶色呈古铜色;换茶试品,汤色金黄、浓郁、清澈、水面有金圈;进入口中,滋味醇厚、甘甜爽滑。差固然是好茶,但因滋味决然不同,乍换新茶,还不很适应这种口味。既来之则安之,慢慢适应吧。 [attach]849827[/atta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