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高密市社团组织让老干部“聚力生辉”

2015-8-24 22:55| 发布者: 潍坊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486| 评论: 0|原作者: 高密市委老干部局

摘要: 高密市社团组织让老干部“聚力生辉” 高密市各级社团组织从自身优势出发,组织引导老干部娱乐心情、强身健体,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群众工作、社区服务,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正能量。 ...

          高密市社团组织让老干部“聚力生辉”

    高密市各级社团组织从自身优势出发,组织引导老干部娱乐心情、强身健体,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群众工作、社区服务,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正能量。
    搭建活动平台,让老干部“安家落户”。一是加强老干部社团组织建设。指导各社团组织制定章程,落实职责,完善制度,做到“有章理事”。同时,引导老干部根据身体状况、志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加入各类社团组织,让他们在这里“安家落户”。二是建立社团组织财政支持保障机制。市政府和财政部门按照“特事特办、倾情支持”的原则,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每年向关工委、老年科协、老年体协、莫言研究会、妇女健身协会等社团组织分别划拨10万元活动经费,做到“有钱办事”。三是健全工作活动场所。采取政府部门牵头,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老干部工作活动场所,使他们“学有阵地、乐有载体”。市政协、市教育局等部门在办公场所紧张的情况下,为人文自然遗产保护开发促进会、莫言研究会等老干部社团组织安排工作活动场所。四是配备编制和工作人员。市里为关工委、人文自然遗产保护开发促进会、莫言研究会等主要老干部社团组织配备了人员编制,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做到“有人办事”。目前,高密市共建立社团组织32个,吸纳老干部1360多人,在推动老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老干部说,老干部局是我们的家,老干部社团也是我们的家。
    丰富活动内容,让老干部“乐在其中”。各社团组织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交流文化技艺,切磋经验体会,陶冶情操,修心养性,使老干部“乐在其中”。一是组织文体展演。市老干部艺术团、老年体协、妇女健身协会等社团组织坚持经常排练节目,每逢元宵节、中秋、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和红高粱文化艺术节、晏子文化节等重大节日,都组织参加全市文艺演出及相关文体娱乐活动,让老干部展示风采。二是组织艺术会展。去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艺术会展50多次。老干部书画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盆景奇石协会等社团组织抓住机会,组织老干部参与上千人次,让老干部施展才艺,活跃了文化氛围。三是组织弘扬传统文化。重视老干部在历史发展方面的见证意义,组织撰写有关高密历史名人、民族宗教、传统习俗等专题书籍,编辑出版了《高密三贤》、《莫言研究》、《高密村庄大典》等80多部文史系列丛书。同时结合龙山文化、海岱文化等方面的挖掘、研究,组织老干部参与全市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的规划建设,在弘扬高密传统文化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开展志愿服务,让老干部“余热生辉”。各社团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引导老干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市关工委积极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活动,现已发展“五老志愿者”4000多人,建立教育基地20多处,形成了“知心爷爷、奶奶”、“智慧大叔”和“网吧啄木鸟”等多种特色品牌。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市政协原主席杨本荣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市老年科协引导老年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围绕企业转型升级、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等,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提出各类意见建议68条,其中《关于在胶河上游修建孟家沟水库的建议》,已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人文自然遗产保护开发促进会自成立以来,通过老干部的辛勤努力,高密茂腔、扑灰年画、剪纸、泥塑成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全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县市之一。





1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点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