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本社期刊 独家报道 查看内容

艺坛老兵再启程,乐当夕阳“孩子王”

2012-7-5 09:33|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651| 评论: 0|原作者: 刘培龙|来自: 《老干部之家》

摘要: 山东省珍珠泉艺术团,是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在省人大的直接支持下,于2011年8月开始筹办的。这支面向基层的文艺队伍,其70多名演员全是年龄20左右的年轻人,但队伍的领头羊——名 ...

山东省珍珠泉艺术团,是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在省人大的直接支持下,于20118月开始筹办的。这支面向基层的文艺队伍,其70多名演员全是年龄20左右的年轻人,但队伍的领头羊——名誉团长兼总导演却是离休多年、年近八旬的著名老艺术家李红喜。近日,我们有幸采访了这位老艺术家,听他讲述了离休后再启程,无偿带领这帮年轻人办艺术团的艰辛路!

 

 

今年78岁的李红喜,是山东影视剧制作中心的离休干部。在部队是文艺兵,转业后在电视台的他,大半生当制片人、做导演,工作涉及编话剧、拍电视、写小说等,众多的经历与经验成就了这位老艺术家。离休后的他,也依旧活跃在文艺创作的前沿。

珍珠泉艺术团的创办想法提出后,在管理人员的选择上,省人大姜翕芬等有关领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红喜和他的老伴张胜芬。几次回绝,几次邀请后,一生热爱文艺的李红喜最终盛情难却,答应了邀请。但他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不要任何报酬。面对不解,他解释说:“党和人民给我的离休金已经足够,我那份留着鼓励年轻人更好地服务社会吧。”

艺术团招聘来的演员,全是20左右的年轻人,论辈分,都得喊李红喜爷爷。老伴调侃说:“咱以后可是掉到孩子堆里了。”他却笑道:“当个老‘孩子王’也乐呵!毕竟文艺就是要‘从娃娃抓起’嘛!”

“把党和人民教给我的再回报给社会”

“接受邀请,除了对文艺的热爱外,我也是想把毕生所学再回馈给社会。因为是党和人民给了我成为战士、学习文艺的机会,也是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么优厚的离休待遇,现在是我反哺的时候了。”李红喜说。

践承诺,夫妻齐上阵。

为了践行承诺,李红喜和老伴对艺术团可是费尽心思。每天8点半上班,但李红喜和老伴5点半就起床、梳洗、做饭,7点准时在办公室等着那帮孩子。下午,所有的孩子都走了,李红喜挨个地方检查一遍才回家。不仅如此,艺术团每个节目的最终完成,都得经过李红喜百般推敲及老伴对每个舞蹈动作的指导编排。他们俩为艺术团可谓是夫妻双双齐上阵。

巧“当家”,以情化人。

当家不容易,李红喜原来带过兵、管过干部,但没接触过学生。作为爷爷辈的他,与这帮孩子之间,有着不一般的代沟。比如, 他就接受不了他们发型奇怪、浓妆艳抹、迟到早退、提着牛奶面包来办公室吃早餐等习惯。咋办?李红喜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得以情化人。为此,他找演员谈心,融入他们的生活。几个月下来,每个孩子啥性格,有什么不良习惯,家里情况如何,李红喜倒背如流。哪个孩子家里有难事,他便帮助解决;哪个孩子经常迟到,他便和他比谁上班早。他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让孩子们惊叹:这个爷爷不简单!

有原则,困难自我消化。

今年3月,由于持续劳累,老伴累倒,面部患严重带状疱疹并感染,疼痛难忍。李红喜医院、团里两头跑,筋疲力尽,但却还不能让单位和这帮孩子知道,他怕他们破费。因没找对疗法,几番转院,花费巨大,老伴才终于痊愈。但刚一出院,老伴便又投入工作。没想到的是,更严重的灾难还在后头,不久后老伴又一次累倒,这次是心脏。但在医院搭了四个支架的老伴,出院后的第四天就又立马投入了工作。关于这些,李红喜对组织只字未提。

正是凭着这份干劲与执著,李红喜带领这帮孩子下农村、进部队、进学校,深入最基层的地方参加文艺演出,闯出了一条特色艺术团发展

之路。尤其他们率先在全国提倡的把演出融进聚会、宴会,拒绝以往不醉不休的理念,使得全国的大型酒店都来取经。

老而知足,

在回馈中二次收获

李红喜说,虽然老了,但他始终没忘肩上的责任。到了这个年纪,名利都已不再重要,如何把自己的东西传给别人,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责任大于金钱。

李红喜老两口为社团的操劳,省人大的领导也是看在眼、记在心。年底,艺术团拿出一点盈余的资金奖励他们,但几次上门,都被拒绝。李红喜说,我接这个担子真不是为了钱,要那样,我随便写个剧本都比这个赚得多。领导们只能感动中带着无奈。

对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的“意思”,李红喜也断然拒绝。他说:“你们为了孩子来和我交流一下,比啥都实惠,但东西我不能收。要收了,就会在孩子心里留下污点。以后我管对了,他们会认为是‘意思’在起作用;管错了,会认为是‘意思’太小。得不偿失呀!”家长们听后,心悦诚服。

行动胜于埋怨。

对生活,李红喜也很满足,不管是待遇还是其他,他从不抱怨、从不计较。他觉得国家从贫穷到现在,基本解决了温饱,又把老同志照顾得这么好,实属不易,老同志应学会感恩。对于所谓的道德滑坡、老人跌倒无人扶、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他一直尊崇“行动大于埋怨”。他说:“路遇老人跌倒,别人不扶我们为何不扶;痛恨贪污腐败,那我们自己是否光明磊落?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人的实际行动,若都一味地埋怨,有何意义?”

双向受益,二次收获。

把毕生所学教给孩子的同时,也从孩子身上收获了很多,李红喜把这叫做“二次收获”。他跟孩子们学会了上网,学会了写博客,学会了发微博;他收获了新知识,收获了不落后,也收获了与时俱进。

他也从中明白:老年人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只有接触社会、接触年轻人,才能保持不落后。老年人也不能自设太多的条条框框,规范可以,但不能太规范。如果这也怕那也怕,没事只往老人堆里扎,挤在一起谈吃药,谈上医院,日子还有啥奔头?不了解年轻人的思想,又怎么去与时俱进?所以他觉得老年人得动起来,哪怕逛逛超市也比呆在家里强。

对于珍珠泉艺术团的前景,李红喜说,在他当这个“孩子

王”期间,把所有孩子都培养成顶尖人才他不敢保证,但他至少要培养出一批顶尖人才。而他自己,也会顶着这个“孩子王”的头衔,继续将晚年乐在其中!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