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老干字〔2015〕23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五老”志愿者协会建设的通知
各县区关工委、老干部局、文明办,市直部门单位: “五老”志愿者协会是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市委老干部局共同成立的,全市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开展志愿服务的社团组织。“五老”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全市党政中心工作,以关爱青少年为重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和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提出“把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作为老干部工作的价值取向”的理念,这对“五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五老”志愿者协会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五老”志愿者协会既是“五老”开展关心下一代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五老”踊跃发挥余热、积极奉献社会的重要平台。“五老”志愿者协会要站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凝聚正能量的高度,组织引导全市“五老”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广泛开展发挥老干部特长、适合老干部特点的志愿服务活动,为推动东营科学发展新跨越增添正能量、再做新贡献。 二、工作内容 1、关爱青少年成长。开展“两史三爱”思想道德教育,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加强国学教育,读中华诗文,传诵经典,继承发扬传统文明;救助失学儿童,关心学习生活,鼓励青少年刻苦学习,自强不息;开展“四点半”学校、法治教育、网吧巡查等志愿活动,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促进文明创建。宣传文明理念和道德规范,开展文明引导活动,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纠正;运用网络媒体发言发声,激浊扬清,营造辩证分析、客观评价的理性表达风气;教育子女后代和亲属朋友,争当遵纪守法的模范市民;参加法律知识宣讲活动,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和法制意识。 3、参与社区管理。参与居民自治、治安巡逻、社会矫正、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社区管理,化解社区矛盾纠纷,改善邻里关系,创建平安和谐社区;开展健康咨询、义诊、健康讲座、心理辅导、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普及卫生保健和饮食健康等知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4、传播先进文化。组织相互关爱、守望相助活动,排解孤独情绪,体验美好生活;开展进敬老院演出节目、赠送书画摄影作品联谊活动,弘扬敬老美德;组织文化创作,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开展移风易俗科普宣传活动,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 三、工作措施 1、加强“五老”志愿者协会组织建设。各级关工委、老干部工作部门要引导涉老社团组织成为“五老”志愿者协会团体会员,统筹做好“五老”志愿者协会组织建设。“五老”志愿者协会要统一名称、徽标、旗帜、服装,提高社会影响力。 2、做好“五老”志愿者招募和管理。各部门单位要引导本单位离退休老同志积极加入“五老”志愿者协会。“五老”志愿者协会要建立志愿者档案,记录“五老”身体状况和兴趣特长等基本信息,统筹做好“五老”志愿者队伍的登记管理。 3、开展志愿服务教育培训。“五老”志愿者协会要针对“五老”身体、心理特点,有计划地开展志愿服务规范、权利义务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升志愿服务能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前,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需要,举办岗前培训,提高志愿服务效果。 4、志愿服务活动策划与开展。“五老”志愿者协会要按照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意见,坚持关心下一代、服务全社会并重,创新谋划载体,统筹部署项目,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要引导团体会员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5、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五老”志愿者协会要详细记录志愿服务情况,根据志愿服务时间、内容量化成分,以年为单位累计计算,实施星级管理。对坚持不懈、事迹突出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奖励,组织健康查体、就近参观工农业生产等活动。 6、做好经费支持和服务保障。各级关工委、老干部工作部门、文明办要为“五老”志愿者协会提供必要经费支持,积极做好场所、后勤等服务保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五老”志愿者协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创造便利条件。 四、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关工委、老干部工作部门、文明办要加强对“五老”志愿者协会的组织领导、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五老”志愿者协会要加强自身建设,选好配强领导机构,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激发“五老”志愿者主观能动性和活动积极性,精心策划活动载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整合资源力量。各级关工委、老干部工作部门、文明办,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整合利用各部门单位资源力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五老”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引导“五老”志愿者协会与社区、学校对接联动,合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推进“五老”志愿服务的工作合力。 3、宣传培育典型。各级关工委、老干部工作部门、文明办,要挖掘培育和总结提炼“五老”志愿服务的先进典型,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站、工作通讯等媒体媒介,大力宣传“五老”志愿者的先进事迹,扩大“五老”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影响,促进“五老”志愿活动蓬勃开展。
东营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中共东营市委老干部局
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15年6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