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浙江】温州市鹿城区老干部“绚霞”爱心服务队先进事迹:广施善缘三十年 绚丽晚霞暖人间

2015-8-5 10:58| 发布者: 家网编辑9| 查看: 1032| 评论: 1

摘要: 在温州鹿城有这样一群银发老人,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85岁,党员人数达90%以上。他们以传播和践行“绽夕阳之绚丽,泛生命之霞光”为宗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他们对“爱”和“善”的理解,四年来慷慨解囊50多万元建立爱 ...

在温州鹿城有这样一群银发老人,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85岁,党员人数达90%以上。他们以传播和践行“绽夕阳之绚丽,泛生命之霞光”为宗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他们对“爱”和“善”的理解,四年来慷慨解囊50多万元建立爱心基金,开展扶贫济困、捐资赈灾、筹款助学以及关心下一代等慈善活动200余场。他们连续两年获得浙江省省级先进荣誉,并获得了省委书记夏宝龙的亲切接见,他们的名字叫做鹿城区“绚霞”老干部爱心服务队。

传承崇善精神  晚霞燃起绚彩

1984年鹿城建区伊始,一群老干部就开始了一场传递“善”与“爱”的接力赛,他们利用自身所长,分散、自发参加一些扶贫济困、捐资赈灾、筹款助学、环境保护、关心下一代,以及社会调解等公益活动,受到了群众广泛好评。

2011年初,鹿城区委老干部局组织几位老干部前往藤桥镇岙底白脚坳村开展“情系革命老区、同享幸福晚年”活动,对30位山区老人进行访贫问苦。当老干部们看到同龄的老人,仍旧居住在破旧不堪的房屋内,仅靠炭火的余烟取暖,吃着快要发黑的“猫儿饭”时潸然泪下,引起共鸣。

“眼前的一幕,让我想到了当年的大西北。”老干部杨存泓叹息说。随即,他现场捐出了一笔爱心善款,随行慰问的许多老干部也纷纷捐钱资助。回来路上,老干部潘景华提议“不如建立一个基金会,帮助这些困难群众吧”。一个简单的提议,一个临时的想法,得到了在座所有老干部的认同。回来后,在鹿城区委老干部局的牵头下,正式组织成立爱心团队,冠名“绚霞”,寓意“绚丽的晚霞”,目前,固定成员已达56人。

积小善聚大爱  绚霞绽满鹿城

    “绚霞”老人将慈善作为一种信仰,在需要他们的地方,总会有他们蹒跚的足迹。对革命老区的烈属、遗属,他们用鲜花献烈士,用关爱送亲人;对社区孤寡老人、特困老人、老党员及困难残疾人家庭,他们携手走访,共解燃眉。他们老少同乐,与福利院的孩子们进行联欢并送礼物;他们军民一家亲,多次走访慰问洞头“海霞”女子民兵连;他们心系灾区,但凡有灾情,就有他们积极捐款的善举;他们还为鹿城100名残疾儿童购置“阳光守护”定位终端、持续与多名贫困学生结对扶贫;参与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给他们送上30份爱心礼包,等等。他们用一系列的大爱、善举阐释着“热忱化水,点滴为爱”的信仰。

20135月,“绚霞”团队在鹿城区藤桥镇革命老区岙底社区建立了“乐为基地”,筹资资金5万元,帮助社区成立“爱心驿站”及“流动超市”,用于为山上困难群众免费提供日常用品。此后每年,“绚霞”都会捐赠5万元现金,为爱心驿站“加油”,让山区的困难群众不用下山赶几十里的路程,就能在家门口用老干部们捐助的购物券买到便宜又称心的商品。同时,他们还为山区的少年儿童积极开展“微心愿”圆梦活动,给“快乐星期天”基地以及孩子送上3.5万元现金和新年礼物。今年夏天,“绚霞”的老人们还挨家挨户来到山区24户低保户的家中,为他们送去电风扇、凉席、毛巾、食用油、防暑药等用品。山区老人们激动地热泪盈眶,困难群众姜成林说:“‘绚霞’的老干部们一年总有两次来看我,真的是大好人。”

他们的很多行为感人至深。年老多病的陈志芳同志虽行动不便,但每隔一段时间,他总是拜托别人帮他转交爱心善款。身老体弱,家无浮财,陈志芳和老伴儿过着质朴的生活。但是一有慈善事业,他总是尽心竭力,把平时省下的钱一股脑儿地都捐赠到慈善事业中。除“绚霞”外,陈志芳还同时向多个慈善机构捐资助困,他是原单位一个令人熟知的爱心慈善人士。这种精神在“绚霞”里,不是一个个例。

情牵绿色生态  绚霞共聚热量   

“绚霞”队员们一直心系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投身环保事业,他们希望能以微薄之力号召和影响全社会有心人士共同携手“绿色”行动,凝聚更大的力量参与水环境治理,做生态文明建设的“拾柴者”和“烧火人”,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浅显道理。

20119月以来,他们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开展认养绿地行动,建立“鹿城区离休干部林”,成为温州市首批认养绿地的群体,累计捐集资金10.07万元,认养绿树400百余棵,在全体市民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在老干部的精神激励下,全区公园绿地面积从386公顷增加到884公顷、增加2.3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1.2平方米、增加2.1倍,建成区绿地率提高到30.8%、提高了12.4个百分点。

2014年以来,“绚霞”团队紧跟省市区党委、政府的决策步伐,积极投身“五水共治”事业。85岁的“绚霞”成员何纪林,从上海看病回温的第一件事,就是携夫人一起捐出省吃俭用的6000元用于“五水共治”;老干部周文霞,仿佛要把治水当作自己的事业,两次捐款,并表示还将持续,像这样的个案还有很多。目前,“绚霞”团队已为治水事业筹集捐款15万余元,带头投放鱼苗20000尾,开展“吾老携吾幼·同心共治水”等活动20多场,举办“吾老在线”论坛,研究探讨如何加强“五水共治”工作,带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五水共治”的公益热潮。

弘扬文化传统  绚霞映出本色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革命和建设离不开文化,传播文化、服务群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他们共同的心声和期盼。

他们个个多才多艺。88高龄的离休干部金盛华的书法知名度很高,他经常免费为楼堂馆所、亭苑桥梁题词,加入“绚霞”服务队后,更加精神抖擞,为“慈善红日亭”书写匾额,为洞头海霞女子民兵连、台湾冈山社区大学等写大幅书法相赠;徐一郎同志为社区的十几位青少年无偿教授书法,为所居住的小区公园和楼幢公共场所贡献他的笔墨;伍佩黎老干部是789艺术团的团长,她经常带团下乡、下基层等,为群众表演节目,演唱红歌,传递革命精神;石教清同志则善于写诗赋词,歌颂新时代,弘扬新文化,传递正能量等等。

他们全身心的关心下一代成长。原区委副书记徐包龙曾担任公安局局长,对于道德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深有体会,为此他结合自身公安和政法工作特长和经验,向广大青少年及家长进行面对面的道德法制宣传教育,讲座达百余场,受教育达万余人;原十八中离休老师卢崇德,多次来到社区开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系列讲座,让社区党员、青少年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三中全会精神;异地离休干部郑芝则着重进行“中国梦”主题教育,每次从上海回温州,他都会在百忙之中抽空为青少年进行免费讲座。

“我们这帮老同志虽然已经走到了人生终点的边缘,但我们仍将尽我所能,奋发前行,力求‘做好坚定理想信念的领头雁、当好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火炬手、传好中国精神的接力棒’!”“绚霞”服务队的队员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情系颂舟 2015-9-5 15:21
始终保持崇高的精神境界,以严实的作风,创造优良的业绩。

查看全部评论(1)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