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安丘在外文化名人、抗日老战士鞠国栋和他的革命姊妹

2015-7-23 16:18| 发布者: 潍坊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697| 评论: 12|原作者: 云山千叠

摘要: 安丘在外文化名人、抗日老战士鞠国栋和他的革命姊妹——兼记鞠国栋、徐美芳夫妇的安丘市委党校行 2015年7月18日下午,抗日老战士、安丘南下干部,著名诗人、书法家、收藏家鞠国栋先生与夫人徐美芳老人,在安丘市 ...
1、1题图.JPG


f、1、鞠老介绍鞠煜斋烈士情况的便笺.JPG


安丘在外文化名人、抗日老战士鞠国栋和他的革命姊妹
——兼记鞠国栋、徐美芳夫妇的安丘市委党校行

  

      2015年7月18日下午,抗日老战士、安丘南下干部,著名诗人、书法家、收藏家鞠国栋先生与夫人徐美芳老人,在安丘市文化局老领导李连科先生、安丘商界女杰吴秀云女士的陪同下前来安丘党校做客,校领导王海滨、韩传基等接待了鞠老夫妇,宾主进行了热情友好的会谈,鞠老关心党校工作,临末欣然题句:“习近平同志的教导掷地有声,我们要好好学习。市委党校留念 七十年游子 醉菊”。
  鞠国栋,原名煜楹,号醉菊,1929年生于安丘市石埠子镇,早年投身革命,19岁起任江苏省南翔市市长,后任中共嘉定县城市工作委员会书记、上海试剂厂厂长、上海焦化厂厂长等职务,现寓居上海,为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上海市楹联学会副秘书长,上海中华诗词学会秘书长。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鞠国栋是上海当代诗坛崛起最早的活动者与组织者,1983年创办“春申诗社”,1985年开始筹办“上海诗词学会”与“上海楹联学会”,是其两会的创始人之一,同时是“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之一。1988年与吴定忠先生创办并主编《中华诗词年鉴》,鞠国栋先生一生著作等身,离休30年,著书与主编书籍《醉菊诗词选》、《醉菊楹联选》等30部。鞠老夫妇心系家乡,在其子女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先后共向安丘捐赠了凝聚其大半生心血、具有较高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八大门类千件藏品,包括陶瓷、书法作品、名人信札、书法手卷、四库全书简易本、著作图书、砚台和红木用具等,《鞠国栋·故乡情 捐赠藏品集锦》一书中列有详细清单。
  鞠老此次家乡安丘行,是为市里有关部门安排的“鞠国栋、徐美芳夫妇捐赠藏品展暨青云山醉菊石刻园开园仪式”而来,莅临党校是在参加完市里的活动安排之后。也正是在18日与鞠老一行的会面中,笔者知悉鞠国栋先生长兄为革命烈士并长眠在青云山安丘市革命烈士陵园,很想了解一下烈士的情况。7月20日晨不到5时即早起,匆匆出门骑车来到青云山烈士陵园,到了方知忘记带手机,只得寻遍各墓区把所有鞠姓烈士墓碑进行了拍照后,才赶到鞠老夫妇下榻处。李局长已早到,在和鞠老夫妇一起整理套间案几、沙发上杂陈的书籍、书法等。笔者说明来意,并调出了相机中的片子给鞠老看,鞠老和李局长都指出了墓碑上的“玉”字应为“”,在李局长的提醒下,鞠老为笔者简要写下了鞠玉斋烈士的一些情况,鞠老写的比后来笔者所能查到的有关网站上的介绍都要详细、具体一些。
  鞠国栋先生姊妹4人,他的幺姐很小的时候夭折。鞠玉斋烈士年长鞠老12岁,烈士牺牲时其子鞠法启(音)才6岁,烈士还有一个遗腹子女儿。听得出也感觉到,鞠老夫妇谈起他们饱学博学、事业有成的侄子时,是疼爱有加和倍感欣慰,鞠法启是初中时到的嘉定,跟着他的叔婶读了十年中学、8年大学(含2年专学外语),文革中鞠老被打倒,烈士子女竟然也成了黑五类。
  年长鞠老8岁的大姐,已是95岁老人,现健在,也是响当当的老革命。当年早婚后因感情不和、冲破夫家束缚离家出走参加革命,先是青岛、后到上海,最后在国营纺织部门工作,是受到周总理接见的,当年该厂的产品出口都是免检的。老人家没有再婚,视鞠老夫妇的一个儿子为己出,现在的生活由其照料。
   《山东英烈网》有鞠玉斋烈士的介绍,但烈士的牺牲时间和牺牲战役为空白,笔者摘录如下:
   烈士姓名 鞠玉斋
    性别
    出生日期 1918-4
    籍贯 山东安丘
    生前部队 滨海独立团一连二排
   上海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的网站上“烈士名录”部分,也有对鞠玉斋烈士的介绍,是1917年出生的,籍贯是山东安丘,生前职务为新四军班长1945年8月在山东省安丘双庙子战斗中牺牲。
  鞠老写下的便笺是:鞠煜斋,1943年初参加八路军,老13团一营,历经对日作战,1945年7月,北上东北接受日本投降,路经柴沟牺牲。
  烈士的出生与牺牲时间两处网站的介绍不一致,这个就以烈士墓碑上的生卒年月为准,关于“滨海独立团”、“老13团”等的部队番号或称谓,再是烈士为什么会有“八路军或新四军”的说法,笔者所能做出的解释是:1942年8月至1943年4月有滨海独立军分区独立团的番号。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军区,是1943年3月由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独立军分区和教导第二、第五旅编成的,1946年7月撤销。陈士榘(开国上将)任司令员,符竹庭(1943年牺牲)任政治委员,后为唐亮(开国上将)。
   滨海军区下辖第4、第6、第13团和警备团,隶属八路军山东军区。辖区在青岛、连云港、邳县(今邳州)和安丘之间。1943年9月以后,滨海军区下辖第一军分区兼第13团、第二军分区兼第4团、第6团、第23团、海陵独立团、临沭独立团、莒中独立团、莒南独立团、警备团。1945年8月16日,主力部队编为山东军区第一、第二师和警备第十、第十一旅,参加山东抗日大反攻。10月,第一、第二师进军东北。鞠老便笺中说的“老13团”,即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兼第13团,时梁兴初(开国中将)任团长,覃士冕(开国少将)任政委。
   至于烈士为啥有“八路军或新四军”的不同表述,这个也好理解。抗战胜利后,新四军军长陈毅奉命率主力一部,于1945年10月北上山东,与山东八路军组建起了一支强大军团,为便于统一指挥作战,10月20日遵中央军委命令,陈毅兼任山东军区司令员,12月3日遵中央军委指示,组建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领导机关,军长兼军区司令员为陈毅,饶漱石任政治委员,第一副军长兼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为张云逸(开国大将),1947年1月以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的番号撤销,山东军区与华中军区合并组成华东军区,山东军区所属各军区直属华东军区领导。北方对于这个时期的革命军人多以八路军或新四军相称,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们上海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的网站上,对于1945年8月牺牲的鞠玉斋烈士的职务介绍会是“新四军班长”了。         

    说明:对于鞠老的介绍参考了《鞠国栋·故乡情 捐赠藏品集锦》一书,再是文章参考了军史部分网络词条
【辛宝祥】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云山千叠 2015-7-22 16:17
a、左鞠国栋,右李连科.JPG
引用 云山千叠 2015-7-22 16:17
本帖最后由 云山千叠 于 2015-7-22 16:25 编辑

b、右1,王海滨,;右2、3,鞠老夫妇,左1、韩传基.JPG


d、鞠老为安丘党校题词留念,.JPG

引用 云山千叠 2015-7-22 16:17
c、左,安丘烈士陵园管理处李建明主任,右鞠国栋老人.JPG
引用 云山千叠 2015-7-22 16:18
e、鞠老为安丘革命烈士陵园题词留念.JPG
引用 云山千叠 2015-7-22 16:21
本帖最后由 云山千叠 于 2015-7-22 16:22 编辑

g、鞠玉斋烈士墓_2345看图王.JPG


鞠煜斋,1943年初参加八路军,老13团一营,历经对日作战,

19457月,北上东北接受日本投降,路经柴沟牺牲。

——鞠国栋老人对烈士情况所作的说明

引用 云山千叠 2015-7-22 16:22
欢迎浏览   敬请关注
引用 SDAQSBP 2015-7-23 19:27
引用 古稀 2015-7-24 18:50
革命之魂!!
引用 云山千叠 2015-9-16 18:28
SDAQSBP 发表于 2015-7-23 19:27

感谢关注
引用 云山千叠 2015-9-16 18:29
古稀 发表于 2015-7-24 18:50
革命之魂!!

谢华老对鞠老前辈的佳评鼓励
引用 阙里七十五 2015-9-17 07:24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引用 云山千叠 2016-8-7 09:14
阙里七十五 发表于 2015-9-17 07:24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谢孔老关注


查看全部评论(1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