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牡丹江老年大学成立于1986年5月,学校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另有市、县(市)、区老年大学8所,乡(镇)老年学校43所,村(社区)老年学校213所,老年远程教育收视学习网点859个。市县两级老年大学共有学员4800余人,现已毕业学员28000人,乡(镇)、村(社区)老年学员在老年学校和老年远程教育收视学习网点参加学习活动的有10万多人。牡丹江市以老年大学为基础,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工作,切实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作用,打造城乡一体全面覆盖的老年教育网络,助推全市老年教育工作全面发展、科学发展。 借助组织部远程教育平台,扩大老年教育范围。2008年,全市投入1585万元,建设、完善、升级四级网络平台。2010年全面建设远程教育系统,实现了全市村级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设备高标准全覆盖。2011年将市委组织部远程教育资源与市老年大学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在全市859个村建立了老年远程教育收视学习网点。着力完善好“2+3”老年远程教育工作推进体系(“2”即一名精通电脑年轻有为专业人员(公益岗位)和一名熟悉农村有基层工作经验,身体健康热爱老年教育的老同志;“3”即在村里有威信,敢负责,兴教办学的带头人,也称德人;有爱心,懂教学(技术),操控网络讲课的明白人,也称贤人;有专长,能张罗,组织活动的热心人,也称能人),保证了老年教育网络课堂的正常运转;建立远程教育工作联系点,在同组织部远程教育中心联合调研的基础上,全市建立五十四个农村老年远程教育工作联系点,制定了《牡丹江市农村老年学校远程教育收视(学习)联系点工作制度》,不断提高站点管理水平。2012年6月,牡丹江“农村老年远程教育网络课堂”全面启动。享受这一成果的农村老年人有10余万人,占全市农村老年人口的33.7%。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老年学校缺教师、缺教材,办学形式单一,有学不能同上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网点时间闲置、空间闲置问题。全市基本形成灵活多样、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网络,使有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的老年人基本都能享有不同形式的学习机会。 依托组织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老年教育质量。牡丹江市从三个方面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来提高老年教育质量。一是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相结合,提高针对性。全市高标准建设老年大学远程教育收视点,收视点基本做到了“八有”,即有年度收视学习和活动计划;有学习用的教室课桌椅和活动用的广场及音响;有相对稳定的经费保障;有学习活动参加人员名册;有信息收集反馈记录;有专(兼)职服务管理人员;有简约实用的制度;有校牌标识。在此基础上,专门绘制网络操作流程图发到收视点,还将制好的课件按全年网络课堂教学计划适时上传“牡丹江先锋网”和“牡丹江老年大学网”,同时刻成光盘发给县(市)老年大学备用。二是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增强实用性。老年大学始终本着基础性、前瞻性、实用性、趣味性和适度性原则研究编制远程教育资源。结合农村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本地农村的实际情况,老年大学专门制作了科学养猪方法、草莓柿子栽培技术等多个适合农村老年学校学员学习的教学视频。为了适应俄罗斯市场和国内观光旅游需求,引进寒地葡萄新品种,专门将从大庆市请来的闫树岭技术员的“寒地葡萄大棚栽培技术”制成专题教育片,点击率非常高。三是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体现时代性。在充分依托组织部远程教育资源基础上,牡丹江老年大学专门筹措资金,建成了非线编辑室,由学校三名职工承担了远程教育课件的采、编、制、传全部工作。还专门制作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教学课件和老年人自编自演的专题片,深受全市农村老年人喜爱。老年大学连续三年(2013、2014、2015)录制了由市、县、乡、村四级老年学员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农村网络春晚,说的,唱的,跳的,演的都是学员自己的故事,每年腊月二十三“小年”播出,既为老年学校成员提供了展示平台,又为远程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深受全市农村老百姓喜爱。 发挥组织部远程教育功能,提升老年教育成效。牡丹江市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作用,一方面,鼓励、支持和引导老年人参加学习培训,提高老年人增收致富本领。蔬菜村老年学校的学员于树洲老人,通过在老年学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学习,掌握了西红柿、彩椒等多种蔬菜的种植技术,现自己种植了6个蔬菜大棚,年产蔬菜15万斤,产品出口外销俄罗斯,每年纯收入近20万元。他勤劳致富的事迹远近闻名,成为年轻人学习的榜样。穆棱市钟山村王玉财老人除了种地还养猪,开始没经验,在老年学校从网上学习科学养猪方法后,养殖规模由小到大,现在年存栏200头,出栏500多头,毛收入达百万元,成了远近出名的养猪专业户。另一方面,传播主流文化,引导教育老年人。下城子镇老年学校的学员通过老年学校远程教育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自发行动起来,义务为下城子镇做卫生志愿监督员。67岁的郑永胜、常乃忠老人,70岁的王宝生老人,78岁的于文生老人带领村里的老年人成立卫生服务队,每条街道由一名学员负责包片进行环境卫生监督和管理,并亲自动手清扫,使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下城子镇环境卫生越来越好,被评为国家级文明镇。宁安市卧龙乡勤劳村老年学校的学员成为文明村建设的主导力量,在清理违章建筑中,村里有几个钉子户,老年学校学员李吉洙、全相龙到现场作思想工作,让钉子户很受感动,纷纷自己动手拆掉违章建筑。现在勤劳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