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情注厚土乡亲——日照 张安书

2015-7-13 15:00| 发布者: 家网编辑10| 查看: 646| 评论: 0

摘要: 37年来,整天与农村农民打交道,酸甜苦辣咸倍尝,但我深爱这片厚土,这方乡亲,是她们哺育滋养了我成长,是她们赐予我为人为官的精神食粮。农村,生我养我的厚土故乡;农民,宽厚仁慈的兄长爹娘。同事眼中的“老黄牛 ...

37年来,整天与农村农民打交道,酸甜苦辣咸倍尝,但我深爱这片厚土,这方乡亲,是她们哺育滋养了我成长,是她们赐予我为人为官的精神食粮。农村,生我养我的厚土故乡;农民,宽厚仁慈的兄长爹娘。

同事眼中的“老黄牛”

1977年10月,“双打”清查中,党委叫我在桑园街公社驻地抓点,重点解决副业组的问题。入点后,通过动员、座谈,调查了解、个别谈话等程序,副业主任、保管、会计确有贪占问题。他们也等待观望,抱有幻想,意思是党委的老干部都奈何不了我们,你这年轻干部还能咋的?明白他们的内心想法后,我当即宣布:不解决问题,过年也得在这里过,你们别打谱回家!除夕这天,我去安排就在这里过年,年夜我来陪伴你们。“小张,俺真服了,说话就是算数,对俺教育很深,交待就是了。”通过攻心战术,彻底揭开了副业组的盖子,退赔出财产、物资满满一院子。正月十七,公社召开各大队书记、全体脱产干部、社直部门负责人现场会议,与会人员惊叹不已,“站街虎”、“好老们”也因此被我们彻底整服了。

1983年7月13日晚,党委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夏季治山和雨季造林工作。会前,虢日梅书记说你家属有病,回家看看,晚上的会议就不要参加了。我说,散会后再回去吧,书记说那也行,还牵扯班子成员分工问题。会议结束时10点多钟了,我骑上自行车,11公里山路,到了大山后,我突然觉得头皮发紧、发炸,下了车,推着走,抬头一看,原来一只狼站在坝墙头上,拦挡在路上,顿时我吓出一身冷汗。坝墙地里的玉米长得一人高了,东边是一片坡地,西边是沟底,这是必经之路,进退两难,怎么办?情急之下,我随手按了一下自行车铃铛,铛的一声,那狼走进了玉米地里。我硬着头皮,壮着胆,慌忙穿过。爬上岭顶,到家一看表到了午夜时分。妻子发烧到了39度,带着妻子到了桑园医院,医生诊断为出血热,说再晚来一天无法治了。

1983年11月8日,虢日梅书记在生产队长以上干部大会上讲,张安书同志老婆有病、家盖房子,顾不得回家照料,工作起来不要命,就象拉犁不松套的“老黄牛”。从此,“老黄牛”的称号就传开了。1988年春节,农民专职通讯员于家祥和文书潘月杰给我家送去一副对联:人民公仆,四化黄牛。我家属说,对联都写好了。“不,这是给张乡长单独写的,大家伙的心意”。

党员心中的“张青天”

1987年10月的一个晚上,我得知梭庄村闹果园一事,立即组织林业站长相福疃、果茶站长陈为锋、果品技术员陈祥文、司法助理张玉明火速赶到现场。一方是支部书记解世升为首的亲兄弟五个,另一方是解廷志为首的亲兄弟五个,有的拿着棍,有的拿着刀,还有的扛着土炮,“战争”一触即发。见此情景,我跑到大队部,用高音喇叭向全体村民紧急呼吁:我们是乡政府来的,请大家要伸张正义,维护安定团结,相信我们村的果园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双方要立即放下手中的器械,谁要不听,追究一切后果。山村的夜晚,高音喇叭声格外响亮,男女老少涌满街巷,议论纷纷。借众评说,我当着大伙们的面严厉批评了支部书记解世升,不能用武力解决群众纠纷,当干部要顾全大局,高姿态,让人让自己,抓紧去说服自己的兄弟,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方罢战,另一方自然退却。这一果断决定,制止了一场血的争斗,避免了一场悲剧发生。

初战告捷。党委政府研究由我带领果茶站、林业站、经管站、司法所等有关人员,成立了落实果园责任制领导小组,深入调查研究,层层召开会议,实行现场办公,决定各方派代表参加,理顺了承包合同,转入了正常生产和管理,群众满意,党员满意。果园问题解决的好,支部书记的工作好干了。后来,解世升被选为县人大代表,该村也一跃成为全镇、全县的先进单位。多年以后,我听同事们说,解世升每提及此心里都非常感激我。

周家沟村是安庄镇的后进老大难单位,长期以来班子不健全,主要负责人作风不民主,财物管理混乱,集体设施遭受破坏,党员群众意见很大,上访不断。党委先后三次派工作组驻村都未解决问题。1997年1月,全省农村基层组织集中整顿建设中,镇党委决定以我为组长,杨洪顺、魏延传为成员的三人工作组进驻该村。挨家挨户走访党员,了解群众,村里村外现场调查,召开党员座谈会,村民组长座谈会,广泛了解情况和征求意见,终于摸清了底子,掌握了一手材料,把住了问题症结。在每次会议上,我都表明整顿的来历、观点、目的,解问题,办实事,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该村的自然条件不错,人均1.4亩土地,但水源利用不起来,高产高效农业无人带头。我们大力宣传群众,大讲该村的发展优势,边整顿边考察干部。对整个考察整顿情况,向党委作了一次全面的汇报,得到党委的充分肯定,并派一名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到我所驻工作组召开了党员会议。会上,我作了重点发言,结合这次整顿的具体情况,把十几年来的“盖子”彻底揭开了,问题全部亮相,党员拍手称快。随后,选举了新的支部委员会,33岁的年轻党员杨明录担任书记。同时,帮助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村民议事会、党员联系户、农业生产规划、水利设施配套等等,全方位的工作开始启动,群众有盼头,党员有信心。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蒋志芹同志来我驻村走访整顿工作情况时,听到杨少珂等党员称呼我“张青天”,此称呼象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全镇。因此,我本人被评为日照市优秀驻村工作队员。1998年春节前,党委写春联人员,集体商量写了一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春联,专门送到我的家中。

群众口中的“张老汉”

安庄镇左家沟是一个长期闹事的村,既有族性、派性,又有权利竞争相互交织,错综复杂。2000年2月,党委叫我带领四人组成工作组进驻该村,自带伙食,抓稳定,促工作。经了解,该村主要矛盾焦点是土地调整问题,土地经营不合理,群众意见很大。我们通过内查外调、走访座谈,摸清村干部确有占用土地问题,责成村干部让出土地,其他沾亲带故的也主动交出多占土地,从而稳定了党员群众情绪,使调整工作顺利进行,解决了长期影响干群关系的问题。

干群关系融洽了,农业水利灌溉又提上了议程。村西山腰渠道因年久失修,水用不上,上百亩大片麦田干枯,我心里十分焦急。我找到村支书左龙然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专题研究修渠保苗问题。会上,我作了紧急动员,当干部就要为群众着想,党员要发挥带头作用,把打内战的精神投入到修渠、抗旱上来,每人都发发言。这个说,好事难成,没法干,那个说,乡提留都交不上,哪有钱修渠道。在久议未果的情况下,我当即表态,自己从工资里拿出2000元支持修渠工程。支部书记左龙然感动地说:“张主席都这么大年纪了,为了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咱村出这么多的力,我们看看怎么办?”在我的感召下,大家凑了一万块钱,工程得以顺利动工。五天后,水到渠成,库水哗哗流入麦田,群众拍手叫好。

多年来,我骑自行车到各村抓农业工作,走东家,串西家,入田间,蹲地头,村里的群众称我“张老汉”。“张老汉,张老汉,一天到晚村里转”。在西安、坪上、油坊三个管理区成为老少爷们嘴里的口头禅。

参加工作37年来,从命两个乡镇。在桑园认了个“老黄牛”,在安庄得了个“张青天”,被群众唤作“张老汉”,半生换来三个外号,我从心底认为这辈子干工作值!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