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路英利 父亲是建国前的一名老党员,他一生辛勤忙碌,没给我们兄妹留下什么物质财富,可他留下的精神财富,我却是用之不尽,享之有余。
父亲的童年很悲惨。他8岁就因霍乱病蔓延失去了父母,与6岁的弟弟寄住在外祖母家。悲景使父亲懂事早,成长快,12岁就开始打短工,扛长活,挣钱养活弟弟。同样懂事、知情达理的弟弟,刚满16岁就自强自立,与人一块去了东北,闯进了日本人的劳工队伍。不到两年,弟弟就殃命东北,尸陵未见,这就是我唯一亲叔叔的归宿。我们兄妹出生后,只见父母双亲,再没别的亲人可温。痴想爷爷奶奶温馨的滋味至今未能抹平,遗憾将相伴终生。多亏世道变化,共产党带领人民抗击外患,清除内乱,一大批象我父亲这样的苦命人,才有了活路,见到了光明。
吃苦耐劳是父亲固有的品质。我小的时候经常听老人们说起,父亲扛长活时,一人收割几亩地的高粱,白天干不完,晚上借着月光干。他干农活一人能顶两人,从没让主人不满意。后来,父亲参加了党的革命工作,不管是支前运输,还是以后的工业管理,他都是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他经常说:“干工作再苦再累,也没有我小时候苦、小时候累”。他还经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这个家,就没有现在的好日子”。我敢肯定,父亲说的都是掏心窝的话,没有半点的虚假。
父亲是个爱憎分明、刚直不阿的人,他给我的印象一直是特严厉。我小的时候,正逢自然灾害时期,兄妹又多,家中生活极度困难,糠菜难充饥。那次,我饿的实在受不了,到地里刨了一个地瓜生啃,不料让父亲看到,他一个巴掌打在我的身上,严厉地说:“这是队里的地瓜,集体的东西,不经允许去刨,就是偷,性质问题,道德问题,你知道不!”有的时候,我们兄妹也攀别人:“人家为什么能去拿?别人为什么能去做?”父亲的回答很坚决:“因为你爹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不能混同于一般群众。就不能做损害国家集体的事!”我记住了,实实在在的记住了,父亲的一巴掌使我终生难忘,几十年都在提醒、指导我怎样做人。
父亲特别爱他的孩子。他对我们的照料一直在透支着自己的精力和肌体。父亲的脚和手的大骨络特别突出,一生的勤劳和苦难都体现在上面。不论是在生活困难的年代,还是他儿孙一大家的好时候,他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都是胜过自己,重活、脏活以身作则抢着干。父亲的爱孩子,最主要是思想教育,道德感化,品德灌输。他象呵护一棵庄家,一棵小树一样关爱着自己的孩子,及时修理着孩子身上的斜叉,恐怕做不正,走不直。在他的严厉教管下,在正气的家风熏陶中,他的孩子们比较出息。那次,父亲过86岁生日,全家有7名党员在父亲身边。父亲高兴地说:“咱家里可以成立党支部了,你们干得都很优秀。”特别对自己孙辈的党员军官、党员干部,父亲很是欣慰和高兴。他鼓励孩子们,发扬优点,更好地走正路,做好事。他要求、他希望要把正派的家风祖祖辈辈传下去。
一恍,父亲也去世几年了。父亲走的时候,很清醒、很安详。他说,自己从一名孤儿有了家,有了这一大家儿女,他够知足的了。他一直重复念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他的这一生。这是他终生烙在心中的话,他一直忘不了。作为儿女子孙的我们也不能忘记,要溶化在身心中,世代相传。
总结父亲的宝贵财产,简说有三:知恩感恩;为人清正;勤劳肯干。继承发扬父亲的品德和精神,是父亲的嘱托和希望,更是作为后辈的责任和任务,我将尽心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