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舍了命也要把武器保管好的女民兵队长——访安丘建国前老党员刘淑芬

2015-7-7 10:47| 发布者: 潍坊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496| 评论: 14|原作者: 云山千叠

摘要: 舍了命也要把武器保管好的女民兵队长——访安丘吾山建国前老党员刘淑芬 刘淑芬,1930年10月13日生,1947年5月6日入党,娘家是安丘市石埠子镇胡峪村。1947年至1950年为半脱产干部,期间曾任胡峪小乡乡长,1950年正 ...
1.JPG

舍了命也要把武器保管好的女民兵队长
——访安丘吾山建国前老党员刘淑芬

    刘淑芬,1930年10月13日生,1947年5月6日入党,娘家是安丘市石埠子镇胡峪村。1947年至1950年为半脱产干部,期间曾任胡峪小乡乡长,1950年正式脱产,调丘南县(安丘县)牛沐区民主妇女联合会任妇女干事、主任至1955年2月,期间于1951年在潍坊速成中学学习。1955年起至1962年先后在安丘县召忽乡、岐山区、召忽区、城关公社任妇女联合会主任,1962年5月1日因病退职回夫家安丘市吾山镇教子峪村务农,担任支部委员、妇女主任11年。今组织关系在该村党支部,退职前为行政23级。
    2015年6月30日,笔者为建国前老党员信息征集与口述史整理一事,走进位于安丘二中家属院的刘国辉先生家,拜望了他的老革命、老党员母亲刘淑芬。老人家多年来患有房颤、心衰等疾病,听力也严重下降,整个回忆采访过程,是在其长子刘国辉及小儿子刘国刚夫妇帮助下进行的。刘淑芬老人的丈夫刘日清,已故,建国后历任中共丘南县(安丘县)牛沐分区委、区委书记,大跃进时期的安丘冶炼厂厂长,安丘第二任建筑局局长,安丘城关公社党委副书记等职,担任建筑局局长期间,主持建造了安丘人民大会堂,工改前为行政18级。
    刘淑芬老人早年父母双亡,长兄持家,姊妹六人相依为命,过着穷困、艰难的日子。1943年夏,共产党、八路军解放了安丘西南山区,建立了莒沂安边区,刘淑芬兄弟姊妹们才跟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一样才彻底翻身得解放。斗地主、均浮财、分田地进行土地改革,使得他们这群没爷娘的孩子,才能住上地主家的好房子,有了属于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向往革命的热情可想而知。她二哥刘会芳是家里最早入党的,为抗战时期的老党员,在刘淑芬入党前就已担任区里的组织委员,后来一直在地方工作,曾任日照市工商局局长。三哥刘会武,是16岁那年在诸城参加的八路军,后随部队征战南北,一直打到福建前沿,5次负伤,数次荣立大的战功,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以营教导员身份转业福州后,历任县区地方公安局长、市建委主任、市人大副主任等职,88岁的刘会武老人目前健在。刘淑芬大哥的入党时间尽管晚了一些,但也是建国前老党员。
    刘淑芬老人16岁参加了村里的识字班和民兵组织,17岁起担任女民兵队长,入党介绍人是其远房侄女刘崇玉,崇玉时任识字班班长,其夫马树梅,曾任安丘独立团副政委,建国后他们夫妇都在青岛工作。刘淑芳老人家入党时有3个月的后补期,但因表现突出和要提拔担任干部,没到这个时间就转正了,她很快成了12个村联防队的三个领导人之一,接着是担任胡峪小乡的乡长,工作的忙累与责任之大可想而知,家里也顾不上,但一个月有了6元补贴和100斤小米,在家的他们几个姊妹的生活算是有了保障。
    1947年大参军时,胡峪村的男民兵几乎全走了,以至于组建起了一个“胡峪刘家连”,上级给刘淑芬她们女民兵一下子留了4支带枪刺的三八大盖枪。当年,胡峪村有新四军(注1)专门生产手榴弹、手雷的后方兵工厂,因为不是制造和修理枪械,配发的武器装备也少,遇到紧急情况,那些日常只是轧铸铁弹皮的军工们手里没武器,都会来问她们女民兵借抢用。该村曾住过我军的第二医院,再是还有7户斗争对象,民兵的任务真是不轻,增添的这些武器,对于女民兵们日常开展的站岗、放哨、“查掩护”(对地主富农、伪属等可疑重点户,采取的日常监管、及来客户口情况盘查)等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刘国辉是二炮导弹部队的正团职退休干部,在部队服役27年,参加过国庆35周年和50周年大阅兵,他们说起这些时,笔者明显感觉到母子俩流露出的那种深深的自豪、荣耀感。
    庵上惨案(注2)发生时,敌我力量相差悬殊,形势顿时恶化,刘淑芬组织民兵们分头保护乡亲们紧急分散转移,她自己掩护和带领着一部分村里老少群众钻山里,身上比别人多带的是这4支大枪和子弹袋,行动极为不便。有的老人“骂”她傻,好心地劝她“不会把抢快撂了、埋了?!”,也有的要替她背。为减轻别人负担是一,别人拿着她是真不放心,坚持自己背,走到哪随身保管到哪。抱定一种信念,舍了命也在所不惜,一定要做到人在枪在。区委很快派人来找她,兵工厂也派人来找,刘淑芬自己留下一支用,这些武器马上派上了用场,在我随后追击、袭扰制造庵上惨案的国民党军与还乡团残匪的战斗中发挥了大作用。
    区委时在胡峪,刘淑芬和区委指导员展中、妇救会长吴凤兰(1947年3月至1948年5月任职)夫妇是上下级关系的老战友,彼此早就熟悉。老人家回忆道,吴凤兰牺牲后遗体处理时,她也随展指导员一起到了庵上区公所现场,看到烈士烧的只剩半个身躯的惨烈状况时,她只知道哭,是展指导员喊她“去端盆水”来时,她才从悲痛中醒悟过来。为丈夫的,亲自给烈士妻子洗净了颜面,用白布裹好遗体,将她送到胡峪庄东坟地里和蒙难的高区长、老王区长等其他烈士一起下葬。当时,这里还安葬着在安丘11.5战役中牺牲的徐政委、黄团长等诸位烈士。
   
    注1、抗战期间至1947年1月,我山东解放区有“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的番号,因此,尽管属于解放战争时期,但称呼新四军并不为错,这期间至建国前特别是在民间,也一直对解放军有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老称呼。
    2、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后,安丘县城守敌国民党王华武团及地主还乡团武装等1000多人,裹胁数万群众于4月29日下午6点由安丘弃城向南逃窜,分官庄、白芬子两路向莒县、临沂方向溃退。其中,走白芬子这路的敌人多数是还乡团成员,他们处于疯狂报复的目的,30日凌晨包围、袭击了我驻庵上村的召乎区政府。惨案发生后,共有我高新亭区长等区委、区公所干部及庵上村农救会干部、村干部和基本群众等17人惨遭杀害。
    主要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安丘县组织史资料(1925——1987)
(云增民 辛宝祥)
搜索
搜索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云山千叠 2015-7-2 14:49
本帖最后由 云山千叠 于 2015-7-4 07:26 编辑

2、革命伴侣.JPG

[attach]816837[/attach]
引用 云山千叠 2015-7-2 14:51
本帖最后由 云山千叠 于 2015-7-4 07:29 编辑

[attach]816838[/attach]

6、和战友的合影.jpg
引用 云山千叠 2015-7-2 14:52
7、和革命引路人的合影.jpg
引用 云山千叠 2015-7-2 14:52
本帖最后由 云山千叠 于 2015-7-4 07:31 编辑

5、和战友合影.JPG
引用 云山千叠 2015-7-2 14:52
8.jpg
引用 云山千叠 2015-7-2 14:53
欢迎浏览 敬请关注
引用 安丘市供销社老干部党支部 2015-7-2 18:13
为家乡有这样的二姑而骄傲!
引用 潍河长 2015-7-2 19:51
胡峪是革命根据地,丘南县政府所在地,出了些老革命
引用 云山千叠 2015-7-3 01:55
安丘市供销社老干部党支部 发表于 2015-7-2 18:13
为家乡有这样的二姑而骄傲!

感谢您的鼓励,为您有这样的革命前辈而骄傲搜索
引用 云山千叠 2015-7-3 01:56
潍河长 发表于 2015-7-2 19:51
胡峪是革命根据地,丘南县政府所在地,出了些老革命

非常感谢潍老关注、点评鼓励
引用 古稀 2015-7-3 10:07
老革命,受人尊重!
引用 云山千叠 2015-7-4 07:28
古稀 发表于 2015-7-3 10:07
老革命,受人尊重!

感谢您老点评鼓励
引用 那①抹烟波蓝 2015-7-4 08:21
向革命老前辈致敬!
引用 云山千叠 2016-8-7 09:10
那①抹烟波蓝 发表于 2015-7-4 08:21
向革命老前辈致敬!

感谢您的关注


查看全部评论(1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