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关工委工作会议精神,高区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以老干办为主体,积极搭建载体平台,创新“四点半课堂”运行模式,切实构建起老干办、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扎实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一是坚持部门牵头,加强调研协调。区老干办充分发挥组织牵头作用,多次深入怡园街道、田和街道所辖村居社区调研了解情况,听取社区工作人员及家长们的意见建议,并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学生人数等综合因素,初步确定在田村社区试点建设“四点半课堂”。此外,区老干办多次召开会议,探讨研究“四点半课堂”运行的新思路、新模式,并积极协调争取区教育局、田村社区等部门单位的配合支持,进一步凝聚工作推进合力。 二是争取社区支持,开辟学习阵地。田村社区在社区中心位置腾出两栋三层共8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专门作为“四点半课堂”教室,主要接收田村新区及华田小区的小学生们,为他们在家门口学习、娱乐提供便利。同时,田村社区还出资给教室配置了电脑、桌椅、黑板、图书以及科技模型等设施设备,并无偿提供水、电、暖等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四点半课堂”的软硬件设施。 三是引导学校参与,组建志愿队伍。针对社区的小学生大多集中在区第二小学的实际,引导田村社区与学校结成共建对子,就近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及社区“五老”成员,积极发动有爱心、有热情的人士担任志愿者,每天下午放学后负责从学校把孩子们带到“四点半课堂”教室,义务指导孩子们完成作业、互动游戏、学习特长等。目前,已有30名田村小学教师及10名“五老”成员报名担任志愿者,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安排7-9名志愿者轮流值班、开展服务,每周固定来“四点半课堂”的小学生共150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