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家·资源库 好书推荐 查看内容

《敢不敢活到100岁》

2015-6-25 11:23| 发布者: 家网编辑5| 查看: 3600| 评论: 0

摘要: 推荐理由“根据联合国公布的资料,截至2050年全世界超过100岁的人口大概可以达到300万人,其中,日本为95万人,中国为47万1千人,美国为47万3千人。而日本目前的百岁老人人数为4万人。虽然现在想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 ...


人生第三幕的开始

  英国社会哲学家彼得•拉斯莱特(Peter Laslett)的著作《人生的崭新地图》中,将人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出生到就业之前,此阶段的特征为依存、社会化、未成熟、教育。第二阶段是从就业到退休的这段时间,此阶段为独立、成熟、责任、收益与存储的时期。第三阶段便是退休后到可健康生活的最后阶段,这个时期是自我成就的时期。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健康状况开始恶化一直到死亡,这个阶段是最终依存、衰老与死亡的阶段。

  而人生四个阶段中,最为重要的便是第三阶段。在这个时期,你可以挑战一个全新的职业,或者学习,或者进行社会服务等有价值的活动,由此获得自我成就感与存在感。而目前正在面临退休或已经退休的人正处在这个阶段。如果,你现在正面临着人生第三阶段,你会怎么做呢?越是那些毫无想法只知道工作的人在面临退休的时候,越是容易感到绝望。这就像一个持续很长时间的长跑在一瞬间结束的感觉。即便你再怎么想继续跑下去,也没有人再为你提供运动场,你还能怎么办呢?而你这一辈子除了跑步什么也不会做,在突然被迫停止跑步的瞬间,肯定会感到绝望。

  我们即将面临的是百岁时代,所以,必须重新开始一场人生的竞技。真正的人生,从退休后才开始。以前的人们,在退休之后也活不了太久。但现在不同了,退休之后至少还有三四十年的时间。这冗长的岁月要怎么度过?如果没有很好的准备,到时势必会经历极大的混乱与痛苦。所以,现在的我们需要转变意识,将退休视为接受全新挑战的机会。从哪里开始重新起跑,由自己决定。人生从来没有太晚,即便是从现在开始积极准备退休后的生活,并切实实行,也可以收获一个令人满意的老年生活。

  “不要因为退休而意志消沉。只要想到,真正的人生从退休后才开始,便会重新产生勇气和热情。在此之前,我们大多致力于为家庭奉献。从现在开始,终于可以过我想过的人生了。寻找自己以前未曾发现的能力及才华,享受新的人生。从医学角度来说,人可以活到120岁。此漫长的时间,如果没了热情,可怎么过啊!”

  这是年过百岁依然从事医生职业的日野原博士的原话。此前,我对自己的退休生活也曾有过很多设想。最后的结果是,我决定离开供职了33年的首尔大学,重新走上另一个工作岗位。在距离退休还有很长时间的时候,我就已经对退休后的生活作了一番规划——一定要在另外一个领域实现新的梦想。我从来没有想过,退休之后就应该每天蹲在家中无所事事。所以,我提前三年离开了原工作岗位,移职到了其他学校,在那里展开了新的研究。

  我认识一对夫妇,他们在退休之后自学考取咖啡师与甜点师执照,并开起了属于自己的一家咖啡馆。这个咖啡馆的回头客几乎占据一半以上。我看到了年近古稀的他们的微笑,如同咖啡香气一样醇厚而甜蜜。因为那是唯有成为自我生命的主宰时才会出现的微笑。那个微笑之所以能够传递出对于人生如此游刃有余的气息,也正是因为他们在退休之前就已经开始为之后的生活做足了准备。

 

重新绘制人生版图

  男人们为什么在退休前和退休后会有截然不同的变化?曾经舍我其谁的霸气荡然无存,甚至失去了人生的主导权。然而,越是处在这种人生的变动期,就越是需要生活的热情和意志。退休不代表人生的结束,而不过是人生一段征程的毕业礼。同时,你即将迎来新的学期。

  如今的时代,“一辈子一个职场”的概念,早已不符合时代潮流,叫做“半辈子职场”还差不多。50岁的时候,人们将迎接第一次退休。是想要如宝石般璀璨的健康长寿,还是如同风中残烛般老弱病残的生活呢?结果如何,就要在这个时期判断与决定。总不能剩下的时间就依靠着那点养老金过活,天天无所事事地在公园转悠吧?或者还要看老伴儿或子女的眼色。

  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需要从40岁开始就重新绘制自己的百年设计图。如果毫无准备地面临退休这种人生中的重大转折,一开始难免会惊慌失措。人一着急,可能就无法客观地看待问题,失去理性地判断。如果情急之下被迫做出决定,就很有可能会造成与自己的本性并不相符的人生格局。所以,趁40岁时一切还游刃有余的时候,就要开始设计自己的人生第三幕了。退休之后打算从事什么经济活动,以怎样的方式开展人际关系以及实现参与其中的欲求,这些东西都要非常具体地计划出来。茫然若失地随意“图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唯有准备充分的人,才能够在老年时光里享受到幸福。再次重申,退休不是“终止”,只不过是停止你一直以来做的事情而已。并不代表从此之后你就不应该再从事任何活动。到死都要活得有趣,这样才能活得带劲。

  为此,我们需要打破以往对于退休的固有观点,对自己,对生活都保有更多自信,权当是新的人生转折点即可。要一下子从已经从事了大半辈子的工作职场中抽离出来,可能不太现实。心理与物质上的冲击是肯定会有的,但对于已经有所准备的人来说,可能更加容易从这种冲击中缓和过来。然后,在新的环境中,对自己今后的人生倾注新的期待与自信。所以,大家一定不能忘记的是,光彩照人的金色老年,是唯有早有准备的人才会得到的恩典。

40岁开始,为自己的黄金人生做准备

  40岁,是展望一段崭新人生的最佳突破点。这个时期,很多人可能会毅然辞职,选择独自创业,抑或干脆重新换个全然不同的职业。在德国,作为时间管理讲师而闻名天下的洛塔尔•赛韦特(Lothar J. Seiwert),年过40之后毅然放弃了拥有丰厚年薪与福利的教授职位。转折点便是,他去美国出差的途中在一家书店看到的一本书——《通行路》。以往我们常常将人生分成几个阶段——受教育阶段、职场生活阶段、稳定生活阶段等等。但这本书一反过往的分类方法,而把45岁定为第二人生的起点。它将这个阶段称为通达(Mastery)期,即崭新而丰富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初期,大部分的人开始主导自己的生活,将会非常强烈地想要追寻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这本书的前一部分,将人的一生的几个典型阶段非常明晰地展现出来,并以十年为单位作出了详细分析。比如,彷徨的20岁;虽然充满热情和动力,却已经开始计算人生所剩时间的30岁;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却无可奈何地开始经历与亲人永世分隔的40岁等等。作者笔下的人生展开图,如一道闪电,让洛塔尔全身充满了“令人惊醒”的电流。他意识到,自己正是处在这个时期——40岁出头,人生动力急剧下降。这也是开始怀疑人生意义的时期,开始觉得“一切皆徒劳”的时期。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中年危机。于是,他决定辞去教授一职。这之后,他成为了世界一流的时间管理讲师以及畅销书作家,并活跃于各个领域。这个第二人生,开展得十分有模有样吧!

 

百年人生如同盖房子

  越早准备的人,“盖出的房子”地基越牢固,而且样子也十分漂亮。有的人可能会说,每天养家糊口就已经不容易了,哪有工夫去为几十年后的事情做准备?但是,你总不想你的老年生活毫无规划,每天在浑浑噩噩中度过吧?无论如何,生命总在继续。不管用何种方式,我们总要生活下去。但,如何生活,选择权却牢牢地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你想要怎样的人生?金色的,银色的,还是毫无色彩的?40几岁是否开始做准备,决定了此后60年的人生。

  想要拥有美丽的金色人生,至少要在40岁开始绘制自己的百岁人生设计图。一种关于未来茫然的期望是无济于事的。我们需要着眼于现实,详细地为如何更加健康、更加有意义地度过余生而制订计划。

  绘制百年的人生设计图跟建造房子一样。首先,我们需要踏实地打好地基,之后我们需要有坚固的柱子,还要有可以挡风遮雨的屋顶。而这所有的作业过程都需要有“均衡”的精神。然而不管柱子和屋顶多么重要,如果地基没有打好的话,一切都无济于事。同理,即便基础打得多么坚固,柱子和屋顶不够结实的话,也注定会“风雨飘摇”。

  那么,建造“百年人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这里面,我们需要提及的是个人条件与社会条件。每个人的遗传基因、性别、性格等属于个人条件,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等要因属于社会条件。所以如果个人条件和社会条件方面都非常合适,将更有利于长寿。下面我们来说说屋顶的条件——也就是社会福利系统。一个国家的健康与福利系统如果非常健全,那么相应地也会有更多长寿的人。这个健康与福利系统当然也包括福利制度、医疗、社会干预措施等各个方面。

  盖房子的最后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柱子。这个柱子的好坏,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与否、努力时间的长短。其中,作为“柱子”最重要的因素有——运动、营养、关系和参与四大项。其中运动与营养是属于与个人健康有关的身体要因;而关系与参与是与生活质量有关的精神要因。当四个要因相互作用、互相吻合的时候,一个稳固的“百岁之家”才得以建造完成。所以,想要健健康康的百年人生,一定要从这四个方面逐一改善,为此需要付诸不断的努力。

  绘制百年的人生设计图跟建造房子一样。首先,我们需要踏实地打好地基,之后我们需要有坚固的柱子,还有可以挡风遮雨的屋顶。而这所有的作业过程都需要有“均衡”的精神。

 

 

12345678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