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夕阳无限好 寄托民俗情——枣庄 田传江

2015-6-12 16:01| 发布者: 家网编辑10| 查看: 640| 评论: 1

摘要: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退居”(因为退而未休,故使用退居一词取代退休。)后的人生路,可选择的空间更广阔。我瞄准了村级民俗调查研究这一课题,决心“向前走,莫回头”,与民俗结下了难解之缘。由于当地党委政府与学 ...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退居”(因为退而未休,故使用退居一词取代退休。)后的人生路,可选择的空间更广阔。我瞄准了村级民俗调查研究这一课题,决心“向前走,莫回头”,与民俗结下了难解之缘。由于当地党委政府与学术界的支持、帮助,经过个人的勤奋,还真的没白出力,学术界的肯定和社会上的反应就是证明。

我在2001年内退,2007年正式退居,退居前是一位乡镇正科级干部,先后曾担任过民办教师、通讯报道员、档案员、农房办主任、党委宣传委员、总支书记、乡人大主席团主席等职务。人大工作相对宽松一些,在干好人大工作的同时(几乎每次都在区市人大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乡人大及时举办对新代表的培训的经验,曾经在全省推广。),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学习掌握点习惯法知识,认为对人大工作有帮助。越学越觉得自己知识的不足和贫乏,同时也了解到习惯法在民俗中所占重要位置。随着知识的积累,从前不敢想的事也敢去试一试,于是就产生了写书念头,并得到了学者教授们的鼓励。经过近十年的努力,1999年夏天,44万字的《红山峪村民俗志》一书问世。时间不长,就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与社会上的反响。对生活文化的传播和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启迪作用。

1999年,山东省民俗学会专门在山亭区召开了《红山峪村民俗志》一书的理论研讨会,以后学会每年召开理论研讨会,领导总结报告中几乎都提到其书好的作用。2001年6月4日,我有幸受到北师大钟敬文教授的邀请,与他的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受到国内专家学者的肯定和称赞。对我的鼓励和鞭策产生了巨大的动力。

新闻媒体也竞相采访报道和转载,为民俗知识的普及、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好作用,是我梦寐以求的,为社会做一些贡献心里踏实,那种沉甸甸的欣慰感,可以治疗茫然、浮浅、无所事事、牢骚、空虚,甚至倚老卖老和名利思想。

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人们就把他举得很高很高,没错!《红山峪村民俗志》一书曾经获得省民俗学会、省市社科联、国家文联民协的奖励。本人也曾经获得省文联、民协“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家称号(年度)。同时被山东省民俗学会选为常务理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

同时,我还为外地民俗学调查研究干了一些活。由于山东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曾派研究生进驻红山峪村,进行民俗调查研究,我也有机会进行参与,帮助联系,提供方便,取得了较好效果。我也受益匪浅。2007年春天,带领美国加洲大学一位研究生到济宁市区进行调查。还有枣庄学院,在红山峪村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也曾接待过日本神户大学的教授,给她提供了有用的资料,几次来信感谢。

退居后,还对民俗知识的进行传播,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和民俗调查文章,有的还引起学者教授的关注。还到一些学院、中学、旅游部门讲课和学术交流。

在不放弃对民俗的调查研究的同时,还搜集大量的民俗资料。几年来,共拍摄民俗照片近万张,收藏民俗器物近千件,写民俗日记二百余万字。并撰著整理两部书稿。所有这些,都对民俗学的研究有好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术价值越来越大。目前,在枣庄博物馆建立一座民俗展览馆,我担任馆长,现在正在布展,计划在2009年的国庆节展出。

通过我的退居前后特别退居后的作为,有如下体会。

一、端正心态

人最大悲哀莫过于心死,古人云,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退休应该是退而不休,只不过换换工作方式罢了,施展能量的天地更加广阔,甚至减少了好多约束。天空任鸟飞。以我为例,一旦钻进民俗圈内,觉得到处都是宝贝,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造就良好的心态,从而打破了年龄界线,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青壮老年的概念,想到的是怎样把活干好。成就感的趋使,其乐无穷。假如整天处在杞人忧天、心烦意乱、这也不好、那也不如意、“惹恼生闲气”地折磨下,吃多大亏啊,俗话说“百病气上起”,只有傻子才自己气自己。再则,是否向老农学学。农村有“六十岁正是过日子的时光”,此时的年龄正是壮年期,力气比青年大而富有耐力,沉稳有经验,他们在这良好的心态下,气正盛,劲正足,老态龙钟不属于他们,利于长寿。

二、活“活”

意思是说,只有干活人才能活着。古人有老当益壮,不堕青云之志的说法。俗话说,闲饥难忍,无事生非。外国的一位学者也说过:人生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无事生非应该还有另外的不带政治色彩的理解:非就是病。我深有体会,如果一天不坐在微机前写作,如同害病,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比丢了钱心事还大。相反,一旦把要写的东西写出来,心情格外舒畅。拍照、搜集民俗器物也如此。

三、工作与休息

我对一些所谓的“工作狂”的理解,很大成分带有表演性质,过程尽管不可缺少,更重要的是看结果。再说,累坏了身体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都不合算,花钱不说,罪没有人替受。我的做法是,该工作时工作,该休息时休息,决不干为了工作不要命的事。身体是工作的本钱,我学会了身体调节法,工作中觉得身体不适,马上停下来休息或者进行娱乐性游戏,放松放松身体。实践证明很见效。

四、学习学习再学习

无知不能帮助任何人,在岗注重学习很重要,学习时间靠挤,被动地学习不可避免。退居后,大部分时间属于个人,实在是学习最难得的机会。我把读书学习作为终生伴侣,不但获取知识,从中也找到了乐子,排除烦恼和不适,何乐而不为呢!几年前,我曾经参加过中央广播电台举办的读书征文活动,写了一篇《感谢读书》文章,文章说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道理,并获得三等奖。

由于喜欢读书,本人也收藏了千余册书,虽然不多,为读书提供便利。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gabee 2015-6-28 15:55
向前走,莫回头

查看全部评论(1)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