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省委老干部局原副局长兼山东老年大学原校长李延良:做到“四个坚持” 过好退休生活

2015-6-1 16:10| 发布者: 家网编辑10| 查看: 1862| 评论: 0

摘要: 退休是一生的转折点,是轻松生活的开始。但有个适应过程,这个过程可长可短,因人而异。为了缩短这个过程,省委办这个研习班很有必要,体现了对我们的关心。我2008年刚退下来时,做了四件事,为我尽快适应退休生活起 ...

退休是一生的转折点,是轻松生活的开始。但有个适应过程,这个过程可长可短,因人而异。为了缩短这个过程,省委办这个研习班很有必要,体现了对我们的关心。

我2008年刚退下来时,做了四件事,为我尽快适应退休生活起了一定作用。

一是回老家住了十几天。白天,和老伴一起爬爬家乡的山,看看家乡的地,逛逛家乡的河边。晚上和同龄的老乡们谈天说地,还分别到村中长辈们家中拜访看望。自己在这里生在这里长,从这里出去工作。现在退休了,工作的阶段完成了,又是老百姓了,再回到老百姓中,感到自己和百姓生活是融洽的,村里老少爷们对自己也是很欢迎很有感情的。

二是领着老伴出去旅游了一次。当时我们去的江南古村镇,自由自在地看,自由自在地玩,彻底地放松。既观看了江南古村名镇的风光民俗,又完全放松了心情和时间,享受了时间由自己说了算的轻松愉快。

是对家中书房整理了一番,增添了设备。上班时有办公室,不上班了,自己得有个看书学习写字玩电脑的地方,得有自己的小天地。在小天地内搞点建设,花点钱很值,很有必要。

四是下决心学会开车。在职工作时就应学会开车,但我没有做到。退下来了,不会开车,感到很不方便。60岁这后学开车,原先又没有基础,很不容易。但我在家人的支持下,集中一段时间,苦学苦练,终于考取了驾照,为丰富我的退休生活提供了方便。

衡量退休生活过得怎么样,是否丰富多彩,是否满意愉快?很简单,感觉时间过得快,甚至时间还不够用,就好,就丰富。一天一周一月一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退休生活肯定就是多彩的。我退休这七八年来,时间主要用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活动

退下来坚持活动,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活动,不但锻炼了身体,而且有了新的人际圈子,有了交流的环境。活动要立足自己的兴趣和条件,这样才能持之以恒。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活动较多,因为我爱好较多。但有个原则,是自由加适度。所以活动的轻松,活动的愉快。

一是打乒乓球。我虽然打的不怎么好,可我一直坚持,选择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志为球友,每周至少半天。

二是游泳,这是我的最爱。学生时代学会了游泳,工作时,一有机会就游上一次。退下来了自己说了算了,每周至少游它半天。每年夏天还到海边住一段,天天下海游泳。

三是跳舞。我和我老伴跳交谊舞,应该说水平还可以。现在省老干部活动中心的舞厅条件这么好,每周和老伴至少跳半天。

四是散步,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运动。这项运动我上班时没有做,自从退下来后才坚持。晚饭后看完山东和中央新闻,7点半离开家门,8点半回来,每次散步一小时,每周大约5次。

五是外出摄影采风。这对锻炼身体很有好处。我们四五位老同志,有时七八位,自己开着车,AA制,住农家乐,个人背着行李,满山遍野地跑,呼吸新鲜空气,锻炼了筋骨。冬天,我们去荣成烟墩角拍天鹅,踏着厚厚的雪,海天雪地天鹅一色,手持相机,弄波在海边,其乐无穷。有一次我们4人在川西藏区拍照,住在藏民家里,吃住一天100元钱。白天在藏区山寨之间拍照,晚上回到藏民家中,4人喝着小酒,谈谈一天的感受,这种感觉,上班时是从来没有过的。

同志们都是去年才退下来的,有的恐怕工作还没交利索,有的还没缓过神来。今天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退下来锻炼身体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走出来,有活动就有朋友,有朋友就有交流,有交流就不孤单就不失落。我退下来后,虽然不和上班的同志打交道了,但打球有球友,游泳有泳友,跳舞除了老伴还有其他舞伴。特别是摄影,影友在外更是同吃同住同拍照,这些老友在一起,关系坦诚,感情真挚。有了这样的活动氛围,退休生活非但不寂寞,而且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二、坚持学习

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过去对周总理这句话体会不深,现在体会到,学习更是退休生活的一部分。我在职时曾兼任省老年大学校长,退下来半年后我报名上了老年大学,成了省老年大学摄影班和电脑班的普通学员,每周在老年大学上课两个半天。工作前上了十好几年的学,不工作了,花甲之年再坐在教室里听听课,当当学生很有意思,这本身就是精神享受。我建议同志们趁刚退下来的这前十年,人称是人生第二个青春期,至少是黄金阶段吧,结合自己的爱好,都到老年大学学习一门课程,学点东西是小事,精神享受、快乐自己是大事。

在家里,要给自己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上班时有办公室,不上班了,家中的书房就是自己的天地。就一天时间安排而言,一般是半天在外活动,半天在家。这半天有一个舒适的书房,看看书,看电脑,写写字,翻翻资料,就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虽然电脑里什么都有,但看书还是我一直坚持的习惯。刚退下来时,出版了新的中共党史,结合重读党史,我细读了《苦难辉煌》和《谭启龙回忆录》两书;在职时对佛教研究的很少,但这也是一门学问,我认真读了《双手合手》和《乾道坤道》两本书;自己从政了一辈子,怎么看待老百姓这个大舞台,我选读了《平凡的世界》1-3部、《芙蓉国》上下两部;我生在沂蒙山长在沂蒙山,对沂蒙老区有深厚的感情,带着这份感情,我拜读了《春天住在我的村庄》和《沂蒙山的诉说》、《沂蒙烽火》等文学读本;平时,我们都说“老不看三国”,我现在是老人一个了,又重读了一遍《三国演义》,仍然感到受益匪浅。

看书学习,只要看进去就有兴趣,有兴趣就百读不厌,有兴趣就什么也想学。接送三代上学,这可能是我们大都要做的事情。平时,我小孙子靠我亲家照管,有时我和老伴也去替班一段时间。早饭后我把孩子送到学校,下午去校门口接,一路和孩子往回走,我就问他今天上的什么课,老师讲的什么,他一一说给我听。有时他把老师讲的童话故事也兴致勃勃地给我说一遍。这样,孩子走在路上就复习了功课,我也满足了老有童心的感觉。感到老师讲的童话故事也很有意思。退下来学习读书,不求别的,只求童心不老,大脑不衰,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

三、坚持信念

坚持自己三四十年已经树立的理想信念,这是有尊严地过好退休生活的关键。我们这一代,从小就受党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并为之工作了几十年,应该说,世界观早就确立了。退下来后讲修身养性,只有在理想永存的前提下去修身去养性,退休生活才过得有尊严有意义。我的体会,主要是珍视自己前几十年所走过的路程,肯定自己在职时所做的工作,不管曲折还是顺利,都不后悔。感恩每一个阶段同事们对自己的帮助支持,感恩能有今天的生活环境。从这个角度,去做些能做的事情,继续打牢坚定理想信念的根基。比如:

1.翻阅、整理前几十年的工作记录、日记、资料。虽耗费时间精力,但很有好处,可以说工作经历历历在目。每一段文字都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一件工作、一项事业、一段经历,折射出自己对所从事过工作的执着和热爱,浸透着个人某一时期的感受和心得。由此感到自己没虚度光阴,不论在哪一个岗位都曾努力工作过。这样对自己所走过的路知足满意。

2.回忆在市县工作时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往事,和同事们共同工作的点滴。有人说人老了好回忆,回忆不是孬事,能激发人的感情,这正是我们坚定信念的优势。我退下来后写了一篇在市里工作时的回忆文章,题目就叫《难以忘却的记忆》,在杂志上发表后,我接到当年在一起工作过的好几位同志的来电来信,都表达了共同的感受。通过回忆这些往事,对曾共事的领导、同事知足满意,感情更近了。

3.刚退下来一段时间,我的主要精力是照顾家中老人。这恐怕是许多同志碰到的实际问题。人退休了,家中还有老人需要你去陪伴侍候,这就是幸福。我岳母活到103岁,在她101岁时,我开车把她从老家蒙阴接到济南来住一段。临来时抱到车上,来到了抱到楼上,老人高兴地哈哈大笑。那两年,我和老伴还经常回老家照顾我父母,和父亲交谈,谈旧社会、谈抗日战争、谈农业合作化、谈家庭的变化。每当这时,我就感到对当前生活的无比知足、满意、幸福。我父亲活到86岁,母亲活到88岁,现已都不在了。去年我写了一篇回忆文章《忆父亲、传家风》,发表后,儿女们很珍视。我感到,这既是对自己的激励,也是对后人的教育。

4.前两年,家乡几个村的李氏家族要搞族谱,说老族谱抗日战争时让日本鬼子给烧了,一直没有家谱。国史、地方志、家谱构成了历史,盛世修史嘛,我很支持。我用了很大精力撰写了六款49条家训,把古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这篇家训在整个家谱中占了很大比重。对此,我很满意,我感到自己以一个共产党员的修养,用社会主义的文化观去影响教育了一个家族,为修身治家立了规矩。

5.我学了摄影后,经常和影友们外出拍照,每到一地,只要有历史的、红色的古迹和纪念设施,我都专程去参观瞻仰。回来后,就将拍的照片,写的感悟,同时还查找有关资料,一并整理放到电脑上。如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畔的“八女投江纪念地”,我去拍雪乡时,专程到此瞻仰。介绍的是,1938年10月下旬,东北抗联西征妇女团在指导员冷云带领下,掩护大部队转移,英勇抵抗日军,最后剩下8位同志,最大的23岁,最小的13岁,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宁死不当俘虏,毅然互相挽臂集体投江,为国捐躯。当时几位老影友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我当天写了一首小诗:“八女殉难碑,千秋照英魂。背水抵日寇,挽臂投江心。壮举惊天地,贞烈泣鬼神。洒泪牡丹江,承志履己任。”回来后又查找了有关资料,将当时拍的纪念碑、纪念馆、儿女群雕、自己的小诗、当年八女殉难的背景过程都一一整理在电脑上。还如,孔繁森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杨子荣纪念馆、四平战役纪念馆、皖南事变遗址、李硕勋烈士纪念亭、长征纪念地等。这些红色纪念地的照片、革命前辈的英雄业绩、自己当时受到的教育和感悟,成了我退休后的一笔财富。每次查看这些,自己总是心灵受到一次洗礼,知足感恩,知足常乐,感恩今天的退休生活。

有了这种心理,我觉得退休后就不会有失落感,就不会心理不平衡,就不会这也不满意那也不顺眼。而是对自己所做的工作知足,对家人知足,对同事知足,对社会知足。知足了,平衡了,对自己的信仰、理想就不会怀疑、动摇,而是坚信、坚持,退休生活就理直气壮,就有尊严有意义。

四、坚持乐为

老有所为,这是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些老同志的原则要求,不是硬性的。在职时,对工作任务必须尽职尽责按时完成。退下来了,能不能有为、去为,这要看条件看需要。需要你去为,要求你去为,那你就去有所为。不需要没要求你去为,那你就不能去为。这是我的理解,不一定对。

刚退下来那几年,我还担任着全国老年大学协会的副会长,按照协会的分工,我主要做协会的宣传工作,在在职同志的帮助下,完成了《中国老年教育事业二十五周年历程总结》。

后几年,省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党支部换届,局机关党委让我担任局老干部党支部书记。部、局领导说,老干部局首先要做好本身的老干部工作。局里离退休同志每月集中学习一次,雷打不动,有重要文件或省委有要求,随时集中学习;每周二和周四上午,老同志安排活动,有时去钓鱼,有时在附近参观,有时安排文体活动,局办公室和我们老干部党支部都是提前准备,认真组织。定时安排老同志去医院拿药查体。每月老同志集中学习时,局里各处室轮流每月一个处室向全体离退休同志汇报工作,都是处长领着本处全体同志一齐向老同志汇报上一年的工作情况和下一年的工作安排,一一介绍所有同志的情况和工作职责,这样尽管人员变化大,但老同志对新来的人大都了解。

这两年,省委组织部和省委老干部局又安排我任省直老干部工作联络员,让我分工省委片14个单位的联络、沟通、调研工作。做这项工作,我收获最大的是去一些单位召开老同志座谈会,面对面地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建议,在一些老同志身上我又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聘任老同志担任老干部工作联络员,是被中组部推广的我们山东省创造的一条经验,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是成功有效的。我们这批联络员一共10位同志,我们决心向老一茬联络员那样,积极做好工作。

老有所为,我的理解是广义的。按单位要求继续做些工作是有为;主动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当一名志愿者是有为;写点东西,整理点资料,警醒自己、教育别人是有为;忙好家务,照顾好三代也是有为,参加老友活动、锻炼身体做到健康长寿还是有为。我退休生活的时间,主要花费在以上这四个方面。总是感到时间过得很快,感到很充实。但各人有各人的情况,环境、条件、爱好不同,在时间的安排运用上肯定不一样。我有位过去的同事,很会做菜做饭,退休后,把厨房当成自己的快乐阵地,每天为家人做一手可口的饭菜,生活有规律,精神很愉快。我有位朋友,会一种民族乐器,退下来后参加了老同志演奏团,每天沉浸在排练演奏之中,完全是一种忘我的快乐的退休生活。还有的同志,退下来后写书写剧本;几位老友,相约垂钓,悠闲有乐;有的每周定时凑在一起,下它几盘棋,切磋棋艺,互有长进。同志们不知相信否,和我一块学摄影的省人大时立军主任、省发改委费云良主任,一块学电脑的省政协赵玉兰主席,还有老龄委高慧主任等,今年元宵节联欢会上一块上台走秀,走着猫步展演服装。当时在场的所有同志,无不为之鼓掌欢呼。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我们的老书记赵志浩同志,老主席陆懋曾同志,在职时是我们尊敬的领导,退下来后身体力行,为我们树立了如何过好退休生活的榜样。总之,要立足自己,立足爱好,立足条件,去安排好个人有活动有老友的退休生活,那么,你就是一个健康快乐的老同志。

对不起,耽误大家时间了,谢谢!

 

2015年5月14日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