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泰安市把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作为全年老干部工作的主题,牢固树立“大组织、大教育、大服务”工作理念,紧紧围绕“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和“为老干部增添幸福感”目标,推动老干部工作改进创新、转型发展,做到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 一、强化组织凝聚,为增添正能量提供组织保障。大组织是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实现对广大老同志有效管理的有力手段。加强离退休干部组织建设,是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也是老干部工作增添正能量的前提和基础。一是织密组织网络。今年,我们将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离退休干部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推进离退休干部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按照“一方隶属、多方管理,统分结合、就近便利”的原则,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推广“四缘”党支部兼合式、特色化、非建制性党支部建设模式,使离退休干部党员离职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按照“成立有基础、运行有规则、管理有章法、活动有规矩”的原则,鼓励组建多种形式的老干部社团,并指导具备条件的老干部社团及时建立党组织。按照“创出特色、创出影响、创出品牌”的工作要求,积极引导、规范指导各级各类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把老干部志愿者服务队建到街道社区、乡镇农村、部门单位、社团组织,建到老同志的身边。二是建强骨干队伍。健全完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正常换届机制,改变少数单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任职时间过长和终身制的现象,尤其是选好配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领导班子,选拔“双高双强双好”(党性素质高、政策水平高、组织能力强、服务意识强、民主作风好、身体状况好)的老同志担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切实发挥各级老年大学、老干部党校培训主阵地作用,抓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老干部社团、老干部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的培训轮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策执行能力、管理服务能力、业务工作能力。三是实施安家工程。对离退休干部组织归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排查、建档立册,实施离退休干部“安家工程”,确保每名离退休干部至少加入党的一个组织,实现无空白、全覆盖。特别是针对流动离退休干部党员、易地安置离退休干部党员和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员,推行到社区报到制度、表现反馈制度,使离退休干部始终处于组织的教育管理服务之中,确保每名老同志都能在组织、有活动、常学习、起作用。 二、强化政治引导,为增添正能量提供思想保障。突出老年教育的政治性,坚持老干部工作部门主导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统筹抓好老干部党的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使他们释放正能量、树立好形象,实现文化养老的目标。今年,我们将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老年大学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推进老年教育转型发展。在教育的内容上,逐步把老年教育的教学内容由娱乐休闲、交友保健转变到以学为主、康乐有为上来,贴近时代气息,服务发展大局,重点抓好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时事政策、国内外形势教育,当前突出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以及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精神的学习贯彻,使老同志更好地了解时政、把握大局。同时,不断巩固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之以恒地加强党性教育、党性锻炼,引导老干部以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要求严格约束自己,坚决抵制各种消极思想和违纪违法行为。在教育的形式上,把加强政治学习和开展载体活动相结合,把“坐下来学”和“走出去看”相结合,把传统手段和现代手段相结合,丰富教育手段,强化教育效果,增强老年教育的渗透力、影响力。今年,我们将以“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为主题,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广大老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老同志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传播党的科学理论,传播党和政府声音,发挥好在坚定人民理想信念、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展建言献策、结对帮带、普法教育等活动,组织老同志联系服务基层群众,凝聚改革发展共识,发挥好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展关心下一代活动,组织老同志支持和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发挥好在老少共筑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展行风评议、纠风督导、咨询听证等活动,发挥好老同志在弘扬优良作风、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强化服务管理,为增添正能量提供服务保障。服务好老干部,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服务是老干部工作永恒的主题,当然随着形势发展,正如刘云山同志指出的,也有一个改进创新的问题。我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全省率先建成老年人才服务中心,率先实现干休所转型发展,为广大老同志搭建了服务平台。今年,我们还将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以泰山老年人才服务中心为龙头的服务阵地建设,进一步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功能完备、服务优良、作用突出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一是坚持社会化服务方向。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化运作”的方式,把服务中心建设与老龄化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相衔接,面向社会发布所需服务项目,优选社会组织、爱心企业、民间社团和医疗卫生、康复护理、家政服务、法律调解等各类服务机构,提供运营保障。二是打造信息化服务平台。在开通热线服务电话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呼叫信息系统建设,注重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完善用好老年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和服务网站,为老同志服务社会、发挥余热牵线搭桥。三是突出公益化服务性质。坚持养老服务的政府公共服务属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助老志愿服务、公益慈善救助等多种方式,建立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养老服务中心保障机制,为老同志特别是家庭生活有困难的老同志,提供无偿或低偿的基本供养、护理服务。四是实施品牌化服务策略。加强泰山老年人才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打响品牌服务口号,树立品牌服务形象,让“大服务”不断深入人心,打造成泰安乃至全省公益服务的金字品牌,带动相关服务业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