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退休不退志 离岗不离党 记老共产党员、泰山夕阳红艺术团团长葛业森

2015-5-27 17:19| 发布者: 泰安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1325| 评论: 1

摘要:   人老了,不中用了;退休了,无所事事了……一般人都会这样碌碌无为地度过晚年,了却一生。然而,岱岳区林业局退休老党员葛业森却认为:人老是自然规律,应该老当益壮,拼搏奉献 退休是自己人生“新的起点”

  人老了,不中用了;退休了,无所事事了……一般人都会这样碌碌无为地度过晚年,了却一生。然而,岱岳区林业局退休老党员葛业森却认为:人老是自然规律,应该老当益壮,拼搏奉献;退休是自己人生“新的起点”,应该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发挥余热,贡献力量,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演绎晚年精彩篇章。

  2002年3月,泰安市岱岳区林业局局长葛业森光荣离岗。在职时整天忙忙碌碌,向往清闲,然而退下来后,整天百无聊赖,又留恋昔日的充实。于是,老葛心里想:这样下去不行,得干点事,生活才有意义。

  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

  一天在公园散步,老葛看到一位年龄相仿的同志在花丛旁悠然自得地拉二胡,优美的旋律一下子吸引了他,再次激起了他对艺术的痴迷。虽然老葛这些年一直从政,却是一个标准的文艺迷,吹拉弹唱样样在行。当年在村里任团支书,组织的宣传队名扬全公社,因此被选拔到公社宣传队做起了文艺骨干。于是,再去公园,他也带上二胡、琵琶,连拉带唱,尽情发挥,吸引了很多围观人们的喝彩。日复一日,老葛萌生了一个念头:人一退休,时常受空虚、失落情绪困扰,寻找一种精神寄托和生活方式来充实自己,成为广大离岗、退休老同志的共同心态,倘若能把这些人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文艺团队,即娱乐身心,又促进社会和谐,岂不一举两得?老葛把想法一说,大家都赞同,这可把他乐坏了,因为自己心中的梦想终于有机会实现了。

  万事开头难,老葛的梦想也不例外。成立艺术团一无资金,二无场地,三无人员,四无剧本。经过反复思考,老葛确定了先招人马,后找场地的思路。为招贤纳才,他经常骑自行车到有一技之长的老同志家中做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老葛的夕阳红艺术团在多方的帮助下终于在2003年7月成立了,并且很快演员达到18人。人员齐了,资金却成了问题。于是,他动员老伴把给儿子准备买房的8000多元钱拿出来,先后购置了二胡、大提琴、洋琴、笙、锣鼓等乐器和部分演出服装。没有场地,一帮老伙计就在社区公园内的石凳上、长廊里,借公园灯光,组织排练。没有剧本、曲目,老葛就亲自创作,有时一写就是大半夜,困了用凉水洗把脸,头痛就吃片止痛药。有时正吃饭,忽然来了灵感,扔下饭碗就马上记,找不到稿纸,就用小孙子用过的作业本反面写。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炎热的夏天,老葛光着膀子创作节目到凌晨两三点,老伴李桂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又劝说不动他去休息,就坐在一旁打扇陪伴;寒冷的冬季,老葛反复地背诵着台词,有时背着背着就睡着了,稿纸盖在脸上浑然不觉,老伴就上前为他盖上被子,让他好好睡一会……观众们只看到老葛在舞台上神采飞扬,上百句台词背的一句不差,却很少人知道他台下几多汗水,几多艰辛。用老葛的话说就是“不为成名,不图报酬,只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一名老党员的余热。”

  “人过四十天过晌”。已年过花甲的老葛为了不断创新,竟然又学起从未接触过的坠琴。买回光盘往电视上一放就是老师,门窗关严,白黑跟着练,真可谓废寝忘食。“苦心人,天不负”,仅半年时间,老葛就能登台演出了,令同伴暗暗称奇。同时,为了让自己编导的节目更加喜闻乐见,更加通俗易懂,更加与时代接轨,老葛每天坚持看新闻,看报纸,听广播,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把握党的方针政策,掌握国家的发展动态和省、市、区情,并把其融入到自编的节目中去,以此来宣传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和改革30年来的新变化。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葛的坠琴能登台演出后,形式一变样,戏台更宽广,老葛和他的夕阳红艺术团唱遍了岱岳大地。机关、厂矿、部队、学校、乡村、敬老院等单位纷纷邀请他们演出,他们总是每请必到,从不推辞。特别是两场特别的演出,更是让夕阳红艺术团家喻户晓。

  范纪坤身残志坚,坐着轮椅,生意搞得红红火火,而且还经常帮助别人,艺术团的成员很受感动。所以大家一商量,就一致同意在老范大门前为他送个专场,观众挤得车水马龙,深受观众好评。用老葛的话就是,“通过给老范送专场,我觉得文化活动还是得人心的,宣传了他身残志坚,艰苦创业的这种精神,咱这个社会大空间,大天地,什么人才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像范师傅他坐着轮椅,照常有市场,照常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照常受到人尊重。”

  2007年8月26日是秦正英老人的90大寿,老人厌倦了往年庆寿的单调形式而且一直喜欢看戏,儿孙们为表孝心,特意请来了夕阳红艺术团为老人演出祝寿。艺术团的精彩演出为老人的生日增光添彩,很受欢迎,老人乐得合不拢嘴:“忒好了,艺术团忒好了。”这是夕阳红艺术团送文化进家庭的一次很大尝试,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了,社会自然和谐。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元旦那天,和往年一样,老葛率艺术团代表岱岳区委、区政府赴红旗煤矿演出慰问煤矿工人,正当老葛夫妇化妆准备演出时,他接到老家打来的电话“老伴的大哥病危,速回探望”,对于老葛,如晴天霹雳,因他的老伴7岁丧父,全靠大哥抚养成人,“兄长为父”,老伴怎堪承受?马上就报幕了,为了不影响演出效果,老葛强忍悲痛,瞒着老伴,等演出顺利完成后才速将噩耗告知老伴,随即和家人联系得知大哥已病故,二人已泣不成声奔赴老家。这是何等的境界?面对这样一位视功名利禄为云烟,视艺术演出如生命的花甲老人,任何溢美的词藻、华丽的桂冠都显得苍白无力,因为老葛的伟大绝不仅仅是“敬业”二字就可以形容的……

  当回忆起去年元旦那天时,老葛仍热泪盈眶,心怀愧疚,痛恨老两口未能见大哥最后一面。这些心酸,老葛从未向更多的人提及。有些人曾说:过去都是领导干部,现在又都上了年纪,自己充实一下生活就可以了,还东奔西跑地深入基层演出,太不值。“党培养我那么多年不容易,我所做的只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我所做的只想能给别人带去欢乐,为社会增添和谐!基层群众,不是自己的兄弟就是自己的晚辈,为他们的生活带去欢乐、为农村创造和谐还有什么羞涩的呢?”一席话,让劝阻他们的人哑口无言。

  当我拜访葛老的时候,他常说“有退休的干部,没有退休的党员。”他的话,道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心声!道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道出了“优秀共产党员”的真谛!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仅仅5年的时间,以老葛为团长的泰山夕阳红艺术团发展到70余人,其中绝大多数是离岗或退休的老党员。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艺术形式也发展到山东柳琴、山东琴书、汶河大鼓、天津快板、歌舞、戏曲、小品等40多种,热情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广泛宣传党的好方针好政策和岱岳区的美好前景,积极歌颂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好人好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岗,我们拼搏奉献,为人民服务;不在岗了,我们依然是为人民服务,同样是发挥党员作用,为社会创造和谐。”老葛的话已成为艺术团每个团员的座右铭,在这种精神状态下,艺术团成员不断拼搏,锐意进取,可谓硕果累累。2004年泰安市庆国庆文艺汇演,老葛亲自创作的山东柳琴《岱岳区里喜事多》获演出“一等奖”,创作“优秀奖”;2005年9月代表泰安市参加山东省首届老年人曲艺大赛,创作演出的山东柳琴《让座》获大赛“银奖”;他创作演出的山东柳琴《过生日》分别在2006年1月、9月获大赛“二等奖”、“一等奖”,此节目在2007年度山东省选拔参加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推荐选拔中荣获“二等奖”;2007年10月,在泰安市首届老干部艺术节文艺比赛中,老葛率领演出的汶河大鼓《抓阄》荣获“一等奖”;2008年1月,在山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文艺汇演中,汶河大鼓《孙子迷》荣获“一等奖”,同年,他继承和创新的“汶河大鼓”被泰安市文化局批准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月份并向国家工商局申报商标注册,已受理,同时,该节目在泰安市委宣传部组织的“精品工程”评选中,又获“精品工程”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由于葛业森退休后依然坚持勤奋忘我地从事文艺创作,并作出了积极贡献,2008年6月,中共泰安市委在庆祝建党87周年大会上,授予葛业森“优秀共产共产党员”光荣称号,这对葛老,是莫大的自豪、莫大的鼓舞、莫大的鞭策!在2008年年底召开的泰安市离退休干部党建经验交流会议上,葛业森的发言可谓精辟独到:“人老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抗拒。当年老退休之后,不要把自己关在家里唉声叹气,也不要抱怨生活无聊,其实快乐就在身边,就看你去不去找。人不但要善于自己找乐,还要给别人送去欢乐。你乐我也乐,社会自然就会和谐。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宏伟的发展蓝图,吹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号角。作为一名退下来的老共产党员,我要发挥自己的爱好和专长,运用文艺演出的形式去弘扬主旋律,为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名共产党员的力量。”

  如今,泰山夕阳红艺术团成员的身影活跃在岱岳区乃至泰安市的和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葛业森的名字已家喻户晓。这位老共产党员、泰山夕阳红艺术团团长,为了让文艺爱好成为广大离岗、退休党员的精神需求,为了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为了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他义务传授艺术教育,在他的组织和带领下,让更多老党员找到了“精神之家”,让更多老年人在自己老有所乐的同时践行着老有所为,不断参与到和谐社会建设中去,也由此刮起了文艺风,很多乡村的老党员、老同志也慕名前来入团,这支队伍阵容正在壮大,艺术水准渐渐提升,感染激励作用继续增强,舆论宣传范围不断扩大,老党员发挥余热空前高涨,老党员们时刻不忘学习,带头学、带头干,用行动感染人、熏陶人、充实人,常年组织开展文艺宣传进社区、到乡村、到生产一线。

  五年来,老葛带领泰山夕阳红艺术团的足迹走遍泰山南北,踏过汶河两岸,并逐步延伸到其他县市区,共创作各类节目110个,演出达300余场次,观众达15万余人,走到哪里,欢乐和谐的氛围就带到哪里,无论是晨练还是黄昏后的散步,老人矫健的身姿已经成为和谐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风景,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为社会增添了和谐,正如群众们赞扬的那样:泰山夕阳红,红遍全泰城。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缔重究 2015-7-18 17:45
人老是自然规律,应该老当益壮,拼搏奉献 退休是自己人生“新的起点”讲的好,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论(1)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